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铭
- 作品数:51 被引量:240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三农”问题演变中的政府角色——基于对分税制负效应的分析
- 2008年
- 分税制使我国财政管理体制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对发挥财政的经济管理职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分税制的运行加速了地方政府的规模扩张,加剧了地方的财政困难,成为加重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制度因素。政府应通过规避分税制所引致的问题,重新厘定中央政府角色、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科学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做好政府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完善分税制。
- 张进铭彭新万
- 关键词:分税制中央政府地方财政
- 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分解——基于环境约束条件下的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将二氧化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2001-2009年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各省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恶化是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下降的主要源泉;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在省际间的分布差异较大,且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省际差异;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
- 张进铭廖鹏
- 关键词:资源环境约束全要素能源效率方向性距离函数
- 企业异质性与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基于中国制造业百强企业的分析被引量:19
- 2013年
- 自企业异质性理论提出后,生产率被认为是决定企业国际化的最重要因素。本文运用2010年中国制造业百强企业微观数据,基于拓展的企业异质性模型,考察了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异质性因素。研究表明:近似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但不是关键性因素;与生产率这一异质性因素相比,企业所有制性质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更具有优势。
- 汤晓军张进铭
-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 论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意义
- 如何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众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本文将讨论的是一个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而事实上又非常重要的因素——"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人力资源包括直接人力资源和...
- 张进铭
- 关键词: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业科技人才人力资本投资失业人员收益率
- 文献传递
- 大国的发展周期与制度创新
- 在西方经济学中,很多经济学家会根据长期的统计资料来研究经济增长的周期问题.例如,朱格拉认为,经济中存在一个9~10年的经济周期(后被熊彼特称为'朱格拉周期').基钦指出,经济周期实际包括大周期和小周期:小周期平均长度约为...
- 张进铭
- 关键词:经济建设
- 文献传递
- 发达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形势及其对江西的政策启示
- 2009年
- 高技术产业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泉。文章首先分析了江西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高技术产业发展领先的省市的形势和经验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最后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高雪萍张进铭
-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
- 发展中国家政府缺陷与政府改革观点述评被引量:5
- 1999年
- 张进铭
- 关键词:政府缺陷
- 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主导及其弊端被引量:11
- 2007年
-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国家财政收支的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而且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这表明,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政府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但是,这种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投资增长过快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影响中国经济转轨进程;政府管理成本(行政管理费)急剧增加,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社会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腐败难以根治,等等。因而,我们应该加快政府改革的步伐,实现由经济主导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 张进铭
- 关键词:经济发展政府主导
- 餐饮业发展动因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近十几年来,中国餐饮业以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长率的速度迅猛发展。那么,导致餐饮业超常发展的主要动因是什么呢?通过一种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与餐饮业发展关系不大,而行政管理费(用于公款吃喝的部分)的增加则是推动餐饮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 张进铭肖德勇
- 关键词:餐饮业可支配收入行政管理费
- 美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市场化政策选择被引量:3
- 2010年
- 在历史上,美国习惯于采用"指挥与控制"法来减少污染物排放。然而,这种规制措施会降低产业部门的生产效率。文章引入基于市场机制的两种碳价政策,一是碳税,二是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并对这两种政策选择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对二者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减排效果、促进政府税收、加强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认为采用一种将碳税和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碳价政策,在效率和分配方面要优于"指挥与控制"法。
- 吉尔伯特.E.梅特卡夫张进铭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