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光承

作品数:38 被引量:23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6篇血吸虫
  • 36篇吸虫
  • 33篇日本血吸虫
  • 13篇免疫
  • 12篇疫苗
  • 12篇抗原
  • 8篇核酸疫苗
  • 8篇虫病
  • 7篇血吸虫病
  • 7篇球蛋白
  • 7篇吸虫病
  • 7篇克隆
  • 7篇肌球蛋白
  • 6篇副肌球蛋白
  • 5篇蛋白
  • 5篇小鼠
  • 5篇抗体
  • 4篇GST
  • 4篇大陆株
  • 3篇血清

机构

  • 23篇中国预防医学...
  • 15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湖南省寄生虫...
  • 1篇湖南省血吸虫...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苏州医学院
  • 1篇浙江省医学科...
  • 1篇世界卫生组织
  • 1篇澳大利亚昆士...

作者

  • 38篇刘述先
  • 38篇宋光承
  • 23篇徐裕信
  • 15篇曹建平
  • 9篇陈家旭
  • 7篇徐馀信
  • 5篇丁丽韵
  • 5篇何永康
  • 5篇李小红
  • 4篇喻鑫玲
  • 4篇周生华
  • 3篇陈彩云
  • 3篇孙文宇
  • 3篇杨瑞青
  • 3篇张新跃
  • 2篇胡永德
  • 2篇沈玉娟
  • 2篇罗新松
  • 2篇李允鹤
  • 2篇林之晨

