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 作品数:76 被引量:150H指数:7
- 供职机构: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15例
- 2009年
-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ML)的疗效。方法对15例中、高度ML[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3例,霍奇金淋巴瘤(HL)2例]在首次完全缓解(CR)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用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在干细胞采集结束后,予CBV方案行预处理,预处理结束48—72h后回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结果全部病例获造血重建。随访6—36个月,15例患者中13例持续CR(86.7%),2例患者分别于+120天和+185天复发,复发后经局部放疗加白细胞介素-2治疗,再次获缓解,至今无复发倾向。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治疗ML安全有效的方法,是延长ML无瘤生存的有效措施。
- 陶晓明张华李虎生冯翠宾燕成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瘤自体
- 大部分脾栓塞联合羟基脲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远期疗效观察
- 目的:评价大部分脾栓塞联合羟基脲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99年9月2004 年12月在我院采用PSE联合羟基脲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患者进行观察,术后1,2,3,4年及5年以上监测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
- 张华邓燕艺姚清深陶晓明徐旭军李虎生卢桂森
- 文献传递
- 116例地中海贫血血糖检测及临床意义
- 目的:本文对116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空腹血糖进行分析,α-地中海贫血65例,β-地中海贫血 51例,对照组为63例。结果:血红蛋白6g/L-9g/L组的血糖值较低及低血糖发生率较高,与血红蛋白 <6g/L组及对照组相比有...
- 邓燕艺张华马晓红谢树英卢桂森
- 文献传递
- 中国人G6PD基因突变情况被引量:7
- 2001年
- G6 PD缺乏症是一种最常见的 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性酶病 ,鉴定 G6 PD基因突变可深入了解 G6 PD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中国人 G6 PD突变型特点为 :1共发现 15个突变型 ,均为点突变 ,其中以 G1376 T、G1388A、A95 G 3型占73.6 %。 2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基因突变型基本相似。 3海外华人有共同的 G6 PD特征。研究发现 ,各型基因突变均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急性溶血性贫血等 ,也与病毒性肝炎、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 张华
- 关键词: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中国人
-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恶性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淋巴瘤的发生、分期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对53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及3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VEGF测定。结果:初发及复发的恶性淋巴瘤患者VEGF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Ⅲ、Ⅳ期患者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缓解者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B组高于A组(P<0.01);HL与NHL的VEGF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动态监测VEGF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辅助诊断、疗效的评定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李虎生张华陶晓明
-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
- 大部分脾栓塞联合羟基脲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评价大部分脾栓塞联合羟基脲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99年9月2004年12月在我院采用PSE联合羟基脲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患者进行观察,术后1,2,3,4年及5年以上监测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同时监测免疫功能。结果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的有效率为100%,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有效率为82.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各阶段血红蛋白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免疫功能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大部分脾栓塞联合羟基脲治疗β地中海贫血有较好的远期疗效,特别对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
- 张华邓燕艺姚清深陶晓明徐旭军李虎生卢桂森
-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羟基脲远期疗效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李虎生张华
- 关键词:淋巴瘤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自体移植
- α-干扰素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被引量:2
- 2003年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皮质激素在慢性ITP的治疗中仍作为首选药物,大多数患者最初对皮质激素有反应,但在激素减量时病情反复.干扰素(IFN)作为一种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生物制剂,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慢性ITP已有10余年历史,取得良好疗效.我们自1998年1月至2002年8月收治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5例,采用α-干扰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邓燕艺张华陶晓明卢桂森
- 关键词: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Α-干扰素药物治疗
- 396例恶性淋巴瘤骨髓涂片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首次骨髓穿刺时骨髓侵犯的发生率。方法对396例恶性淋巴瘤骨髓涂片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以骨髓涂片细胞分类中淋巴瘤细胞大于或等于5.0%诊断为骨髓侵犯,≥20.0%诊断为淋巴瘤细胞白血病。在396例恶性淋巴瘤中,正常骨髓象292例,占73.7%(292/396),淋巴瘤骨髓侵犯(LBMI)104例,占26.3%(104/396),其中淋巴瘤细胞白血病61例,占15.5%(61/396)。104例LBMI患者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占85.6%(89/104),霍奇金淋巴瘤占14.4%(15/104)。104例LBMI患者中Ⅲ~Ⅳ期患者占89.4%(93/104),Ⅱ期患者占10.6%(11/104)。儿童LBMI患者占34.4%(21/61),其中淋巴瘤细胞白血病13例,占21.3%(13/61)。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较常见,明显高于霍奇金淋巴瘤,Ⅲ~Ⅳ期患者明显高于Ⅱ期患者;儿童LBMI患者也有较高的发生率。当明确诊断为恶性淋巴瘤时应常规做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骨髓活检。
- 李虎生张华
-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骨髓检查骨髓涂片
- 恶性淋巴瘤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关系初探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与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 (G6 PD)之关系。方法 :G6 PD检测采用分光光度计酶活性法。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恶性淋巴瘤 G6 PD活性显著增高 (P<0 .0 1) ,G6 PD缺乏率显著增高 (P<0 .0 5 ) ,儿童 G6 PD活性明显增高 (P<0 .0 1) ,恶性淋巴瘤进展期 G6 PD活性增高 (P<0 .0 1)。结论 :恶性淋巴瘤 G6 PD活性增高 ,且与年龄、分期有关。
- 邓燕艺张华陈琼俊卢桂森
-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