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芳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艺术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道情
  • 1篇弋阳腔
  • 1篇剧种
  • 1篇非物质文化
  • 1篇非物质文化遗...

机构

  • 3篇山西大学
  • 2篇山西大同大学

作者

  • 3篇安芳
  • 1篇李润民

传媒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黄河之声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浑源扇鼓的发展与演变被引量:1
2013年
浑源扇鼓起源于明末清初,最初表演形式单调,仅为春节民间的一种自娱活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逐渐定型成为一种集曲艺、歌舞、说唱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浑源扇鼓画面美、造型美、演员美、音乐美,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征。
安芳李润民
“大涧道情”戏在非遗保护中的典型意义
2014年
在道情戏的大家庭中,依所在村庄命名的"大涧道情"戏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它却是晋北灵丘这个"戏窝子"里戏曲艺术的一个代表,一朵奇葩。2011年4月18日,随着灵丘县大涧道情戏被山西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非遗保护项目,"大涧道情"引起大家广泛的关注。它深厚的群众基础、肥沃的艺术土壤以及仍然蓬勃的生命力,使其在非遗保护中具有了典型的意义。
安芳
罗罗腔剧种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14年
罗罗腔原是一个流布很广的古老剧种,几经波折,到现在仅见于山西北部灵丘及周边浑源、应县、繁峙及河北阜平等地,因为只有灵丘有专业剧团,所以称为"灵丘罗罗腔",是深受百姓喜爱的地方小剧种。2006年罗罗腔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给这一珍贵剧种带来新生,同时也受到学术界的瞩目。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体现于罗罗腔曾经的流布与辉煌、源流演变、唱腔音乐与表演艺术、演剧资料与剧本整理及其价值与遗产保护五个方面。
安芳
关键词:弋阳腔非物质文化遗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