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福昆

作品数:20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6篇人工晶体
  • 6篇并发
  • 5篇植入
  • 5篇视网膜
  • 5篇人工晶体植入
  • 5篇网膜
  • 5篇晶体植入
  • 5篇并发症
  • 4篇植入术
  • 4篇人工晶体植入...
  • 4篇肿瘤
  • 4篇结膜
  • 4篇结膜恶性黑色...
  • 4篇晶体植入术
  • 4篇角膜
  • 4篇黑色素
  • 4篇黑色素瘤
  • 4篇后房
  • 4篇恶性

机构

  • 12篇天津医科大学...
  • 8篇天津医学院
  • 5篇麦吉尔大学
  • 1篇天津市眼科医...

作者

  • 20篇张福昆
  • 8篇颜华
  • 4篇韩琪
  • 4篇韩琪
  • 3篇徐大慧
  • 3篇颜华
  • 2篇季健
  • 2篇季建
  • 2篇袁佳琴
  • 1篇孙惠敏
  • 1篇陶瑛
  • 1篇徐世文
  • 1篇王永禄
  • 1篇孙慧敏
  • 1篇许瀛海
  • 1篇张红
  • 1篇潘菊芬
  • 1篇张虹
  • 1篇邹远辉
  • 1篇王延华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眼科...
  • 4篇实用眼科杂志
  • 3篇眼科新进展
  • 3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2篇1999
  • 6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0
  • 2篇198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角膜弧形切开术治疗自然发生的角膜散光
1999年
评价角膜弧形切开术(AK)治疗自然发生的角膜散光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有关并发症。方法:分析15例病人25只眼接受本术式治疗的情况,观察角膜散光的改变,包括混合性散光和复性近视散光。手术方法包括单纯AK或AK联合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术后最短观察时间为24个月。用Holladay,Cravy,Koch矢量分析法评价病人术后1个月、1年及2年屈光及角膜散光的改变。10只眼(40.0%)接受单纯AK治疗,15只眼(60.0%)接受AK联合RK治疗,21只眼(84.0%)接受再次手术。结果:经矢量分析,单纯行AK者术后2年散光下降(3.30±1.32)D( t= 7.34, P< 0.05),行AK联合RK者术后2年散光减少(2.71±1.53)D(t=6.32,P<0.05)。所有病人术后无任何并发症。结论:角膜弧形切开术是治疗自然发生角膜散光的有效安全方法。
颜华张福昆Javkar SKwitko ML
关键词:角膜散光
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巩膜切口处周边部玻璃体牵拉
1998年
视网膜裂孔和脱离是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手术(玻切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多主张在玻切术结束时常规检查周边部视网膜,以减少周边部玻璃体牵拉的发生。即使如此,其发生率仍为11%~14%。我们认为这些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扁平部巩膜切口处玻璃体牵拉。在本研究中,我们用眼内窥镜描述和理解玻璃体对周边部视网膜的牵拉,同时解释由此牵拉而引起的玻切术后视网膜裂孔和脱离的发生机理。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对15例不同疾病病人行扁平部玻切手术,均采用无缝线扁平部巩膜自闭切口。在手术结束时,在有或无巩膜压迫器辅助下,通过全景观察镜(MiniQuad XL,Vold Reinverting Operating Lens System)
颜华张福昆Dhurjon LChen JC
关键词:视网膜裂孔玻璃体切割并发症
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野缺损
1998年
目的:报告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及视网膜前膜,术后发生视野缺损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所有病人于术后2个月后接受Goldmann视野检查,术前影响视野的疾病如青光眼不包括在本研究中。临床资料包括诊断、术前术后视力、手术过程,以及术前术后眼压。结果:在48例病人50只眼中,共9只眼(18%)术后发生视野缺损,其中黄斑裂孔组21只眼中有4只眼(19%),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组13只眼中有5只眼(38%),视网膜前膜组16只眼术后均无视野缺损(p<0.05);视野损害与年龄及术前术后眼压无关。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野缺损多发生在术中有气液交换的病例,气液交换过程中,在吸除视神经表面液体时。
颜华张福昆
关键词:视网膜疾病玻璃体切割术视野缺损
超低温治疗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并发症探讨
1993年
结膜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占恶性肿瘤的0.6—10%。临床上分为局灶性结节性结膜恶性黑色素瘤及弥漫性或扩散性结膜恶性黑色素瘤或称后天性黑病变或癌前期黑病变。此病以往多采用局部切除或眼眶内容剜出术,复发率高。我院自1987年开始对5例结膜恶性黑色素瘤采用超低温治疗,效果满意。本文通过对5例病人的临床分析,重点讨论超低温治疗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并发症。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5例,男4例,女1例,年龄最大50岁,最小16岁,平均35.2岁。
