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学抗体检测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 2008年
- 炎症性肠病(IBD)是胃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克罗恩病(CD)。IBD的诊断需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和(或)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目前尚缺乏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指标。IB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认为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可能成为IBD诊断的血清学指标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抗胰腺外分泌腺抗体(PAB)、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抗杯状细胞抗体(GAB)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检测在IB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刘建湘普程伟王化虹隋宝环刘新光
- 关键词:血清学指标抗体检测炎症性肠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病理组织学检查
- 快速流式细胞术分类计数外周血白细胞生物参考区间的建立及验证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 建立快速流式细胞术分类计数外周血白细胞的生物参考区间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健康体检者278名、触发血液分析仪复检规则患者550例以及未触发复检规则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血,运用血细胞分析仪、快速流式细胞术和形态学检查法分别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比较健康成年人各年龄组、不同性别组各类白细胞的差异,建立生物参考区间并验证.统计分析血细胞分析仪、快速流式细胞术和形态学分类计数外周血白细胞的相关性,比较健康人和不同疾病组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以形态学检查法为标准,利用ROC曲线评价快速流式细胞术分类计数原始细胞的实验诊断效率.结果 快速流式细胞术分类计数外周血16种白细胞,包括百分比和绝对计数,共32项参数,其中18项在男女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14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促炎性单核细胞百分比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类白细胞在不同年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健康人和临床样本中,快速流式细胞术与血细胞分析仪、形态学检查法分类计数5种成熟白细胞,均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T+NK与B淋巴细胞比值的临界值为1.0时,诊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99.8%.以形态学检查法为标准,快速流式细胞术分类计数原始细胞临界值为>1%时,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6.1%,准确度为96.2%.结论 建立了北京地区成年人快速流式细胞术分类计数外周血白细胞的生物参考区间.快速流式细胞术比常规白细胞分类计数可提供更多的外周血白细胞亚群,特别是对诊断CLL和急性白血病具有较高的实验诊断效率.
- 屈晨雪普程伟尚柯董宁邢莹李秀锋王建中
- 关键词:白细胞分类计数流式细胞术血细胞形态学
- 全自动数字图像分析在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学复检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细胞分析触发白细胞复检规则时,全自动数字图像分析系统在白细胞形态学复检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304份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建立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数字图像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区间。随机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697份临床血液标本,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完成全血细胞计数(CBC)并自动推制血涂片和瑞氏染色,然后将血涂片置于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数字图像分析仪检测,并且经有形态学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再分类)。将同一张血涂片在人工显微镜下完成白细胞分类计数。以人工显微镜分类计数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数字图像分析仪对各种白细胞分类计数或形态异常的诊断效率,包括敏感度、特异度、精确度等指标。选择30份临床诊断明确的血液病和感染患者标本,统计上述两种方法对常见异常白细胞的识别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数字图像分析仪分类计数各种白细胞或形态异常检测的特异度较高,除单核细胞外均〉90%;中性粒细胞中毒性形态异常(包括杜勒小体、中毒颗粒和空泡变性)检测的敏感度可达到100%;其次是原始细胞(91.7%)、不成熟粒细胞(60%~81.5%)、异型淋巴细胞(61.5%);分类计数5种白细胞数量异常的敏感度分别为:中性粒细胞91.8%、淋巴细胞88.5%、单核细胞69.1%、嗜酸粒细胞78.9%、嗜碱粒细胞36.3%。人工镜检对3种常见异常白细胞(原始细胞、不成熟粒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的阳性识别率分别为46.7%、53.3%和10%,全自动数字图像分析仪的阳性识别率分别为43.3%、60%和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67、0.271、0.000,均P〉0.05)。可以将全自动血细胞数字图像分析用于白细胞异常时的血涂片形态
