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厚才
- 作品数:16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论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特征被引量:3
- 2001年
- 孙厚才
-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流文化西方文化东方文化高校市场经济
- 当代社会发展与文化观念的变迁
- 2001年
- 社会与文化作为人类的两种基本活动方式 ,互为因果 ,互为条件。文化观念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前导 ,也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在社会发展的冲击下 ,文化观念也发生了重大转机。文化对人的作用是辩证的 ,即呈现肯定和否定两种作用。因此 ,要合理地使用和支配文化 ,把文化创造行为置于人的自我控制之下。
- 孙厚才
- 关键词:文化观念文化反省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 2001年
-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150多年前设定的共产主义才能实现的宏伟目标.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既表明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朝共产主义目标不断前进,又立足当前,把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使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有吸引力,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 孙厚才
- 科学与精神文明建设被引量:1
- 2001年
- 科学具有两种社会功能:技术功能和理性功能.技术功能表现为一种物质力量,理性功能表现为一种精神力量.人类历史的发展表明,两者在世界文明中所做出的贡献都是不朽的.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弘扬科学理性,充分发挥科学的社会功能,提高国民素质,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向更高的层次,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 孙厚才
- 关键词:理性化精神文明建设世界观共产主义理想
- 论编辑实践活动特性和质量对其能力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论述了编辑实践活动的特性和质量对其能力发展的影响 ,指出编辑实践活动的重复性、对象的复杂性、环境的适宜性 ,以及其组织的有序性等都可能对编辑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编辑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实践目的的合理性、实践工具的先进性体现了编辑实践活动的质量 ;高质量的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其能力发展 ,反之 ,会约束、限制、阻碍能力的发展。
- 王秀莲孙厚才
- 论哲学对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
- 2002年
- 哲学的自然观与自然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自然科学理论思维必然要受到哲学思想以及哲学思维方式的支配。自然观对自然科学理论研究起指导性作用。自然观;科学方法;科学研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科学方法,就没有科学研究,而科学方法受自然观的支配,只有在正确的自然观指导下形成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科学研究的成功。
- 孙厚才裘孝琦
- 关键词:自然观科学方法论哲学素养哲学思辨
- 论主体创造力的开发
- 1999年
- 主体创造力是与物质世界的飞跃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主体创造力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研究和开发主体创造力对认识和改造世界意义深远。主体创造力开发的关键是重组或重构认识结构。开发主体创造力必须使主体认识结构具有创造思维能力。在主体创造力诸因素中特别强调的是预见能力,培养主体预见能力,是开发主体创造力的一种途径。
- 孙厚才
- 关键词:客体创造力创造思维
- 论科学技术发展与价值观念更新被引量:6
- 2002年
- 科学、技术既是知识的生产 ,又是精神的创造 ,它是人类文化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发展改变着人类的价值观念。随着时代前进、科学发现、技术创新不断加快 ,人们的价值体系也在不断的更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文明历史相联系的 ,它必将更深刻地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
- 孙厚才
- 关键词:自然科学文化结构
- 试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被引量:2
- 2002年
-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曾先后经历了三次关键的转折。每个转折点都是以一次“标准”的提出为标志的。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实际构成了从科学认识标准到价值评价标准 。
- 王秀莲孙厚才
- 关键词: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
- 论认识过程中的方法转换
- 2002年
- 在认识论中 ,在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中 ,除了主体的本身素质影响对客体的认识外 ,认识方法的转换在认识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认识方法的转换包括 :环境的转换与变易、物质工具的转换。
- 王秀莲孙厚才
- 关键词:客体环境因素思维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