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家元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气候
  • 4篇冰期
  • 3篇同位素
  • 3篇气候变化
  • 3篇末次冰期
  • 3篇雷州半岛
  • 2篇末次冰期以来
  • 2篇环境演变
  • 1篇氮同位素
  • 1篇有机碳同位素
  • 1篇植物
  • 1篇中国热带
  • 1篇水循环
  • 1篇碳同位素
  • 1篇年代学
  • 1篇全新世
  • 1篇热带
  • 1篇晚冰期
  • 1篇晚冰期以来
  • 1篇稳定氮同位素

机构

  • 7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广东商学院
  • 1篇新疆大学

作者

  • 7篇曹家元
  • 6篇钟巍
  • 6篇薛积彬
  • 3篇欧阳军
  • 2篇尹焕玲
  • 1篇马巧红
  • 1篇唐晓宏
  • 1篇谢丽纯
  • 1篇张进

传媒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末次冰期以来雷州半岛北部地区的环境演变、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及其可能的控制因素
薛积彬钟巍曹家元
末次冰期以来雷州半岛北部C_3/C_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被引量:2
2014年
末次冰期以来陆地植被中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是当前古生态古气候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雷州半岛北部下录和屋山两处泥炭沉积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org)重建了该区域末次冰期以来C3/C4植物相对丰度演化历史,并探讨了其可能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MIS-3阶段初期,屋山地区的植被以C3和C4混合植被为主,在此后的MIS-3阶段绝大部分时期,下录和屋山地区的植被主要为C3植被,在个别时段C4植物也曾一度有所扩张;在MIS-2阶段,下录地区c,植物含量显著降低,区域植被以C4植物为主;在全新世初期,下录地区的C3植物含量呈现出增加趋势,气候环境变得有利于C3植物生长.对比研究表明,由于在末次冰期乃至冰期最盛期阶段,雷州半岛地区的气温下降幅度可能仅在5~8℃左右,温度足以满足C3/C4植物的生长需要,从而使得受东亚夏季风强度直接影响的降水增多或减少成为控制本区域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此外,大气CO2浓度可能对该地区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薛积彬钟巍曹家元欧阳军
关键词:C3有机碳同位素末次冰期雷州半岛
新疆巴里坤湖全新世湖泊沉积物稳定氮同位素的气候与环境意义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选择位于西风环流显著影响的新疆巴里坤湖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对位于湖心部位的人工开挖剖面的多指标(包括有机碳同位素(δ1C)、有机质含量(OM)和碳氮比(C/N))的对比分析和验证,发现该湖泊沉积物的δ15N记录较好地响应了过去9400年以来气候环境的变化,依据其波动变化特征划分出以下阶段:9400~7300cal.aBP期间,气候状况较为干旱且不稳定;7300~5900cal.aBP期间,气候相对湿润;5900~3100cal.aBP期间,气候环境由湿转干;3100~1100cal.aBP期间,气候特征由相对湿润转向干旱;但在1100~0cal.aBP期间偏高的δ15N值,可能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本研究表明,巴里坤湖沉积物δ15N记录对于恢复研究区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的特征与历史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和前景.
钟巍张进尹焕玲薛积彬曹家元唐晓宏
关键词:稳定氮同位素全新世
MIS3阶段以来岭南地区气候与环境演变的湖沼相沉积记录
南岭及其以南(岭南)地区属于我国的中低纬度地区,其气候受亚洲季风影响极为显著。对该地区气候变化的深入研究,非常有助于了解亚洲季风的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然而,由于频繁的人类活动,该地区古环境研究材料相对缺乏。通过大量先期研...
曹家元
关键词:环境演变气候变化年代学
南岭西部山区晚冰期以来气候变化的湖沼相沉积记录
根据位于南岭西部亚高山地区的大坪湖沼中所钻取的长236 cm的湖泊沉积岩芯,在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孢粉、总有机碳,腐殖化度,干容重和粒度指标分析,研究了此地区在过去15200年以来气候变化的过程与特征.研究发现:在晚...
钟巍薛积彬曹家元欧阳军
关键词:晚冰期气候变化
短时间尺度下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根据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广州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和气象资料,探讨了短时间尺度下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变化规律.采样期间所得到的降水中稳定同位素与气温在天气尺度下呈显著的正相关,可能与2008年初南方发生严重冰雪冻雨灾害期间特殊的大气环流形势、水汽输送等因素有关.在单次连续降水过程中,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变化过程主要有2类,一类是随着降水的持续,降水中稳定同位素逐渐降低,另一类则是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变化表现出"V"型结构,且降水中过量氘(d)的变化与同位素变化趋势相近,这些不同类型的同位素组成变化趋势可能跟水汽来源、锋面活动、雨滴下落过程中所受到的蒸发分馏等有关.
薛积彬钟巍谢丽纯马巧红曹家元
关键词:水循环
中国热带雷州半岛北部地区末次冰期气候变化的特征与机制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通过对雷州半岛北部屋山和下录泥炭沉积剖面,以及泉水河湖相沉积剖面沉积物有机质δ13C分析,重建了我国热带北部地区48~10cal ka BP期间的气候变化历史。通过与3个剖面的烧失量(LOI)、有机质含量(OM)、腐殖化度(HD)、低频磁化率(χlf)、干密度(DD)等气候代用指标的对比分析:δ13 Corg低值指示气候较为暖湿,东亚夏季风较强;δ13 Corg高值则指示气候较为冷干,东亚夏季风较弱。研究表明我国热带北部地区在48~28cal ka BP之间气候较为暖湿。在22cal ka BP(或20cal ka BP)左右,研究区域气候发生急剧变化,其中最干冷的阶段出现在18~16cal ka BP,反映了东亚夏季风的衰弱,可能与末次盛冰期(LGM)的到来有一定关系。12cal ka BP之后该区域气候又逐渐转为暖湿。在48~10cal ka BP之间,3个剖面δ13 Corg值的若干正偏方向的扰动则表明C4植被或者偏正的C3植被的扩张,这些千年尺度的正偏扰动可能与Heinrich事件以及格陵兰冰芯和葫芦洞石笋所检测出来的千年尺度的冷干事件有关。研究还发现,3个研究剖面的δ13 Corg记录反映的我国热带北部气候变化与南半球巴西石笋记录的南美季风变化呈反位相关系,这表明我国热带地区末次冰期的气候变化主要与太阳辐射的变化,以及受太阳辐射驱动的热带辐合带(ITCZ)的迁移有关。ITCZ的迁移可能会引起哈德莱环流经向上分布的不对称,进而改变经向上的水汽传输,使得南北半球低纬度地区气候变化相反。南半球高纬度地区也可能通过"推拉"机制影响到雷州半岛北部地区的气候变化。
曹家元钟巍薛积彬欧阳军尹焕玲
关键词:碳同位素末次冰期气候变化热带雷州半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