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林村

作品数:16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477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4篇手术
  • 3篇腰椎
  • 3篇腰椎间盘
  • 3篇硬膜
  • 3篇椎间盘
  • 3篇关节
  • 2篇血肿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影像
  • 2篇硬膜外
  • 2篇突出症
  • 2篇强直
  • 2篇强直性
  • 2篇强直性脊柱炎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髋关节
  • 2篇误诊

机构

  • 7篇解放军477...
  • 5篇解放军第47...
  • 3篇解放军第四七...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襄樊市中心医...

作者

  • 16篇张林村
  • 10篇散军成
  • 6篇李继庆
  • 6篇李继庆
  • 4篇李发军
  • 4篇李发军
  • 4篇陈庆
  • 3篇谭侃
  • 3篇刘琦
  • 3篇曾社平
  • 3篇黄科峰
  • 3篇赵国宏
  • 3篇李继庆
  • 3篇罗文
  • 2篇李发军
  • 2篇刘琦
  • 2篇张婷
  • 2篇应文魁
  • 2篇陈祥
  • 1篇郭征

传媒

  • 6篇现代医药卫生
  • 4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斜疝术后硬膜外血肿致瘫痪1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李继庆李发军散军成陈庆张林村刘琦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内固定、再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术后6~10周x射线片检查显示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架,行腕及手部功能锻炼。依据Dienst标准进行术后功能评价。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9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6—10周,平均7.3周;拆架时间6-9周。18例患者中优12例,良3例,中1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15/18)。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使用外固定架固定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李继庆张林村散军成刘琦陈祥罗文谭侃
关键词:COLLES骨折桡骨骨折外固定器
左腋动脉损伤误诊为腋窝囊肿1例
2002年
总结
李继庆郭庆山李发军熊火球曾社平张林村陈庆
关键词:误诊病例报告
Richard钉结合抗旋转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
2008年
目的:探讨Richard钉结合抗旋转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38例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按Evan分型:Ⅲ型28例,Ⅳ型10例)明确诊断后采用Richard钉结合抗旋转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经6~48个月随访,疗效满意,总优良率94.7%。结论:Richard钉结合抗旋转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较单独Richard钉更具生物力学稳定性,疗效满意。
刘琦李发军李继庆张林村散军成陈庆
关键词:RICHARD钉股骨转子间骨折
慢性硬膜下血肿一例误诊为颈椎病
2007年
散军成李发军李继庆张林村陈庆刘琦
关键词:误诊颈椎病
髋臼囊变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早期影像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X线平片、CT、MRI表现及早期征象。方法从65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中筛选出23例符合入组标准、资料完整、临床证实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髋臼囊变出现率100%,出现在其他异常征象之前,且能独立出现,并存在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全过程。本组23例中18例髋臼囊变单独存在,而无其他异常征象,其他征象如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囊变等均与髋臼囊变并存,无一单独存在。结论髋臼囊变应该是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早期影像征象,在所有征象中最具特征性,对确定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黄科峰赵国宏应文魁李继庆张婷张林村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影像检查
脑损伤合并骨折与单纯骨折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背景:临床发现,脑损伤合并骨折有些部位骨痂过度生长,出现异位骨化,骨折愈合明显加快。目的:对比观察脑损伤合并骨折与单纯骨折两组患者骨折愈合过程骨痂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分布,探讨临床意义及其作用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照观察,于2006-02/2007-07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完成。对象:合并脑损伤组与单纯骨折组骨痂病理标本各50例。合并脑损伤组:男41例,女9例,年龄19~55岁;单纯骨折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17~52岁。方法:取两组患者各50例受伤7~10,11~15,16~20,21~27,28~35d的骨痂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患者不同时期骨痂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高低,观察骨折愈合速度。主要观察指标:①X射线观察结果。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结果:在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两组骨痂内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细胞来源一致,合并脑损伤组骨祖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中早期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单纯骨折组,骨祖细胞增殖,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分化明显增加,7~10d达到高峰,高峰持续30d后逐渐减少;单纯骨折组在11~15d出现高峰,高峰在20d开始下降,峰值明显低于合并脑损伤组,配对t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合并脑损伤组在伤后4周即可见X射线片长骨骨折处大量骨痂生长,单纯骨折组在伤后7~9周才见到大量骨痂生长。结论:脑损伤合并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早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显著强于单纯骨折患者,持续时间明显延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骨祖细胞增殖,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分化明显高于单纯骨折组;骨祖细胞增殖、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快速大量分化,是骨折快速愈合机制之一。
李继庆郭征韩金安李发军散军成曾社平张林村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折
空心螺钉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26例
2007年
目的:探讨用空心螺钉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Smith-pe-terson切口复位,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26例。结果:术后经2~6年随访,21例骨连接成功(80%),疗效满意。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具有充足血供,加上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能明显提高股骨颈骨折的治愈率,减少股骨头无菌坏死的发生,对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晚期股骨头坏死率不低(20%),应从严掌握手术指征。
张林村李发军李继庆刘琦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髂骨瓣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早期影像征象探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X线平片、CT、MRI表现及其早期征象。方法从65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中筛选出23例资料完整、临床证实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X线平片、CT及MRI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入组标准:a)有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临床症状;b)符合纽约诊断标准;c)X线平片、CT及MRI三种检查资料完整;d)HLA-B27阳性;e)排除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其他疾病。结果研究发现髋臼囊变出现率100%,出现在其他异常征象之前,且能独立出现,并存在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全过程。在早期,本组23例中18例髋臼囊变单独存在,而无其他异常征象,在进展期,其他征象如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囊变等均与髋臼囊变并存。结论髋臼囊变是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早期影像征象,且在所有征象中最具特征性,对确定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黄科峰赵国宏应文魁李继庆张婷张林村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MRIX线平片
21例下肢长骨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的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探讨21例下肢长骨骨折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的原因、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第1次手术使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梅花针、Ending氏钉、交锁髓内钉;再次骨折手术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及自体骨/复合异体骨植骨。
李继庆张林村散军成刘琦储俊峰翟辉陈祥罗文
关键词:下肢骨折内固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