传媒

  • 17篇中国寄生虫学...
  • 10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Chines...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实用寄生虫病...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协首届...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6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2篇198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化剂HYP协同rSjc26GST的抗血吸虫性肉芽肿的效果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活化剂HYP协同rSjc26GST的抗肝内血吸虫卵肉芽肿病变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采用活化剂HYP联用rSjc26GST、福氏佐剂(FCA)联用rSjc26GST、单用HYP和单用福氏佐剂分别免疫BALB/c小鼠,末次免疫后1周,免疫和对照组小鼠均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7周后测定其免疫效应,观察其抗血吸虫卵肉芽肿病变的效果。结果活化剂HYP联用rSjc26GST组的总虫卵数和成熟虫卵数减少率分别为55.37%和54.31%,均显著高于FCA联用rSjc26GST组的30.3096和38.07%;该两组肝内虫卵肉芽肿的直径及面积分别下降36.86%和35.25%及62.59%和60.44%;两组IgG和IgG1水平均明显升高。结论活化剂HYP协同rSjc26GST比FCA具有更好的抗肝内血吸虫卵肉芽肿病变的效果,其机制与体液免疫(IgG和IgG1)的增强密切相关。
龚唯骆伟刘述先施云松陈家旭宋光承周卫芳胡永德李允鹤
关键词:血吸虫性肉芽肿病变日本血吸虫尾蚴福氏佐剂IGG1
日本血吸虫97kDa DNA疫苗与致弱尾蚴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特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2
2002年
目的 对比观察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副肌球蛋白基因疫苗 (Sjc97DNA)与紫外线致弱尾蚴 (UVC)疫苗免疫C5 7BL 6小鼠诱导的抗感染保护力及免疫应答特征。 方法 以Sjc97DNA核酸疫苗经后腿胫前肌免疫C5 7BL 6小鼠共 2次 ,每次间隔 3wk ,末次免疫后 3wk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 ;UVC疫苗接种同种小鼠后 5wk攻击感染上述等量尾蚴。均于攻击感染后 7wk计数虫负荷及肝卵负荷。并设空质粒对照及感染对照组。用ELISA分析免疫鼠攻击感染前后血清特异性IgG、IgA及亚型抗体水平 ,以及脾淋巴细胞体外诱生的细胞因子水平。  结果 Sjc97DNA疫苗及UVC疫苗免疫小鼠均诱生出以Th1型免疫应答为主的IL 2、IFN γ及特异性抗AWA、SEAIgG2a、IgG2b亚型及IgA抗体 ,UVC疫苗组小鼠各细胞因子及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Sjc97DNA疫苗组 ,但两疫苗组均未测及IL 4。攻击感染后 ,Sjc97DNA疫苗组的减虫率 3 6.3 %、减卵率 42 .4% ,明显低于UVC疫苗组的 66.9%和 75 .6%。攻击感染后 7wk ,两疫苗组小鼠Th2型免疫应答虽有所增强 ,但仍以Th1型免疫应答占优势 ;而空质粒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小鼠则以Th2型免疫应答为主。 结论 核酸疫苗与紫外线致弱尾蚴疫苗均能诱导产生抗感染免疫保护力 ,致弱尾蚴疫苗的免疫保护力高于Sjc97DNA。两疫苗诱导的抗感染?
陈家旭刘述先曹建平宋光承徐裕信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核酸疫苗免疫效应
紫外线致弱童虫免疫家兔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用致弱疫苗免疫血清、感染血清筛选文库获取新的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未知抗原基因。 方法 用紫外线致弱童虫免疫兔血清、感染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 ,对阳性重组子进行克隆、测序 ,利用软件对核酸序列进行分析 ,确定目的基因。 结果 筛选出 6种蛋白分子基因 :3 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GAPDH)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serpin) ,线粒体编码蛋白 ,肌球蛋白 (myosin)部分重链基因以及两个未知新基因。
李小红刘述先宋光承徐裕信曹建平陈家旭
关键词:紫外线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核酸序列
抗日本血吸虫蛋白质“靶抗原”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被引量:4
1990年
在成功地抽提出国际公认在诱导血吸虫保护性免疫力上起重要作用的24-26kD和90kD蛋白质“靶抗原”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上述抗原免疫小鼠,经融合试验及克隆化获得分泌抗日本血吸虫蛋白质“靶抗原”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29株,其中IgG类16株(IgG_1 7株,IgG_(2a) 5株,IgG_(2b) 1株,IgG_3 3株),IgM 13株。以后,又从McAb的定位研究、McAb体外ADCC对血吸虫童虫的杀伤效应、McAb在不同血吸虫抗原中的识别位点(抗原结合位)等方面,对报获的McAb进行了研究。
刘述先丁丽韵宋光承陈彩云陶伊文
关键词:血吸虫单克隆抗体靶抗原
重组Sj26(rSj26)抗原免疫酶测定新方法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被引量:28
1995年
将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和重组Sj26(rSj26)抗原致敏的硝酸纤维素膜片(NCD)用于膜片免疫酶测定(D-IEA),分别检测同批日本血吸虫病人、卫氏并殖吸虫病人、华支睾吸虫病人和健康人血清104例的特异性抗体,同时用目测及光密度(OD)值测定两种方法判断反应结果。结果显示,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抗原检测所获的阳性率或假阳性率间无显著性差异。此结果首次提示rSj26抗原的血清诊断效果与目前血吸虫病血清学方法常用抗原SEA相似。本文报告的免疫酶测定新方法,可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判断结果,迄今尚未见到类似报道。试验结果均表明用D-IEA检测时显示高度的敏感性(92.1%—94.7%)和特异性(0.0%—2.9%),具有实用价值。