- 邢莹闫晓华普程伟尚柯董宁汪润王建中
- 关键词:自动化图像处理外周血白细胞
- 血液分析自动审核规则建立与验证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29
- 2018年
- 目的 建立可用于血液分析检验结果自动审核的规则,为血液分析不同检测系统提供建立和验证自动审核规则的思路,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同时缩短TAT时间.方法 多中心研究收集来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等八家医院检验科2017年1月至11月期间的EDTA-K2抗凝血常规样本共34629例:规则建立组3478例,其中差值检查(Delta check)288例;规则验证组5362例,其中Delta check 2494例;临床试应用组25789例.应用Sysmex XN系列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同时制备血涂片、染色、镜检,将临床信息、设备参数、检测结果和镜检结果汇总;利用统计学方法筛选自动审核条件(包括项目和cut-off值);将自动审核条件录入仪器软件;进行模拟条件的一期验证以及检测后样本二期验证,分别计算真阴性、假阴性、真阳性、假阳性、自动审核通过率和通过正确率;应用确定的自动审核条件自动审核血常规结果验证漏检率、得出自动审核通过率和TAT时间.结果 (1)自动审核规则涉及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Delta check及性状异常共43条.(2)规则建立组中3190例样本其假阴性为1.94%(62/3190)(P〈0.001),自动审核通过率为76.74%、通过正确率为97.47%;规则验证组中2868例样本其假阴性为3.38%(97/2868)(P=0.002),自动审核通过率为42.26%、通过正确率为92.00%;规则建立组288例和规则验证组2494例Delta check假阴性分别为1.39%和2.61%(P〈0.001).(3)三家医院试应用自动审核规则,检测的25789例血常规样本,检验结果报告平均TAT缩短分别为24、32、7 min,30 min内发报告率分别提高33%、53%和7%,自动核通过率为72%~74%.结论 应用血液分析自动审核规则43条能够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同时缩短TAT,提高血常规检验工作效率.值得指出的是,在临床应用时,对于与本研究相同型号的检测系统,应用前应进行验证,并在应用中做周期性验证;对于不
- 续薇郝晓柯崔巍江虹王学锋屈晨雪郑磊杜彦丹曲林琳胡恩亮王剑飚毛志刚刘玲玲郑翠玲孙德华普程伟包春喜凌励李强李覃
- 关键词:血液分析TAT
- UniCel DxH 800血细胞分析仪临床应用评价
- 普程伟明秀芬尚柯王建中刘雪凯邢莹汤小凌高辉董宁苏惠青
- 关键词:血液分析仪精密度携带污染率
- UniCelDxH800血细胞分析仪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UniCelDxH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全血细胞计数(CBC)的相关性能,并与LH750和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显微镜白细胞分类计数比较。方法使用新鲜血标本和仪器配套质控品评价UniCelDxH800测定CBC的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和线性范围;以显微镜法为“金标准”,评价其白细胞分类计数和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准确性;计算UniCelDxH800与LH750和ADVIA212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偏差和相关性,并比较3种仪器对异常细胞报警的有效性。结果UniCelDxH800测定RBC、Hb和MCV的批内精密度(cy)〈0.5%,WBC和PLT的批内CV〈1.5%。上述5项参数的批间CV均〈2.5%,携带污染率均〈0.51%。在临床样本所覆盖的浓度范围内,WBC、RBC、Hb、PLT测定值与理论值呈线性相关(r〉0.999,P〈0.01)。UniCelDxH800与LH750、ADVIA2120血液分析仪对WBC、RBC、Hb、MCV和PI.T的测定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3,P〈0.01)。UniCelDxH80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网织红细胞与显微镜法计数的相关性较好(r=0.920,P〈0.01)。UniCelDxH800血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法分类计数白细胞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的相关性较好(r值分别为0.914、0.900和0.725,P〈0.01),其次为单核细胞(r=0.612,P〈0.01),优于类似检测原理的LH750。UniCelDxH800对异常细胞报警的敏感度为96.6%,假阴性率为2.5%;对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的敏感度为90.5%,假阴性率为5.0%。结论UniCelDxH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用于全血细胞计数具有高精密度、低携带污染率和宽线性范围的优点,与LH750和ADVIA212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 普程伟尚柯王建中刘雪凯邢莹汤晓凌高辉董宁苏惠青明秀芬
- 关键词:血细胞计数