韩琪徐大慧颜华陈向海张福昆
关键词:结膜肿瘤黑色素瘤冷冻疗法
超低温治疗弥漫性结膜恶性黑色素瘤被引量:1
1994年
超低温治疗弥漫性结膜恶性黑色素瘤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韩琪,徐大慧,颜华,张福昆结膜恶性黑色素瘤很少见。低温治疗眼部恶性肿瘤在国内外已有报导,超低温治疗局灶性结节性结膜恶性黑色素瘤报导较少[1],而超低温治疗弥漫性结膜恶性黑色素瘤在国内尚未见报告。自...
韩琪徐大慧颜华张福昆
关键词:眼肿瘤结膜黑色素瘤
环形撕囊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被引量:2
1995年
环形撕囊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季建,许瀛海,张福昆现代显微镜下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初期多数采用开罐式截前囊,后房型人工晶体多固定在睫状沟内或囊袋内,多呈不对称植入,效果尚可,但有一定的弊病 ̄[1]。以后许多学者提倡采用囊袋内植入人...
季建许瀛海张福昆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术环形撕囊
眼内注气及巩膜层间垫压联合环扎术治疗视网膜脱离
1989年
随着坡璃体和眼内检查手段不断改进和应用巩膜扣带联合环扎术、玻璃内注入气体、气—液置换以及玻璃体切割术等手术手段,过去认为予后不好或无法治疗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例,目前成功率在不断增加。近年来,我院采用玻璃内注入气体合并巩膜层间垫压联合环扎术治疗复杂难治的视网膜脱离28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张福昆邹远辉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环扎术手术
Ⅱ型糖尿病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探讨被引量:28
1998年
为了减少糖尿病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发生,本文对19例23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ECCE)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OL)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总结。结果显示术中并发症主要是轻度角膜水肿、虹膜色素播散及前房出血。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房水混浊、纤维素性渗出、虹膜脱色、瞳孔不贺及对光反就迟钝、后囊混浊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提出减少术中对虹膜骚扰,局部及时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控制纤维素性渗出,密切观察眼底改变并及时予以治疗,对于避免或减少手术并发症非常重要。
韩琪张福昆
关键词:糖尿病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
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380眼临床观察
1990年
我科医师于1985年4月至1900年2月共完成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380只眼,现将临床结果总结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 (一) 一般资料:本组共361例(380眼),男221例,女140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90岁,平均61.7岁。随访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36个月,平均7.9个月。 (二)病例选择:除12眼是先天性白内障,9眼外伤性白内障,3眼并发性白内障外,
孙慧敏季健张红袁佳琴张福昆
关键词:并发性白内障人工晶体后囊破裂瞳孔区角膜切口晶状体核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矫正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残余近视
1999年
目的 评价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 矫正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 后残余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有关并发症。 方法 分析10 例病人14 只眼用RK 手术矫正PRK 后残余近视的屈光及视力变化。RK 后最短观察时间6 个月。 结果 3 只眼(21 % ) 接受1 次PRK 治疗,7 只眼(50 % ) 接受2 次PRK 治疗,4 只眼(29 % ) 接受3 次PRK 治疗。11 只眼(79 % ) 接受4 刀RK 术,3 只眼(21 % ) 接受8 刀RK 术。所有病人RK 术后裸眼视力均提高。RK 术后6 个月,屈光度较RK 前显著下降2 .93 D±1 .53 D( P< 0 .05) 。 结论 RK 是矫正PRK
颜华韩琪张福昆SayedJovkarMarvinL.Kwitko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近视PRK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