谢可鸣陈家旭刘述先龚唯胡永德夏超明宋光承李允鹤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
水牛感染血吸虫后病原消亡时间与防制对策的关系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水牛感染血吸虫后排卵量和毛蚴出孵规律及其消失时间。 方法 选择购自血吸虫病非流行区8~ 10月龄水牛 9头 ,每头水牛感染血吸虫尾蚴 2 0 0 0条。从感染后第 5 0d开始定期收集粪便作定量检查血吸虫卵和毛蚴 ,连续观察 3 2个月。 结果 在感染血吸虫后第 5 0d 9头水牛均在粪便中发现血吸虫卵和毛蚴 ,平均EPG和MPG分别为 4.65± 2 .0 8和 4.3 6± 2 .19;感染后第 60d分别达 41.0 5± 2 .0 9和 2 5 .97± 2 .45 ,显著高于第 5 0d。感染后第 80d ,MPG为最高 41.73± 3 .2 9,感染后第 90d ,EPG达最高 5 5 .0 4± 1.44。以后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 ,EPG和MPG逐渐降低 ,至 3 3 0d全部为阴性。感染后第 5 0d毛蚴孵出率最高 94.45± 6.412 % ,第 60d降为 65 .89± 19.0 1% ,第 80d有所回升85 .76± 10 .5 0 % ,以后逐渐降低 ,至 3 3 0d全部为 0。感染后 1年 ,粪便中未再检出血吸虫卵。肝、脾和肠组织中的虫卵不能孵出毛蚴 ,但沉积在组织中的血吸虫卵仍可造成该组织损害。 结论  1岁以内的水牛感染血吸虫后 1年无需治疗虫体均可消亡 ,粪卵排出消失 ,但在肝脾组织中的血吸虫卵沉着所致病变仍存在。
何永康刘述先喻鑫玲李岳生宋光承徐裕信候循亚曹建平刘宗传赵雅琴Donald P.McManus
关键词:水牛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副肌球蛋白部分基因的表达被引量:1
1997年
为了表达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副肌球蛋白部分基因,作者用PCR方法从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扩增出这一副肌球蛋白部分基因,然后将该基因重组于质粒体pBV220中,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果获得一32kD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表明感染兔血清可识别这一表达蛋白。该蛋白的纯化将有利于血吸虫病疫苗的进一步研究。
邱持平童小妹宋光承刘述先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疫苗血吸虫病
24-26KD和90KD蛋白质抗原用于血吸虫病诊断的可能性探讨被引量:1
1990年
应用从日本血吸虫抽提并纯化的24-26KD和90KD蛋白质抗原,ELISA检测免疫鼠和感染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结果表明,24-26KD和90KD抗原检测免疫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时优于SEA和SWAP粗抗原。上述两种抗原还可检测感染鼠血清中特异性抗血吸虫抗体,若感染血清稀释度不超过1:160,90KD检测时ELISA的平均OD值均较SEA,SWAP高;而24-26KD检测时,平均OD值虽低于其它抗原,但检测效果相同。上述两种抗原初步应用於正常人和血吸虫病人皮内试验的结果表明无假阳性反应,阳性率和成虫冷浸抗原相似,从而初步提示24-26KD和90KD抗原用于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的可能性。
刘述先宋光承丁丽韻林之晨
关键词:免疫诊断皮内试验感染血清抗原免疫稀释度
日本血吸虫紫外线致弱尾蚴免疫鼠诱导的抗病免疫效应
2009年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紫外线致弱尾蚴(UVC)疫苗免疫小鼠诱导的抗肝虫卵肉芽肿及纤维化效应。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UVC疫苗免疫组和感染对照组。疫苗免疫组小鼠经皮肤接种UVC后5周,每鼠攻击感染(30±2)条正常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对照组经皮肤感染同量尾蚴。于攻击感染后7周解剖小鼠;取肝左叶制备连续石蜡切片,测定肝脏单卵肉芽肿大小;用ELISA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及层黏连蛋白(LN)含量,PCR-ELISA法检测肝组织TGF-β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UVC疫苗免疫组小鼠肝组织单卵肉芽肿直径为(176.25±38.67)μm,显著小于感染对照组的(304.38±53.23)μm(P<0.01),与感染对照组相比,UVC疫苗免疫组小鼠肝虫卵肉芽肿直径减小了42.10%。UVC疫苗组小鼠血清中HA、LN含量均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UVC疫苗免疫小鼠诱导的抗肝虫卵肉芽肿及其纤维化效应同疫苗免疫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增强及高水平的IFN-γ以及肝TGF-β1mRNA表达水平的降低密切相关。
陈家旭刘述先徐馀信宋光承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层黏连蛋白TGF-Β1
日本血吸虫24-26kDa抗原和重组Sj26抗原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比较研究被引量:21
1992年
本文报告从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虫抽提的24—26kDa抗原与源于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的重组Sj26抗原之间在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上所进行的一系列比较研究。ELISA、IFA和Westernblotting等方法观察结果均表明,24—26kDa和rSj26抗原免疫后所诱导的特异性抗体与其对应的抗原之间具有明显的抗原交叉反应,而与其它血吸虫抗原如可溶性虫卵抗原也有交叉反应。若以两种抗原加福氏佐剂分别免疫小鼠,以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尾蚴攻击感染,减虫率相似(26~32%),表明两种抗原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保护性。这些研究结果为开发rSj26抗原,或是根据已知Sj26 cDNA核苷酸序列制备DNA探针,从已构建的日本血吸虫(大陆株)cDNA库筛选相关目的基因,加速血吸虫疫苗的研制起着重要作用。
刘述先宋光承丁丽韻徐裕信吴公责
关键词:抗原血吸虫抗原性免疫原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