-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测定早期筛查铁缺乏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研究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在早期筛查铁缺乏中的价值。方法:应用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常用血液学指标,包括CH(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HGB、MCV、RDW和CHr;同时采用生物化学法或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铁代谢指标,包括血清铁(SI)、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fS)、血清铁蛋白(SF)和急性时相反应标志物-血清C反应蛋白(CRP)。结果:CHr低于临界值(<28.5pg)患者的CH、HGB、MCH、MCV、SI和TfS降低,RDW和TIBC增高,SF呈不规则变化。血清CRP增高患者与不增高的患者相比CHr及常规血液学指标无差异,但CRP增高患者SF显著增高(P<0.05)。CHrCH患者的TfS显著减低(P=0.021)。健康人CHr和CH的参考范围分别为30.4~35.8pg、28.8~33.8pg。结论:CHr低于临界值的患者符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和铁缺乏时的铁代谢变化。CHr可常规应用于临床铁缺乏的诊断和早期铁缺乏(CHr
- 王建中普程伟尚柯朱英杨宏云
- 关键词: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铁缺乏缺铁性贫血
- 白细胞髓过氧化物酶缺陷症的实验诊断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缺陷症的病变特点及临床实验诊断策略。方法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分类计数白细胞和测定MPO指数(MPXI),血涂片瑞氏染色观察白细胞形态和分类计数白细胞,血涂片过氧化物酶(POX)染色检测POX阳性细胞百分率和积分,流式细胞术单克隆抗体法分析白细胞MPO抗原表达水平。结果在5761例住院患者中,中性粒细胞MPO轻度缺陷病例占261%,部分缺陷占039%。3例典型MPO缺陷病例的ADVIA120白细胞分析散点图出现特异性变化,MPXI减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MPO活性和抗原表达呈不同水平减低,嗜酸性粒细胞正常。结论MPO活性减低是诊断白细胞MPO缺陷症的重要依据。BayerADVIA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和血涂片白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是其确诊的重要方法。
- 王建中李建英普程伟袁家颖汪润杨宏云
- 关键词:ADVIA血涂片抗原表达酶缺陷分类计数
- 中性脂肪沉积症伴肌病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形态特点并文献复习
- 2022年
- 背景中性脂肪沉积症伴肌病(NLSDM)起病隐匿、症状缺乏特异性,由于患者临床表现不同,可能就诊于神经科、心血管疾病科等多个科室,容易导致漏诊和误诊。其明确诊断有赖于基因检测,但多数患者由于不能及时明确诊断而延误治疗。此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具有典型的形态学特征,可提示临床医生及时完善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目的探讨NLSDM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形态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6—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3例NLSDM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外周血并制备血涂片,分别采用瑞-姬氏染色、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髓过氧化物酶染色(MPO)和糖原染色(PAS)观察血细胞形态特点。结果瑞-姬氏染色: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及单核细胞胞质中均可见数个大小不一的圆形空泡。NAP染色:NLSDM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呈阴性反应,与正常人和感染患者差异明显,感染患者阳性率和积分值均明显增高;MPO染色:NLSDM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呈阳性反应,与正常人的中性粒细胞阳性程度接近,但弱于感染患者(阳性颗粒粗大并覆盖在细胞核上,导致细胞核结构不清);PAS:NLSDM患者、正常人及感染患者的中性粒细胞阳性反应程度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NLSDM患者外周血多种白细胞胞质中均可见大小不等的空泡,而中性粒细胞空泡与感染时的中毒性改变不同,通过NAP可对其初步鉴别,这种形态学异常是NLSDM的特征性改变。
- 邢莹普程伟尚柯屈晨雪
- 关键词:脂质贮积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 外周血细胞检验诊断报告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检验诊断报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之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燕达陆道培医院和北京和睦家医院的外周血细胞检验诊断报告共557份,针对初次就诊和复查病例分别根据其不同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汇总。结果初次就诊发现血细胞计数或白细胞分类异常的标本有201份,根据不同情况总结为贫血、贫血伴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数量或分类计数异常和血小板数量异常共四大类,每种情况再根据不同形态学特征进行细分,比较特异或典型的形态改变提出初步诊断或进一步检查的意见,不典型或形态未见明显异常的客观描述形态特征。在22例复查病例中,包括急性和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浆细胞骨髓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多种良性和恶性疾病,根据血细胞计数和形态学特点可观察疗效、判断疾病进展,并提出下一步检查意见。结论外周血细胞检验诊断报告可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和完善的信息,为疾病初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测、评估进展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邢莹王建中普程伟屈晨雪尚柯董宁伍平王厚芳
- 关键词:血液血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