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
- 作品数:32 被引量:196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多媒体健康教育联合自我护理行为干预应用于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多媒体健康教育联合自我护理行为干预对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医院治疗的140例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多媒体健康教育联合自我护理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自护能力、疾病控制情况、复发情况及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日常行为、处理行为、控制行为及监测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6个月、干预12个月的哮喘控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随访期间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及住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媒体健康教育联合自我护理行为干预有助于提高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自护能力,通过家长与患儿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减少发病情况和住院次数,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利于患儿健康成长。
- 徐丽丁妞谷利凤夏琼
- 关键词:多媒体健康教育支气管哮喘哮喘控制
- 接纳与承诺疗法对首诊癫痫患儿父母家庭抗逆力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在首诊癫痫患儿父母家庭抗逆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2年8月在湖南省某三甲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诊断为癫痫的患儿父母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n=43)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n=42)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时间持续4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结束4周后、12周后的家庭抗逆力、焦虑、抑郁、照顾负担得分。结果:干预前(T0),两组家庭抗逆力、焦虑、抑郁及照顾负担得分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结束4周后(T1),干预组家庭抗逆力得分(111.46±6.584)高于对照组(93.71±8.107);干预组焦虑得分(9.20±0.715)低于对照组(14.32±2.652);干预组抑郁得分(11.68±1.474)低于对照组(16.37±2.8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照顾负担得分(47.85±12.312)低于对照组(53.21±15.0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结束12周后,干预组家庭抗逆力得分(112.76±5.957)高于对照组(95.58±7.314);干预组焦虑得分(7.88±0.640)低于对照组(14.05±2.536);干预组抑郁得分(11.68±1.474)低于对照组(16.37±2.898),干预组照顾负担得分(46.10±11.970)低于对照组(52.50±14.1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接纳与承诺疗法能提高首诊癫痫患儿父母家庭抗逆力水平,减轻癫痫患儿父母焦虑、抑郁情绪和照顾负担。
- 胡胜男胡胜男谢鑑辉谢鑑辉何慧文何慧文
- 关键词:癫痫患儿父母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癫痫患儿服药管理问卷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 2023年
- 目的:编制癫痫患儿服药管理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结合文献检索形成问卷条目池,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形成问卷初稿,通过预调查确定正式问卷。2022年6月—8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癫痫患儿照护者113名进行问卷调查,并检验其信效度。结果: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为88.24%、100.00%,专家权威系数(Cr)为0.79,0.82,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56,0.64。问卷包含5个维度,共20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1.295%。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21,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64~0.773,问卷折半信度为0.733,内容效度指数为0.98,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3~1.00。结论:癫痫患儿服药管理问卷能较好地结合我国癫痫患儿情况,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宜应用于癫痫患儿服药管理情况的评价。
- 刘美丽李艳范超徐丽朱丽辉
- 关键词:癫痫计划行为理论信度量表研制
- 模拟居家对新确诊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及家长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模拟居家护理干预对新确诊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及家长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6例新确诊癫痫患儿及照护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模拟居家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服药依从性及家长疾病管理能力、癫痫疾病认知度。结果:观察组癫痫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家长疾病管理能力得分干预3个月后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癫痫病人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拟居家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新确诊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及家长疾病管理能力。
- 何慧文徐丽刘美丽龙佳玲陈阅薇
-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
- 探讨系统规范健康教育方法对哮喘患儿临床诊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究系统规范健康教育对随诊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诊治的哮喘患儿300例,按照随机编号原则对300例患儿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有组织的、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方法,有规律的对患儿进行随诊和随访,能让治疗护理方案实现个体化管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1年后两组患儿对哮喘基本知识的认知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对哮喘基本知识的认知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哮喘基本知识的12项知识点中,观察组的正确率仅有4项低于80.5%,而对照组的正确率则仅有5项高于60%。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规范健康教育方法能提高患儿多方面的自我护理能力,帮助患儿养成良好习惯,使患儿能够注意防范诱发因素,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最终提高哮喘患儿的临床诊疗效果。
