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成像
  • 2篇支气管
  • 2篇气管
  • 1篇导管
  • 1篇低剂量
  • 1篇碘放射性同位...
  • 1篇动脉导管
  • 1篇动脉瘤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早期肺癌
  • 1篇支气管病
  • 1篇支气管病变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治疗
  • 1篇治疗肝癌
  • 1篇软骨

机构

  • 7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7篇刘兵
  • 7篇张啸飞
  • 4篇冯立
  • 3篇王敏
  • 2篇赵志红
  • 1篇高岩峰
  • 1篇王利东
  • 1篇赵志宏

传媒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支气管病变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重建成像技术对支气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扫描条件为120kV/110mA,层厚/间隔分别为7.5mm/7.5mm,扫描方式为连续容积扫描(CVS)螺距0.85∶1,每周0.8s。重组层厚2.5mm,间隔2.5mm,后处理方式为容积遮盖重建(SVR)、多平面重组(MPR)、仿真内镜(VE)、最小密度投影(Min-IP)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在56例患者的75处支气管病变中,MPR能观察支气管的形态、确定病变位置、范围、邻近组织侵犯程度;SVR显示支气管树的整体形态以及管腔外部特征;VE显示腔内肿块、局限性隆起、管腔狭窄;Min-IP显示一般。结论螺旋CT三维重组能立体直观地显示支气管的形态(畸形)、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可加深对病变的全面和整体理解。
张啸飞冯立刘兵
关键词:支气管
成人气管性支气管伴发多种畸形一例被引量:1
2010年
患者女,24岁。2005年6月15日因上腹部疼痛1个月余,近日加重就诊。体检:身高140cm,消瘦。X线胸片:右位心。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各项正常。以腹痛待查行胸腹部CT检查。
张啸飞刘兵王敏
关键词:气管性支气管畸形伴发成人腹部CT检查上腹部疼痛
MSCT在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探讨螺旋CT重建在肋软骨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有明确外伤史患者,进行胸部常规螺旋CT扫描,全部原始图像传送至AW4.1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处理以显示肋软骨骨折。结果65例受检者的CT图像经过后处理显示29例有肋软骨骨折,CT表现为肋软骨条状影或钙化影中断或不连续,断端错位伴有局部软组织肿胀。结论MSCT能够显示完整的胸廓组成,尤其对外伤引起的软骨骨折的显示,是一种良好的肋软骨影像学检查方法。
张啸飞冯立刘兵
关键词:肋软骨骨折MSCT三维重建
MS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06年
目的:探讨MSCTA技术在主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主动脉瘤进行MSCT检查,然后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遮盖容积重建(SVR)、仿真内窥镜(VE)等多维重组技术进行血管的显示。结果:6例真性主动脉瘤,2例夹层动脉瘤和1例动脉瘤夹层支架置入,MPR的两维重建三维显示、VR和VE能够清晰而直观生动地显示动脉瘤的解剖细节及其与周围器官的空间解剖关系。结论:MSCT对主动脉瘤的诊断、分类和分型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对于选择治疗方法、观察疗效有重要的价值。
张啸飞冯立刘兵王利东赵志宏
关键词:动脉瘤体层摄影术MSCTA
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75例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离子植入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对7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估算粒子数量,在CT引导下,穿刺植入粒子。2~3个月后CT复查,用高级肺结节分析(Advanced Lung Analysis,ALA)软件测定治疗前后结节或肿块的大小,按照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进展来评判治疗的效果。结果: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54例,无变化13例,进展4例,有效率77.3%。结论:CT引导粒子植入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有效且安全,值得推广和应用。
张啸飞高岩峰刘兵王敏赵志红
关键词:近距离放射疗法
腹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经动脉导管介入治疗肝癌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对98例肝癌患者进行常规的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后,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血管重建。分析腹腔干动脉开口位置和方向;肝癌肿块供血血管来源,设定介入治疗计划。结果MSCTA可以清晰显示全部病例的腹腔干动脉开口位置和方向;显示大部分(78例)肿瘤供血血管。根据多排螺旋CT(MSCT)提供的腹部血管及肿瘤供血血管信息,指导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下进行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所有病例均能准确栓塞肿瘤供血动脉。结论MSCTA能够容易地确定介入治疗相关血管开口位置,很好显示肝癌供血血管,以此为向导,有助于提高介入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前行MSCTA对指导TACE治疗大有益处。
张啸飞刘兵王敏赵志红
关键词:放射学介入性螺旋计算机
低剂量MSCT筛查早期肺癌在临床中应用的可行性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MSCT)筛查早期肺癌在临床工作中的可行性。方法常年吸烟或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体检者210名,年龄平均48(43~57)岁(单位体检和自行主张要求检查者)。采用Geliqhtspeed ultra(MSCT)扫描机。参数为:螺旋扫描方式,120kV,50mA,螺距1.35∶1,27mm/r,重建层厚2.5mm,间隔2.5mm,肺重建算法,扫描时间12~15s,肺窗-600HU,窗宽1500HU。以多平面重建(MPR)电影方式观察,图象存储方式为DVD光盘。检查费用为200元人民币。结果检出非钙化结节32例,2例为1期病变。结论低剂量MSCT筛查早期肺癌,无论在安全剂量上、检出质量上,还是在成本和医者费用上都是可行的。
张啸飞冯立刘兵
关键词:多层螺旋CTX线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