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绍芬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玉米
  • 2篇自交
  • 2篇自交系
  • 1篇性状
  • 1篇幼苗
  • 1篇幼苗生长
  • 1篇玉米田
  • 1篇玉米育种
  • 1篇玉米杂交
  • 1篇玉米杂交种
  • 1篇玉米自交系
  • 1篇育种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种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区
  • 1篇生态区域
  • 1篇田间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溶液

机构

  • 7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作者

  • 7篇张绍芬
  • 6篇李潮海
  • 5篇刘天学
  • 3篇王小星
  • 2篇董朋飞
  • 2篇赵霞
  • 1篇梅沛沛
  • 1篇王群
  • 1篇赵亚利

传媒

  • 2篇玉米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玉米自交系株粒一体化选择效应研究
种性退化是农业生产中的普遍现象,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对农作物品种进行改良,可有效延缓品种退化、延长优良品种的生产寿命。本试验以当前推广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连续多代优株选择和在优株基础上的优势粒位...
张绍芬
关键词:玉米
文献传递
田间焚烧麦秆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麦秆焚烧后的土壤溶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胚乳养分的利用率有所减少,但与焚烧前差异不显著;种子发芽势、活力指数和α-淀粉酶活性明显下降。幼苗芽长、苗鲜重和蛋白质合成减少不明显;幼苗主胚根长度、胚根数、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干物质积累则明显减少。表明麦秆焚烧后的土壤溶液不利于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刘天学张绍芬李潮海
关键词:玉米田土壤溶液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两年三点的大田试验,研究了麦茬处理方式(平茬、立茬、除茬)对机播夏玉米光合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麦茬处理方式的夏玉米光合参数存在明显差异。夏玉米Pn、Gs表现为吐丝期最大,处理间表现为平茬>立茬>除茬;Tr在处理间表现为除茬>立茬>平茬,叶片水平上的WUE表现为为平茬>立茬>除茬;不同麦茬处理夏玉米的产量差异显著。
赵霞张绍芬刘天学李潮海梅沛沛王小星
关键词:夏玉米光合特性
一种保持玉米杂交种生产能力的方法
一种保持玉米杂交种生产能力的方法,属于玉米育种的技术领域。以郑58和昌七作为基础材料,进行优株优位一体化选择技术。在适宜密度和生产条件下,通过鉴定单株测交后代的产量、抗性和农艺性状表现,选择保持原有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和抗...
李潮海王小星张绍芬董朋飞
文献传递
玉米种性退化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8年
种性退化是生物界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导致种性向低劣方向演化的自然规律。本文详细介绍了玉米种性退化的现象、发生原因及延缓玉米种性退化的方法,提出了玉米品种退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玉米种性退化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张绍芬王小星赵亚利刘天学王群李潮海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
我国玉米主要间作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08年
随着我国耕作制度的变革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玉米间作模式也在发生着演变。为此综述了玉米间作增产的理论基础和适合我国不同生态区域的玉米主要间作模式,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刘天学张绍芬赵霞李潮海
关键词:玉米间作生态区域
玉米灌浆期间气冠温差与产量的关系被引量:10
2007年
用CB-0241型红外测温仪研究了玉米灌浆期间气冠温差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玉米灌浆期间,两个密度下的玉米品种气冠温差都随生育进程呈现升—降—升—降的趋势,并且6×104株.hm-2种植密度的玉米品种在吐丝后20 d左右和35 d到成熟这两个阶段的气冠温差与产量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董朋飞张绍芬刘天学李潮海
关键词:玉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