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龙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动物艾滋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艾滋病是由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者以CD4+T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反复感染、恶性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化为特点。通过对动物艾滋病的研究,探究人类艾滋病病因,致病机制及其防治等,论文对动物艾滋病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 景龙李立辉郑世民
- 关键词:动物艾滋病免疫缺陷
- 益生菌对IBDV强毒感染后的抗氧化机制
- 研究目的:通过对饲喂益生菌、IBD疫苗免疫及IBDV强毒攻击后雏鸡血液及主要组织器官氧化-抗氧化指标的检测,阐明益生菌联合IBD疫苗免疫后,对IBDV感染的抗氧化机制。材料方法:1日龄雏鸡(14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空...
- 景龙刘畅郑世民
- 关键词:益生菌抗氧化机制
- 文献传递
- 东北地区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为了解近两年在中国东北地区出现的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作者从东北地区不同养禽场先后分离鉴定12株ALV-J,并对其env基因、3′UTR和3′LTR区序列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2株ALV-J分别位于env基因遗传进化的3个不同分支(group),其中group2和group3中毒株在env基因分别出现大片段氨基酸缺失和与其他亚群毒株重组现象;12株ALV-J在3′UTR区仍存在较大差异,具有完整E组件的ALV-J占主导地位;12株ALV-J在3′LTR区的变异主要集中于U3区,但是位于U3区的C/EBP、CArGbox、Y box、PRE box和TATA box等转录调控元件却高度保守。以上结果表明,目前中国ALV-J的基因变异仍主要集中在env基因和3′UTR区,且env基因已出现缺失或重组等新的变异趋势,并可能是ALV-J流行范围扩大、组织嗜性和致肿瘤作用明显改变的重要遗传基础。
- 刘超男高玉龙景龙高宏雷祁小乐潘伟王笑梅
- 关键词: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转录调控元件
- 益生菌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雏鸡氧化—抗氧化平衡的影响
- 以1日龄雏鸡为研究对象,应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其分子生物学等技术,通过血清中T-SOD、MDA及NO含量;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及法氏囊中T-SOD、 MDA、NO和iNOS含量动态变化以及上述器官组织病理形态...
- 景龙
- 关键词:益生菌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抗氧化
- 海兰褐鸡法氏囊中Cu/Zn-SOD、Mn-SOD及iNOS 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 2011年
- 通过对海兰褐鸡法氏囊中Cu/Zn-SOD、Mn-SOD及iNOS 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了解海兰褐鸡法氏囊中主要氧化-抗氧化酶的分布及其基因组成,为研究传染性法氏囊病及与法氏囊相关禽病的氧化-抗氧化发病机制奠定基础。结果显示,Cu/Zn-SOD、Mn-SOD cDNA序列分别出现2个碱基的突变,iNOS cDNA序列与原始序列同源性为100%。海兰褐鸡法氏囊中存在Cu/Zn-SOD、Mn-SOD及iNOS3种与氧化-抗氧化相关酶,并且Cu/Zn-SOD、Mn-SODcDNA序列具有新特征,iNOS在海兰褐鸡体内是稳定存在的;海兰褐鸡可能与康奈尔K系鸡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
- 景龙李立辉刘畅张健邵悦滕素玲郑艳生郑世民
- 关键词:海兰褐鸡法氏囊MN-SODINOS
- J亚群与E亚群禽白血病自然重组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为了解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养鸡场禽白血病病毒(ALV)的基因组序列特征及其变异情况,本研究从具有典型血管瘤病变的禽白血病发病鸡中分离到一株J亚群ALV(ALV-J)命名为JL0901,并进行了全基因测序。将该序列与已发表的ALV-J毒株序列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JL0901基因组的gag和pol基因相对保守,而env基因和3'端非编码区(3'UTR)的变异较大。对JL0901的env基因核苷酸序列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其gp85基因和gp37基因交界位置发生J亚群和E亚群ALV重组现象。本研究证实国内鸡群中存在J亚群和其他亚群ALV的自然重组现象,并表明国内ALV已出现新的变异趋势。
- 刘超男高玉龙高宏雷祁小乐景龙潘伟王笑梅
- 关键词: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全基因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