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超
-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问题
- 1998年
- 所有制问题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也是关键问题。能否调整好所有制结构,理顺各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败。 长期以来,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教条理解和受苏联僵化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一些同志在所有制问题上存在许多不正确或者模糊的认识: 一是错误地认为公有制经济是纯而又纯的经济,是不允许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渗入其中的,公有制的规模越大越好、形式越高级越好。在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上,只强调公有制经济的数量优势,并把这种数量优势看成是不可改变的,稍有下降,就认为一定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就不能发挥主导作用,忽视了公有资产质的提高和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提高。 二是错误地认为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具有属性之分,即有姓“公”姓“私”之别,以为资本主义让会使用的所有制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国家就不可以用,以为国企一合资,一实行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就不姓“公”了。 三是错误地认为非公制经济的存在只是生产力低下条件下的权宜之计。
- 金新亮宋超
-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实现形式
- 劳动者素质对国民整体素质的影响
- 1997年
- 一、劳动者素质在国民素质中处于主导地位 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实力的标志之一,是国家整体力量的综合反映。它主要是国民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的综合表现,劳动者素质与国民素质一样有着丰富的内涵,在许多方面二者有着相同的界定。但劳动者毕竟是现实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所以,与整个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联系,劳动者素质更侧重于文化技术知识、操作技能、生产经验、职业道德、质量意识、责任心等。可见,劳动者素质与每一种职业都密切相关,农民、工人、商人、公务员、科研人员、教师等,无一例外地都必须具备相应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教育素质。 劳动者素质与国民的整体素质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劳动者素质在整个国民素质中起着引导、示范作用,是国民整体素质的主导力量,这是由劳动者这一特殊群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我们知道,社会活动的成败如何,成效大小,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快慢,除受到社会环境、历史条件、生产发展水平等客观素质制约外,主要取决于劳动者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因为生产工具的制造和改进,生产资料的掌握和使用,劳动纪律的制定和实施都离不开劳动者,
- 付彩霞宋超
- 关键词:提高劳动者素质国民整体素质服务质量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
- 邓小平的“共同开发”思想初探
- 1995年
- 关于“共同开发”的思想,这是邓小平同志在首创性地提出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我国和平统一问题之后,又创造出来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解决国际领土争端问题的新思路.它的提出,是对“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重要补充,是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发展,也是我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新贡献.
- 宋超麻年会
- 关键词:邓小平文选和平外交政策领土争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钓鱼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