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
-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隔离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患者23例,7例术前强化CT发现异常血管影而确诊,叶内型18例,叶外型5例,肺叶切除18例,隔离肺切除5例。结论CT增强扫描是诊断肺隔离症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 孙永辉李保庆刘俊峰姜涛张葆勋
- 关键词:肺隔离症外科治疗
- 红霉素对食管癌术后胃电活动与排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 观察食管癌术后红霉素对胃电图和胃排空的影响.方法 将30例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后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3、6和12个月进行胃电图和放射性核素胃排空检查. 试验组术后于检查前1周开始口服红霉素0.25 g/次,每日3次.结果 术后患者胃电图平均振幅、主频以及正常慢波百分比较术前均降低,术后1个月,试验组各参数均已达到术前水平,而对照组术后1年才达到术前水平 (P>0.05).术后患者胃排空明显延缓,术后12个月试验组半量胃排空时间达到术前水平(P>0.05),而对照组远未达到术前正常水平 (P<0.01).结论 红霉素促进食管癌术后胃电活动和胃排空功能的恢复.胃排空恢复迟于胃电活动的恢复可能与胃壁的缺血、水肿有关.
- 刘俊峰刘成军石志华刘新波姜涛王福顺曹富民李保庆
- 关键词:食管肿瘤红霉素胃电图胃排空
- 胃切除联合根治性胰体尾和脾切除或联合姑息性胰腺楔形切除治疗侵犯胰腺的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的效果比较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比较胃切除联合根治性胰体尾和脾切除和联合胰腺楔形切除治疗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侵犯胰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5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连续64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侵犯胰腺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3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0.2岁(范围:39~77岁)。根据AJCC第8版食管癌和胃癌分期系统,T4bN0M0期27例,T4bN1M0期18例,T4bN2M0期9例,T4bN3M0期10例。39例患者接受胃切除联合胰体尾和脾切除(联合脾胰切除组),25例接受胃切除联合受侵部位胰腺楔形切除(联合楔形切除组)。术后每半年随访一次。两组间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或Wilcoxon秩和检验,生存率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结果联合脾胰切除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5例,吻合口瘘、腹腔感染、肺栓塞各1例;联合楔形切除组患者术后发生呼吸衰竭和腹腔感染各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差异(8/39比2/25,P=0.292)。无手术后死亡患者。5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9.1%。联合脾胰切除组5年总体生存率为32.3%,联合楔形切除组为0(χ^2=4.484,P=0.034)。术后辅助化疗组5年总体生存率为32.3%,高于单纯手术组的17.2%(χ^2=4.186,P=0.041)。结论胃切除联合脾胰体尾切除能够达到R0切除的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侵犯胰腺患者,通过手术可获得生存受益。手术后应辅助化疗。
- 刘俊峰刘新波王哲石志华曹秉基姜涛张少为
- 关键词:胰腺切除术
- 肺癌眼内脉络膜转移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孙永辉李保庆刘俊峰姜涛
- 关键词:肺癌眼球转移
-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侵及胰腺的外科治疗策略
- 刘俊峰刘新波姜涛石志华
- 食管癌切除食管胃抗反流吻合手术效果分析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附加改良式Nissen折叠术的抗反流作用.方法 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将7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食管癌切除常规吻合器吻合(常规吻合组,35例)和常规器械吻合基础上附加改良式Nissen折叠术(抗反流吻合组,35例).70例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22例;年龄47~77岁,平均60.1岁.术后3个月,对49例患者(常规吻合组24例,抗反流吻合组25例)进行EORTC QLQ问卷调查,对30例患者(常规吻合组16例,抗反流吻合组14例)进行食管测压、食管24 h pH值监测和内窥镜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围手术期死亡.抗反流组烧心和胃液反流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常规吻合组(分别为P=0.041和P=0.034),而吞咽困难评分在两组无明显差异(P=0.677).抗反流组吻合部位静息压高于胃内压(P=0.032),DeMeester评分低于常规吻合组(P=0.043).常规吻合组食管炎评分高于抗反流吻合组(P=0.041).结论 食管胃吻合附加改良式Nissen折叠术可增加吻合部位的压力,具有降低胃食管反流、减轻反流性食管炎和胃食管反流症状的作用.
- 刘俊峰王金栋刘新波孙永辉姜涛王福顺曹富民李保庆王其彰
- 关键词:食管切除术测压法
- 食管癌和食管胃结合部癌术后复发与再发癌的手术疗效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食管胃结合部癌术后复发与再发癌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2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5例食管癌和食管胃结合部癌术后复发或再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复发癌患者确诊距第1次手术平均时间为28个月(8~66个月),3例再发癌患者确诊距第1次手术平均时间为196个月(60~288个月)。对吻合口局部复发患者,如果切除复发癌后残胃大小足够重建食管,则用残胃重建食管。复发癌切除后残余胃不足以重建食管或需同时进行全胃切除,则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采用结肠或空肠代食管。术后对所有患者每半年随访1次,随访时间截至患者死亡或2012年12月31日。术后2年内每半年进行1次胸腹部CT与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术后2年每年进行1次胸腹部CT与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对于可疑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根据患者第2次术后临床病理分期,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15例手术患者中,10例贲门腺癌术后吻合口复发患者,4例行复发癌切除±残胃与食管胸内吻合术,4例行结肠代食管术,2例行空肠代食管术;3例贲门腺癌术后再发食管鳞癌患者,2例行肿瘤切除±结肠代食管术,1例行食管下段癌与残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患者,行复发癌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60min(390~54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30ml(200~700ml);术后发生ARDS、肺部感染、颈部切口感染各1例;死亡2例,其中1例为突发心肌梗死,另1例为术后出现顽固性低蛋白血症合并肺部感染死亡;平均住院时间为29.5d(25~36d)。15例再手术患者中,1a期1例、1b期1例、Ⅱa期4例、Ⅱb期4例、Ⅲa期5例。13例获得随访的患者中,6例I、Ⅱa期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
- 刘俊峰王福顺曹富民姜涛石志华刘新波刘磊李保庆
- 关键词:食管肿瘤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