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胃慢波
  • 3篇胃电
  • 3篇胃电节律
  • 3篇胃电节律紊乱
  • 3篇节律
  • 3篇节律紊乱
  • 2篇动物
  • 2篇呕吐
  • 2篇起搏
  • 2篇胃电刺激
  • 2篇胃动力
  • 2篇后叶
  • 2篇垂体
  • 1篇电刺激
  • 1篇动力障碍
  • 1篇动力障碍性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动物实验
  • 1篇性疾病
  • 1篇应激

机构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宋耿青
  • 7篇侯晓华
  • 5篇钱伟
  • 4篇孙燕
  • 4篇杨斌
  • 2篇柳锋霖
  • 1篇郑建伟
  • 1篇汪步海
  • 1篇陈鑫
  • 1篇王静

传媒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学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年份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伤害和非伤害性结直肠扩张时脊髓和部分脑干核团的c-fos表达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通过检测cFos表达研究伤害性和非伤害性结直肠扩张(CRD)对脊髓和脑干部分核团神经元活性的影响特点。方法分别建立20、40、80mmHg重复CRD的大鼠动物模型。扩张完毕取大鼠腰骶段脊髓和脑干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f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以插入气囊但不扩张(0mmHg)大鼠为对照组。结果①40、80mmHg扩张时cFos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后角IVI层,以及脊髓中间带VII层和脊髓中央管附近X层;而20mmHg时主要在脊髓后角IIV层表达。②40或80mmHg扩张时腰骶段脊髓cFos阳性神经元表达显著高于20和0mmHg(P<0.05)。③脑干延髓(NTS)的cFos阳性神经元表达随扩张压力增高而增高(P<0,05),20、40、80mmHg扩张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④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的cFos阳性神经元在40、80mmHg扩张时显著高于20和0mmHg,20mmHg扩张时cFos表达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伤害和非伤害性结直肠扩张刺激可以导致不同部位神经核团的不同反应。脊髓背角以及孤束核神经元对伤害性以及非伤害性内脏扩张刺激均产生反应,而脊髓中间带以及PAG神经元可能仅对伤害性内脏扩张刺激发生显著反应。
孙燕柳锋霖宋耿青钱伟侯晓华
关键词:结直肠扩张脊髓孤束核PAG
外源性胃电刺激对犬胃慢波的作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胃电刺激完全控制胃慢波的最佳刺激方法和最佳刺激参数。方法在8条比格犬的胃大弯浆膜层埋植4对电极,分4组:单导联刺激组、两导联刺激组、三导联刺激组和三导联延迟刺激组。多导联电刺激器与距胃窦上6、10和14cm的浆膜电极相连并输入不同宽度和振幅的脉冲以控制胃慢波。运用多导联胃电记录仪记录胃肌电活动。观察实验中胃慢波、脉冲宽度和振幅。结果长脉冲胃电刺激能控制胃慢波。单导联刺激组所需的最佳刺激能量最小(51.25±12.46,P<0.01)。三导联刺激组较其延迟刺激组所需的最佳刺激能量值低(P<0.01)。刺激前后胃肌电活动的主功和胃慢波的传播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脉冲胃电刺激能控制胃慢波,但对胃肌电活动的主功和传播速度无作用。单导联胃电刺激控制胃慢波所需的刺激能量最小。导联之间的延迟时间能增加控制胃慢波所需的最佳刺激能量。
宋耿青杨斌钱伟侯晓华
关键词:动物实验胃慢波脉冲宽度
短波胃电刺激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呕吐样症状的作用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本文拟系统研究短脉冲和短波串脉冲胃电刺激对垂体后叶素所致犬呕吐样相关症状的作用。方法本文共研究了7条雌性Beagle犬,所有犬均于胃浆膜面埋植4对电极。实验随机分为4组。每组实验包括20分钟基础记录时间段、20分钟灌注垂体后叶素或盐水和另两个20分钟记录时间段。在1和2组中,盐水和垂体后叶素持续静脉滴注,不加胃电刺激。在3或4组中,垂体后叶素在第2个20分钟时间段灌注,胃电刺激(短脉冲:300μs,4mA,4IF;短波串脉冲:40Hz,6mA,0.3mswith3s开8s关)在前3个20分钟时间段中经由距幽门近端14cm处(第1对)电极给予。实验中记录胃慢波和呕吐样相关症状。结果①垂体后叶素能诱导胃电节律紊乱和呕吐样相关症状(ANOVA,P<0.001)。②短脉冲胃电刺激和短波串脉冲胃电刺激能减轻垂体后叶素所致呕吐样相关症状(P<0.001),但不能纠正胃电紊乱(P>0.05)。症状评分从垂体后叶素组14.7±1.4,减少至5.5±1.1(短脉冲胃电刺激组)和6.4±1.33(短波串脉冲胃电刺激组)。与垂体后叶素灌注不加电刺激比较(所有狗出现呕吐),短脉冲和短波串脉冲胃电刺激组中没有狗出现呕吐(P<0.001)。结论短脉冲和短波串脉冲胃电刺激能治疗呕吐样相关症状,而对胃电节律紊乱无作用。
