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丽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通许方言中的单韵母e/ε/
- 2007年
- 在普通话中,只有“欸”这一个叹词以创e/ε,为韵母,而在通许方言中,单韵母创e/ε/却十分普遍,有数十个词都以之为韵母。单韵母主要来源于《广韵》假摄开口三等麻韵知系章组,山摄开口三等人声薛韵知系和来母日母,咸摄开口三等人声叶韵知系章组和来母,曾摄开口三等人声职韵知系庄组,曾摄开口一等人声德韵(贼和唇音字除外),梗摄开口二等陌韵、麦韵,它们归并为元代《中原音韵》的皆来、车遮、齐微三韵,明清音系中的此类字归在乜斜韵、怀来韵和灰堆韵。读为创e/ε/是白读音,读为[ai]或[ei]为文读音,这种特殊的文白异读和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现象正好相反。
- 张伟丽
- 关键词:文白异读
- 顾野王行迹考辨
- 2024年
- “江东孔子”顾野王是吴郡文化名人,其行迹有较多疑点。钩沉考辨历史文献、方志资料,可以确考吴郡顾氏家山在光福、顾野王家宅在松陵、外任海盐监时居于华亭、归葬横山石湖下周村,而光福寺并非野王舍宅所建。野王世称顾舍人、顾侍郎,《顾秘监像》所绘并非顾野王,而是唐人顾胤。顾野王在松陵顾墟撰《玉篇》较为可信,而在华亭撰《舆地志》尚存疑点。
- 张伟丽
- 关键词:顾野王行迹《玉篇》
- 周人鱼礼趣谈
- 2018年
- 人类吃鱼的历史有多长?谁是第一个吃鱼的人?恐怕谁也说不清楚。几乎每一个仰韶文化遗址都有鱼纹、渔网纹陶器或陶片出土,骨制鱼钩、鱼叉、陶制网坠等捕鱼工具也很普遍,这说明华夏先民至晚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用工具捕食鱼类,或撒网,或垂钓,或投叉。据《周礼》《春秋》《战国策》等先秦典籍记载,周代已经发展出丰富的鱼文化和严格的鱼礼,不仅捕鱼方法更加成熟多样,鱼的吃法更是极其讲究,
- 张伟丽
- 关键词:鱼纹周人新石器时代《战国策》文化遗址先秦典籍
- “打算”词义补议
- 2007年
- "打算"一词来源于宋代的"打+X"短语,本为财务术语,表"结算"义,词义范围扩大后表"计数"义,元代开始带宾语。明代引申出"考虑"义和"筹措准备、(在具体行为上)为……作准备"义;清代前者的用法更加灵活多变,后者引申为"计划"义。可见,"考虑"和"计划"二义是通过不同的引申途径产生的,它们不仅非为一义,而且在句法功能上差别很大。另外,当后面跟[-自主]VP做宾语时,"打算"可以表意愿,正逐渐向情态动词虚化。
- 张伟丽
- 关键词:句法功能
- “陋”的三重含义与《陋室铭》教学内容重构
- 2023年
- 《陋室铭》托陋室自比贬谪之身,表达了作者虽遭困厄非议仍固守君子之德的自诫自勉,针脚绵密,语言凝练。既写陋室“三无”,更写陋室“三有”;“三无”写陋室之陋,“三有”写安贫乐道之德。《陋室铭》教学解读和教学内容择取的问题与教材注释不当存在一定关系,建议在准确释读关键字“陋”的基础上,厘清行文意脉,重构教学内容明确的中华传统美德课堂。
- 张伟丽
- 关键词:《陋室铭》安贫乐道传统美德
- 综合性大学中文师范生中学语文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以河南大学为例
- 2017年
- "综合性大学中文师范生中学语文教育状况"的调查,以河南大学文学院2011级师范生为对象,意在借助中文师范生这个特殊的窗口观察近年来语文课程改革的效果,增强教师教育工作的针对性。调查发现,调查对象的语文偏好不良,重阅读轻写作、重时文轻古典、重审美轻实用、重内容轻形式;对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的认识片面,重人文素养、轻教学技能;虽然认识到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但对学习新课标、新课改缺乏耐心;仅有少部分学生认识到了教学内容的重要性,而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教学层面问题的复杂性认识不足。
- 张伟丽
- 关键词:教师教育中文师范生
- 综合性大学中文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河南大学为例
- 2016年
- 综合性大学中文师范生职业认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河南大学文学院2011级师范生为对象,意在了解综合性大学中文师范生的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技能等现状,以便为教师教育工作提供客观依据。调查发现:调查对象的职业认同感一般,部分同学职业认同感薄弱,专业意识模糊,职业定位消极盲目;教育教学知识贫乏,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缺乏耐心;教学技能整体处于中下水平,对某些技能盲目乐观,对教学基本技能不够重视。
- 张伟丽
- 关键词:中文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
- 《爱莲说》:圣贤气象与莲花意象的最美互见被引量:1
- 2024年
- 《爱莲说》不仅是语文经典,也是文化经典,君子莲意象将中国文化的莲花审美推向全新的高度。周敦颐在世俗的阴柔女儿花、佛教的不染净土花的基础之上,发展了莲花的净德,发现了莲花的通直之德,以君子莲象征新儒学的理想人格。更为普遍的意义在于,理学的刚健君子莲与宋儒“圣贤气象”完美契合,它为宋儒的时代精神确立了一个雅俗共赏的象征符号,并演变为中国人为人、为学、为官时清通高洁理想境界的象征。
- 张伟丽
- 关键词:《爱莲说》
- 试论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社会角色被引量:2
- 2016年
- 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国课堂教学中已得到多年实践,主要以"教师指导、生生互动"为特征,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盲目合作、虚假合作、注重合作形式而忽视学习目标等现象的出现,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与实践开始被审思。小组合作学习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双方对自身的角色认知和角色展示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关键。在社会学视角下观察小组合作学习是对课堂教学中人物的身份回归,这有助于进一步厘清教师和学生这两大角色概念,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新发展。
- 张伟丽
-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教师角色学生角色
- “个性”何处安放?——摭谈《背影》教学解读被引量:2
- 2016年
- 韩军的《背影》公开课在语文教育界引发了两年多的论争,它肇始于李华平2014年末发表的《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背影〉教学课例》一文,此文认为韩军的《背影》教学解读实乃盲目求新、哗众取宠的误读,教师不能拿基于个人生活感悟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1]。随后有数篇论文相继发表,支持此文观点。
- 张伟丽
- 关键词:教学解读《背影》特级教师个性化阅读教学课例生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