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胜力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电泳
  • 2篇旋毛虫
  • 2篇双向电泳
  • 2篇抗原
  • 2篇可溶性
  • 2篇可溶性抗原
  • 2篇肌幼虫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低出生体重儿
  • 1篇电泳分析
  • 1篇胸大肌
  • 1篇印迹
  • 1篇双向电泳分析
  • 1篇死后变化
  • 1篇死后经过时间
  • 1篇死亡率
  • 1篇转基因
  • 1篇细胞
  • 1篇临床管理
  • 1篇免疫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
  • 3篇河南省分子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市儿童医...

作者

  • 5篇张胜力
  • 1篇杨平
  • 1篇范清堂
  • 1篇王建民
  • 1篇葛秀峰
  • 1篇郭克民
  • 1篇王天云
  • 1篇薛乐勋
  • 1篇郑旭东
  • 1篇孙涛
  • 1篇崔晶
  • 1篇张益鹄
  • 1篇王中全
  • 1篇侯卫红
  • 1篇田芳
  • 1篇张书红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核基质结合区提高稳定整合的CAT报告基因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8
2005年
通过PCR从人基因组扩增β珠蛋白核基质结合区(matrix attachment region,MAR)及β干扰素MAR,正向及反向克隆至pCAT3载体SV40启动子的上游,分别检测瞬时及稳定表达的情况下MAR在NIH3T3细胞内对CAT报告基因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瞬时表达情况下,反向及正向插入的MAR均不能提高CAT基因的表达;稳定整合的情况下,插入的β珠蛋白MAR可使CAT报告基因表达水平提高8倍,β干扰素MAR提高3倍,反向及正向插入的MAR没有明显的差别。这表明MAR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并且不同的MAR对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存在差异,MAR的插入方向对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的作用。
王天云田芳张胜力侯卫红王建民薛乐勋
关键词:核基质结合区NIH3T3细胞基因表达基因沉默转基因
免疫印迹检测人胸大肌肌钙蛋白I推断较晚期死后经过时间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研究人死后骨骼肌肌钙蛋白I(Skeletal troponn in I,sTnI)的变化规律,探讨较晚期死后经过时间推断方法。方法以人胸大肌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印迹(W estern b lot)结合图象分析技术半定量检测不同离体时间内人胸大肌sTnI的含量,观察其与离体时间的关系。结果人胸大肌sTnI含量随离体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与离体时间的对数值呈近似的线性关系:Y=11 972.5-4 761.9 lgX,相关系数r=0.989;离体5d的人胸大肌仍可检出sTnI。结论检验人死后骨骼肌(胸大肌)sTnI的含量有望成为用于推断人体较晚期死后经过时间的新技术。
郑旭东张益鹄支献民张胜力郭克民葛秀峰张书红
关键词:免疫印迹死后变化
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管理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杨平孙涛张胜力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管理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
旋毛虫与伪旋毛虫肌幼虫抗原的SDS-PAGE和双向电泳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鉴定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T1)与伪旋毛虫(T.pseudospiralis,T4)肌幼虫的差异蛋白。方法应用SDS-PAGE和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对T1、T4肌幼虫的可溶性抗原与培养24h的ES抗原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结果SDS-PAGE显示,T1肌幼虫可溶性抗原有22条蛋白带(221.62kDa~14.88kDa),其中6条为T1特异性蛋白带(59.72、44.37、23.66、22.36、18.26、16.34kDa);T4可溶性抗原蛋白有18条带(185.28kDa~14.27kDa),其中4条为T4特异性蛋白带(132.60、119.30、35.26、31.02kDa)。T1的ES抗原有10条蛋白带(113.21kDa~14.37kDa),T4的ES抗原有9条蛋白带(104.71kDa~14.51kDa),T1、T4肌幼虫ES抗原的蛋白带均不相同。2-DE显示,T1可溶性抗原有193±12个蛋白点,分子量主要为11kDa~22kDa、25kDa~64kDa及100kDa~144kDa,所对应的等电点(pI)分别为4.7~8.2、4.5~6.5及5~7;T4可溶性抗原有175±9个蛋白点,分子量主要为12kDa~21kDa及25kDa~90kDa,所对应的pI分别为4~9.5与4.5~9.6。T1的ES抗原具有82±6个蛋白点,分子量主要为13kDa~16kDa、18kDa~22kDa及40kDa~55kDa,所对应的pI分别为4~7、3.8~6.2及5~9;T4的ES抗原具有69±5个蛋白点,分子量主要为10kDa~15kDa、17kDa~25kDa及29kDa~55kDa,所对应的pI分别为4.7~6.5、4.6~6及5~7。结论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及ES抗原的蛋白组分与伪旋毛虫的明显不同。
张胜力崔晶范清堂王中全
关键词: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SDS-PAGE
旋毛虫与伪旋毛虫肌幼虫抗原的研究
目前,国际上已将旋毛虫属分为8个种,即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T1)、乡土旋毛虫(T.native,T2)、布氏旋毛虫(T.britovi,T3)、伪旋毛虫(T.pseudospiralis,T...
张胜力
关键词: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双向电泳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