宋耿青孙燕杨斌钱伟侯晓华
关键词:电刺激胃慢波胃电节律紊乱
急性和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内脏敏感性和神经内分泌的影响被引量:34
2006年
目的了解急性和慢性部分束缚应激对大鼠内脏敏感性以及神经内分泌反应的影响特点和持续时间。方法成年SD大鼠分为对照组(无束缚应激)、急性组和慢性组,通过腹壁回撤反射(AWR)评分评估应激前后大鼠内脏对结直肠扩张(CRD)的敏感性;并通过放免法检测应激前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及皮质酮(CORT)水平。结果①20和40 mm Hg压力扩张时,急、慢性组的AWR评分均显著高于基础水平(0 d),P<0.05;但在应激后第7天AWR评分显著下降,P<0.05。②急性组血浆ACTH和COR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5.35±6.03)ng/ml比(7.24±2.97)ng/ml,(312.47±50.76)pg/ml比(97.00±23.33)pg/ml],但束缚应激7 d后,激素浓度[(11.81±5.03)ng/ml和(113.73±24.58)pg/ml]下降至基础水平。③慢性组血浆ACTH和CORT水平[(20.84±2.19)ng/ml和(200.41±78.10)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激素水平在束缚7 d后[(19.95±5.31)ng/ml和(162.51±47.08)pg/ml)]仍维持在高水平。结论急性和慢性束缚应激都可导致大鼠内脏敏感性增高,但作用可能是短暂的。急性束缚应激短暂显著提高血浆ACTH和CORT水平,而慢性束缚应激可能长期提高激素水平。
孙燕柳锋霖宋耿青汪步海钱伟侯晓华
关键词:慢性束缚应激内脏敏感性皮质酮
外源性胃电刺激治疗胃动力障碍性疾病
第一部分:长脉冲胃电刺激对正常胃慢波的作用。目的:探讨长脉冲胃电刺激完全控制胃慢波的最佳刺激方法和最佳刺激参数。方法:本实验共研究了8条雄性Beagle犬,所有狗均于胃浆膜面埋植4对电极,实验随机分四组:单导联刺激组、两...
宋耿青
关键词:胃疾病胃电刺激胃起搏胃慢波胃电节律紊乱
文献传递
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被引量:1
2003年
宋耿青侯晓华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并发症幽门梗阻消化道出血
胃电刺激对胃电节律紊乱的作用
2005年
背景:胃电刺激已成为一种潜在的治疗胃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方法。目的:观察、比较单导联和两导联长脉冲胃电刺激对胃电节律紊乱和呕吐相关样症状的作用。方法:以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一种血管加压素)建立犬胃动力紊乱模型,将多导电刺激器与胃浆膜电极相连,输入最佳刺激参数以控制胃慢波,评估盐水组、垂体后叶素组和单导联、两导联胃电刺激组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垂体后叶素的30min里的症状评分并全程记录四导联胃肌电活动。结果:垂体后叶素能诱导胃电节律紊乱和呕吐相关样症状(P<0.05)。单导联和两导联长脉冲胃电刺激均能纠正胃电节律紊乱(P<0.01),但对呕吐相关样症状无明显缓解作用(P>0.05)。两导联胃电刺激纠正胃电节律紊乱的最佳刺激能量(320ms×mA±43ms×mA)显著低于单导联胃电刺激(2 750ms×mA±186ms×mA)(P<0.01)。结论:单导联和两导联长脉冲胃电刺激能纠正垂体后叶素诱导的胃电节律紊乱,但不能缓解呕吐相关样症状。两导联胃电刺激控制胃慢波所需的刺激能量较单导联胃电刺激低。
宋耿青杨斌孙燕钱伟侯晓华
关键词:胃电刺激胃慢波垂体激素类后叶胃电节律紊乱呕吐
胃多导电刺激及胃液体排空犬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建立胃浆膜多导联电刺激和胃排空动物模型。方法在12条英国比格犬的胃大弯浆膜层包埋四对心内起搏电极,距幽门40cm空肠近端行一造瘘口。结果①造瘘管收集食糜的方法简单易行,通过其排空量,能了解不同的电刺激和不同的电刺激参数对胃动力的作用。②胃浆膜多导联电极记录的胃体、胃窦慢波电信号清晰、稳定,能准确地记录不同时间和不同实验的胃慢波变化。③单导联和多导长脉冲电刺激均能控制胃慢波。结论胃浆膜多导联电极是研究胃电生理、胃电起搏及胃电起搏对胃排空的影响较理想的方法。英国比格犬是此模型的理想材料。
杨斌宋耿青陈鑫王静郑建伟侯晓华
关键词:胃液体排空动物模型瘘管胃动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