- 夏琼杨娟徐丽申高梅杨人菊
-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哮喘诊疗效果
- 基于IMB模型的绘画干预对杜氏肌营养不良患儿自我效能与心理弹性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绘画干预对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患儿自我效能与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以病房接诊的112例杜氏肌营养不良患儿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后分两区收治的原则,并结合医院年收治患儿量,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IMB模型的绘画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GSES评分)、心理弹性评分(CD-RISC评分)、6 min步行测试、10 m跑步时间,评估干预前后患儿生活质量评分(GQOL-74评分)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CD-RISC评分、GSES评分、GQOL-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CD-RISC评分、GSES评分、GQOL-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6 min步行测试,观察组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10 m步行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杜氏肌营养不良患儿而言,采取基于IMB模型的绘画干预临床效果可见,且与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相比,该方法能有效提高DMD患儿自我效能与心理弹性水平,缓解疾病进展,改善步行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 徐丽陈阅薇吴丽文范超谢鑑辉
- 关键词:绘画训练杜氏肌营养不良自我效能心理弹性
- 基于VR游戏的运动想象疗法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下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VR)游戏的运动想象疗法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儿下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就诊于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个病区收治的28例GB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4例。对照组安置于神经内科1病区,接受神经专科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试验组安置于神经内科2病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组建多学科综合康复训练团队,采用基于VR游戏的运动想象疗法实施干预,分别干预前、干预后4周、干预后8周评估两组患儿双下肢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自我效能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双下肢Lovett肌力分级、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周,试验组患儿双下肢Lovett肌力分级为0级、1级、2级占比低于对照组,而3级、4级、5级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8周,试验组患儿双下肢Lovett肌力分级为0级、1级、2级、3级占比低于对照组,而4级、5级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周,试验组患儿MBI评分[(58.00±22.51)分]、GSES评分[(30.92±4.66)分]均高于对照组[(38.23±24.60)分、(26.85±4.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8周,试验组患儿MBI评分[(87.69±7.71)分]、GSES评分[(35.62±2.36)分]均高于对照组[(66.17±16.51)分、(30.83±2.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VR游戏的运动想象疗法能有效改善GBS患儿双下肢肌力,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患儿的自我效能感,促进疾病的康复。
- 曾珊曾珊刘花艳谭玲芳易敏谭小艳徐丽徐丽蒋莎
- 关键词:患儿虚拟现实技术游戏运动想象疗法护理
- 家庭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总结家庭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产生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将164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哮喘治疗与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家庭护理干预治疗。随访时间为12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0%(77/82),对照组总效率为65.85%(54/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的教育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得到显著的改善,与对照组家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儿的治疗及护理干预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家庭护理干预,能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 徐丽
- 关键词:哮喘家庭护理干预
- 术前镇静在婴幼儿哮喘患者肺功能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总结术前镇静在婴幼儿哮喘患者肺功能检测中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确诊为婴幼儿哮喘且尚未开始正规治疗的156例患儿随机分为镇静组及常规组分别进行肺功能检测。对患儿的结果分别进行可靠性分析并分别比较评价两种检查方式的风险。结果与常规组相比,镇静组患儿的结果准确率更高(P<0.05),两种检查方式均没有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对婴幼儿哮喘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时,术前采取镇静处理所得出的结果准确率更高且安全。
- 曹慧娜杨娟王彩娇袁望香徐丽
- 关键词:婴幼儿哮喘肺功能
- 呼吸功能训练对哮喘稳定期患儿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改善哮喘稳定期患儿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哮喘稳定期患儿共90例为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训练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最大通气量(MVV)和生活质量状况呼吸困难评分(MRC)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分。[结果]观察组经呼吸功能训练后,FVC、FEV1/FVC、PEF、MVV等指标分别为(1.72L±0.24L)、(55.4%±7.3%)、(1.33L/s±0.18L/s)、(25.7L/min±4.9L/mi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5.225,5.927,5.426,6.849,P<0.05)。观察组训练后MRC评分和ADL评分分别为(2.36分±0.48分)和(4.83分±1.06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2,4.678,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哮喘稳定期患儿采用呼吸功能训练,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儿肺功能,并提升患儿生活质量。
- 柳娜李彩霞徐丽王小飞
- 关键词:呼吸功能训练肺功能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