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明
- 作品数:22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黄淮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经典阅读中的误读浅析
- 2010年
-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情感体验,对经典文本做出种种理解,得出种种认识与看法,丰富了阅读内容,提高了阅读教学质量。然而在这种个性化阅读、多元解读的阅读理念下,出现了另一种“阅读”——误读、错读、随意解读等等,我们应加以科学引导,予以纠正。
- 张天明
-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 灵活命题分层次分阶段作文训练——提高高中生作文素质的研究
- 2006年
- 在目前的高中作文训练中,命题的统一性,使一部分学生觉得无话可说;要求的统一性没有顾及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而降低了训练的实效;评讲的统一性,使一部分学生在作文训练中被边缘化.诸多因素造成高中作文训练的尴尬与低效,如何才能使当今的高中作文训练走出困境,灵活命题,分层次、分阶段作文训练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 张天明
- 关键词:作文训练
- 阅读教学困境研究——曾祥芹个性化阅读方略对经典误读的矫治
- 2011年
- 在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倡个性化阅读、多元解读的理念下,出现了随意解读、误读文本等。如有学生从《窦娥冤》“三桩誓愿”中看出了窦娥的恶毒、盲目报复。有学生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认为,杜十娘嫁给富商孙富比嫁给穷公子李甲受苦强等等,不一而足。对学生这种浅层理解经典。甚至误读经典的阅读状况,广大一线教师包括学界多持埋怨、批评的态度。
- 张天明
-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 曾祥芹“三体阅读论”对语文教学的指导作用被引量:1
- 2017年
- 曾祥芹先生指出,中学语文课的阅读教学长期存在一种病态——“悖体阅读”:错误地把文章当作文学来读,或错误地把文学当作文章来读。为防治出格的“悖体阅读”,必先进行“适体阅读”的入格训练;为避免“适体阅读”的僵化,必进行“跨体阅读”的破格训练。
- 张天明
- 关键词:语文教学
- 曾祥芹学术思想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曾祥芹(1936—2021),湖南武岗人,我国著名的汉文阅读学、实用文章学、语文教育学“三栖学者”,汉文阅读学和实用文章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是“继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朱绍禹、刘国正、顾黄初之后的著名语文教育家”。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学术功底、拓新的学术成就,为我国汉文阅读学、实用文章学、语文教育学研究作出卓越贡献,在学术界产生深远影响。曾先生在1992-1996年担任本刊编辑部主任、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本刊特邀徐雁、郭英剑、任文香、张天明、付勃达、陈哲彦等三代学人撰文,以表达对曾先生的缅怀追思之情,弘扬其学术建树和贡献。
- 徐雁郭英剑任文香张天明付勃达陈哲彦
- 关键词:语文教育学编辑部主任语文教育家治学态度
-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评语文教育、文章及阅读学“三栖学者”曾祥芹教授教学思想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梳理和总结了当代知名学者曾祥芹教授在语文教育学、文章学、阅读学三个领域的斐然成果,尤其是从无到有地建构“汉文阅读学”的具体建树,指出其学术研究的内在动力和精神特质是“学以致用”及“知行合一”,其治学毅力和创新品质,值得当代学术界大力弘扬。
- 张天明
- 人文主义教育标准下的孔子“诗教”之解读被引量:1
- 2006年
- 用人文主义教育标准,在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对孔子的“诗教”进行研究,可知其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与人文主义教育相背离的,但在教育的近期目标以及其他方面又存在着诸多契合之处,使其“诗教”呈现出精华与糟粕互存的现象,为我们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 张天明
- 关键词:孔子诗教人文教育
-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经典解读方法探析
- 2013年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是说诗人进行诗歌创作时既要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又要不为之所拘,从一种高度看待生活。这句话本是指诗人创作而言,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同样可以运用于经典的阅读与教学中。具体来说就是在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时,既要进入文本,从语句、结构等方面对文本加以解读;又要走出文本,多角度地理解文本。
- 张天明
- 关键词:诗歌创作文本诗人
- 三维目标教学下的大学课堂教学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在三维目标教学的参照下,当前大学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学过程残缺、授课内容随意、教法简单等弊端,其原因与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大学教学的认识,对高校,尤其是对教师考核不合理有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改变观念、改革教师考核办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重视并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 张天明
-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
- 结束语——不该忽视的环节
- 2007年
- 凡是读过《最后一课》的读者,大概对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表现有着深刻的印象:“韩麦尔说不出话来,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并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这种课堂结束法是非常精彩的,把当时的气氛推向高潮,既感染了小弗郎士和其他同学,
- 张天明
- 关键词:结束语《最后一课》手势课堂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