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琴
- 作品数:20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 高锰铁水冶炼高碳钢的工艺探讨被引量:1
- 2011年
- 根据C-P选择性氧化的热力学方程和试验结果,探讨了冶炼高碳钢的一些规律,认为:冶炼高碳钢合适的供氧制度是"高→低→高→低"的氧压和枪位操作;合理的造渣制度是双渣法操作及其合适的倒渣量;并提出了合理渣系的规范值。
- 孙亚琴李远洲龙腾春王春怀唐大星徐浩然田勇王作奇
- 关键词:高碳钢
- 复合涂层对铝合金铸件表面硬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铸渗技术和旋转磁场在铝合金铸件表面涂渗Al2O3、Al2O3+Cr、Al2O3+WC、Al2O3+Ni、Al2O3+碳纤维、Al2O3+石墨涂层,以改进铝合金铸件的表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铸件表面硬度随涂层中Cr和WC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涂层中碳纤维加入量为20%时,铸件表面硬度达到最大值;涂层中添加石墨和镍不能提高铝合金铸件的表面硬度,但镍可以改善铸件表面质量。铸件表面硬度随浇注温度和磁场搅拌电压的增加而增加,最佳浇注温度和搅拌电压分别为850℃和50V。
- 孙亚琴潘嘉祺陈麒忠姜峰
- 关键词:铝合金铸件铸渗技术旋转磁场
- 旋转磁场对水玻璃砂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研究采用旋转磁场对水玻璃进行物理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所需磁场强度低(0.027 T),改性效果好,使用磁化改性的水玻璃所混制的水玻璃砂强度有明显提高。微观分析表明,经磁化处理的水玻璃,使原来在水玻璃中的纳米颗粒进一步细化,黏度减小。
- 潘嘉祺孙亚琴陈麒忠刘卫
- 关键词:型砂水玻璃
- 不锈钢氧化脱磷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在 1 5 5 0℃的温度下采用CaO BaCO3 CaF2 Cr2 O3渣系对 1 8 8型不锈钢的氧化脱磷作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脱磷率随着 [C]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当初始 [C]含量低于 1 .5 %时 ,脱磷效果明显降低。为达到 30 %以上的脱磷率 ,渣中CaO的含量最大可达到 35 % ,Al2 O3含量应低于 3% ,添加 5 %的Na2 O可提高脱磷率。金属中的铬损随
- 孙亚琴陈麒忠胡继业潘嘉祺
- 关键词:不锈钢氧化脱磷脱磷剂
- 旋转磁场对铝铸件表面合金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铸渗技术和旋转磁场在铝合金铸件表面涂渗复合涂层,以改善铝合金铸件的表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旋转磁场作用下,有助于铸件表面的合金化。铸件表面硬度随浇注温度和磁场搅拌电压的增加而增加,最佳浇注温度和磁场搅拌电压分别为850℃和50 V。
- 孙亚琴潘嘉祺陈麒忠张强
- 关键词:铝合金铸件旋转磁场合金化
- 表面活性剂对水玻璃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为比较表面活性剂和化学改性剂对水玻璃的改性效果,使用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化学改性剂聚丙烯酰胺对水玻璃进行改性.实验结果表明,水玻璃的黏度随表面活性剂和化学改性剂的加入量增加而减小.当表面活性剂加入量为0.6%(质量分数)时,水玻璃砂的抗压强度最高,与化学改性剂相比,表面活性剂的改性效果有所提高.当改性水玻璃加入量为4%(质量分数)时,在吹气时间短时十二烷基磺酸钠对水玻璃砂溃散强度的改善效果优于聚丙烯酰胺,而在吹气时间长时,聚丙烯酰胺对水玻璃砂溃散强度的改善效果优于十二烷基磺酸钠.
- 孙亚琴潘嘉祺陈麒忠杜超时朱若愚
- 关键词:改性剂水玻璃砂抗压强度
- 转移涂料的性能及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研究了铸造用转移涂料的性能及涂料的转移方法。采用石墨粉作为耐火填料,凹凸棒土或膨润土作为悬浮剂,水玻璃作为粘结剂,水作为载液的涂料作为转移涂料用,较佳的配方为石墨粉40%,膨润土/凹凸棒土2%,水玻璃15%,有机酯2%。在涂料转移过程中,一种是直接用混有有机酯的涂料进行涂料转移,另一种是把未加有机酯的涂料混匀涂在铸型后再喷洒有机酯进行转移。实验结果表明,后一种方法转移效果较好。转移涂料与型砂之间的抗拉强度随有机酯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后一种方法转移涂料的抗拉强度更高。
- 孙亚琴潘嘉祺陈麒忠陈建斌杨舟
- 关键词:转移涂料涂料性能抗拉强度
- 氧化铁活度系数r(FeO)计算公式的热力学评估被引量:4
- 2001年
- 运用前人的实验数据 ,以根据钢中的氧计算的氧化铁的活度系数和三元相图查出的氧化铁的活度系数为标准 ,把各种模型计算出的氧化铁的活度系数跟它进行方差计算 ,结果表明 ,在整个碱度范围内 ,可以用正规溶液模型、法国钢铁研究院模型、分子理论模型来计算氧化铁的活度系数 。
- 孙亚琴李远洲
- 关键词:活度活度系数炼钢氧化铁
- 增碳剂煅烧脱氮工艺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对95增碳剂(0.10%N)、石油焦(0.93%N)和沥青焦(0.40%N)进行煅烧脱氮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煅烧温度的提高,3种增碳剂中的氮含量都下降,温度大于2 000℃时,各增碳剂中的氮含量均小于100×10-6。1 800℃煅烧时,95增碳剂的氮含量小于300×10-6,石油焦或沥青焦的氮含量小于100×10-6。
- 孙亚琴陈麒忠张琢金鸣林
- 关键词:增碳剂煅烧脱氮
- 冶金过程多组分体系同时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及应用
- 2013年
- 将钢铁冶金中的多组分同时反应作为一个综合的反应体系进行研究,考虑其中各反应间的影响.根据冶金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建立多组分渣-金-气反应体系同时反应动力学模型,编制计算程序,得出成分对时间的变化曲线,并用含Fe-Cr-Mn-C的渣-金反应体系的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金属液中C和Mn组分的计算浓度与实测值基本吻合,Cr的计算浓度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在9.1%以内.在直流电弧下熔炼存在大气通过渣层向金属液的传氧现象,其数值与大气向钢液直接传氧的数值相同.采用模型方法能较好地解释过程中的反应现象,揭示过程的机理.
- 陈建斌胡继业孙亚琴
- 关键词:动力学多组分体系冶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