曹海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瓣膜心脏病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律的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目的探讨非瓣膜心脏病心房颤动(Af)复律后维持窦律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92例病程<3个月者,经药物或直流电成功转复为窦律,根据随访6个月后Af是否复发,分成两组:维持窦律者为未复发组(A组);Af复发者为复发组(B组)。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心电图指标、超声心动图(UCG)参数及相互关系,探讨Af复律后维持窦律的独立预测因子及其诊断价值。结果6个月随访后,104例(占54%)仍维持窦律,88例Af复发,半数以上复发在复律后1w内。两组间在性别、年龄、基础心脏病、β受体阻断剂使用、Af类型、复律方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A组相比,复律前Af持续时间(23.5±28.1 d对1.2±1.3d,P<0.001)、P波最大时间(P<0.001)和P波离散度(Pd)(53±4ms对40±5 ms,P<0.001)、左心房直径(47±3 mm对41±3 mm,P<0.001)和左房超声云雾状影(P<0.001)差异有显著性,但是两组间P波最小时间差异无显著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Af持续时间<5d(P<0.001)、左心房直径<45 mm(P=0.02)和Pd<46 ms(P<0.001)是复律后维持窦律的独立预测因子,敏感性分别为89%、89%和96%。P波最大时间和左房超声云雾状影(SEC)仅是单因素预测因子。结论非瓣膜心脏病Af者,复律前Af持续时间、左房大小和Pd是预测Af复律后维持窦律的重要因素。
- 曹海游洁芸杨承健
- 关键词:心房颤动复律窦性心律
- 平板运动试验诱发猝死1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患者男、46岁。因胸闷不适就诊,高血压病史1年,无糖尿病,血脂检查正常,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轻度ST段改变。按Bruce方案行平板运动试验,运动前BP:130/90mmHg,运动至3min24s时患者略感胸闷,Ⅱ导联ST段压低0.1mV,Ⅲ、aVF导联ST压低0.2mV,V5导联ST段压低0.15mV,V6导联ST段压低0.25mV,遂中止运动,运动时心电图见图1,此时患者心率123bpm,血压120/98mmHg,密切观察,
- 高岩萍曹海倪亚星尤琳
- 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猝死心电图
- 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2008年首次诊断Af(发病时间<3个月)经药物或直流电成功转复窦性心律的住院患者98例。随访6个月后Af未复发者为维持窦性心律组(A组)52例,Af复发者(B组)46例。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心电图指标、超声心动图(UCG)参数及相互关系,探讨A组的独立预测因子及诊断价值。结果 6个月随访后,52例(占53%)仍维持窦性心律,46例Af复发,半数以上复发在复律后2周内。两组间在性别、年龄、基础心脏病、β受体阻断剂使用、复律方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A组相比,复律前Af持续时间(28.7±26.3d对1.3±1.4d,P<0.01)、P波最大时间(Pmax)(P<0.01)和P波离散度(Pd)(52±12ms对40±10ms,P<0.01)、左心房直径(LAD)(47±4mm对41±3mm,P<0.01)和左房自发性声学显影(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间P波最小时间(Pmin)差异无显著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Af持续时间<7d(OR=2.61)、LAD<45mm(OR=2.10)和Pd<47ms(OR=3.72)是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独立预测因子,准确性分别为82%、83%和86%。Pmax和左房无自发性声学显影仅是单因素影响因子。结论复律前Af持续时间、左房大小和Pd是预测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重要因素。
- 曹海游洁芸杨承健
- 关键词:心房颤动复律窦性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