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冈力
-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宝石CT肺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标准体重患者宝石CT 肺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40例标准体重(体重指数18.5~24.0kg/m2)患者行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根据对比剂使用剂量将患者分成两组:低剂量组,15 mL对比剂+50 mL混合液(10%对比剂+90%生理盐水);对照组,50 mL对比剂+30 mL生理盐水。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独立对图像质量进行分析。结果:两名医师对两组肺动脉评分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双肺下叶后基底段肺动脉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腔静脉的伪影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肺动脉主干与左心房、双肺下叶后基底段肺动脉与静脉CT 值的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体重患者宝石CT肺动脉血管成像采用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可获得良好的图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
- 陶黎刘传黄扬曾勇明胡志华彭冈力彭刚
- 关键词:肺动脉血管成像对比剂
- 计算机X线成像茎突摄影体位的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研究茎突计算机X线成像(CR)影像的特征,探讨茎突各种摄影体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茎突6个摄影体位的显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个摄影体位能从多个方向显示茎突结构,其中茎突前后位和侧斜位最佳,可作为常规方法。结论采用CR技术和合适的摄影体位可提高茎突摄影检查质量。
- 曾勇明彭玉兰彭冈力
- 关键词:茎突计算机X线成像
- 辐射防护用品性能检测方案的探讨
- 目的:我院放射科现有多种辐射防护用品,用于阻挡散射线对医生和病人造成的伤害.为了评价各防护用品对X线的屏蔽效果,以及有无损坏点,对其分别进行性能检测试验,作为临床使用选择时的理论参考.方法:将Kodak DR3500调至...
- 刘传曾勇明彭冈力刘志宏
- DR髌骨站立轴位的体位设计及临床应用
- 2011年
-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髌骨站立轴位的体位设计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患者取站立位,手扶机架单脚站立,被检侧膝关节屈曲30~60°,足尖尽量绷直,足背或小腿紧贴探测器边缘,然后调整中心线的入射点从头侧进行摄影。结果采用髌骨站立轴位摄影共100例,其中优质片79例,占79%;良质片18例,占18%;劣质片3例,占3%。结论髌骨站立轴位摄影操作简便,患者舒适易配合,可作为髌骨的补充摄影方法。
- 刘传曾勇明陶黎彭冈力杨靖捷
- 关键词:站立位髌骨轴位数字X线摄影
- 计算机X线成像茎突摄影位置的探讨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研究茎突计算机X线成像 (CR)影像的特征 ,探讨茎突各种X线摄影位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茎突 6个摄影位置的显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个摄影位置能从多个方向显示茎突结构 ,其中茎突前后位和侧斜位最佳 ,可作为常规方法。
- 曾勇明彭玉兰彭冈力
- 关键词:茎突计算机X线成像
- 机械应力分析法对100例颅面骨骨折的诊断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应力方向分析法对复合颅面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颅面骨病例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和三维重建,通过沿撞击时方向颅面骨各部位机械应力改变角度分析其骨折特点。结果当着力点位于颅面骨,应力沿撞击点向周围传导,出现应力型骨折74%、关节脱位30%和副鼻窦损伤52%。在骨结构的横截面积陡然减小的区域出现应力集中,54%骨折。结论应力分析法能够全面分析和提高认识颅面骨骨折特点。
- 陶黎肖智博曾勇明彭冈力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应力
- CT灌注成像鉴别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结核与淋巴结转移癌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评价CT灌注成像在鉴别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结核与淋巴结转移癌中的价值。方法对51例颈淋巴结病变行CT灌注检查,淋巴结反应性增生8例,结核13例,转移癌30例,分析病变时间-密度曲线(TDC)和灌注参数。结果淋巴结转移癌与淋巴结结核、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TDC曲线形态不同。淋巴结转移癌的血流量(BF)和血容量(BV)值显著高于淋巴结结核、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且淋巴结反应性增生BF和BV值显著高于淋巴结结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的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C曲线及CT灌注参数BF、BV在鉴别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结核与淋巴结转移癌中有价值。
- 徐胜生彭冈力胡志华石军孙向前
- 关键词:淋巴结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 X线摄影位置标准化定量化管理的探讨被引量:7
- 2004年
- 曾勇明陆有亮李信友陈亮彭冈力
- 关键词:X线摄影病人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医药卫生体制药品生产医疗保险制度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脊髓血管介入术前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脊髓血管介入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7例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行脊柱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重建薄层图像,层厚0.625mm,间隔0.625mm,以DICOM格式传输到ADW4.2工作站,采用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MP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脊髓供血动脉的走行特征。结果17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94%)胸腰段均可见根髓动脉供血脊髓,其中1支(6%)自T4/5,左侧椎间孔进入椎管,2支(12%)自T10/11。左侧椎间孔进入椎管,1支(6%)自T11/12左侧椎间孔进入椎管,4支(24%)根髓动脉自L1/2左侧椎间孔进入椎管,2支(12%)自L2/3左侧椎间孔进入椎管,2支(12%)自T11/12右侧椎间孔进入椎管,2支(12%)自T12/L3右侧椎间孔进入椎管,2支(12%)自L2/3,右侧椎间孔进入椎管,10例(59%)患者根髓动脉自左侧椎间孔进入椎管。另有1例(6%)患者行CT和DSA检查均未发现根髓动脉。结论64层螺旋CT能准确直观反映脊髓供血动脉的开口位置、走行方向、管径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为脊髓血管介入术前提供丰富的评估信息。
- 肖云华吕富荣吕发金孙向前彭冈力
- 关键词:X线计算机放射造影术介入性血管
- 1:1等长骨骼数字X线摄影技术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1∶1等长骨骼数字X线摄影技术及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前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Kodak DR3000X线机对100例髋关节或膝关节疾病患者进行站立负重位或仰卧位摄片,在Kodak图像处理工作站上经过金属刻度尺预设实验,确定1∶1等长X线片的校准值。结果:预设长度值与实际测量值为1∶1.2的比例关系,100例患者的1∶1等长X线片打印成功,偏差度为0.4%,满足临床要求。结论:髋关节或膝关节站立负重位或仰卧位下的1∶1等长X线片可为骨科医师提供人体髋关节或膝关节的形态变化,为手术方案提供人工关节选择的测量数据,并能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
- 陶黎彭冈力曾勇明欧阳祖彬王志强黄伟
-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