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岐涛

作品数:11 被引量:54H指数:6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无锡市科技发展指导性计划项目无锡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成像
  • 6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认知功能障碍
  • 2篇帕金森
  • 2篇弥散
  • 2篇弥散张量
  • 2篇梗死
  • 2篇磁共振血管
  • 1篇低频振幅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动脉硬化性
  • 1篇动脉硬化性闭...
  • 1篇动脉硬化性闭...
  • 1篇嗅觉

机构

  • 6篇东南大学
  • 6篇江阴市人民医...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11篇姜岐涛
  • 7篇朱祖福
  • 4篇张慧萍
  • 4篇孟宪平
  • 4篇陆强彬
  • 3篇王旭
  • 2篇张金华
  • 2篇周国庆
  • 2篇赵海波
  • 2篇杨江胜
  • 2篇刘冬柏
  • 2篇刘定华
  • 1篇柏燕燕
  • 1篇张怡璐
  • 1篇廖明壮
  • 1篇冯东侠
  • 1篇蔡世明
  • 1篇高志强
  • 1篇彭岚
  • 1篇刘斌

传媒

  • 3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高磁场三维对比增强MRA(3DCE-MRA)在颈动脉狭窄病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3D快速小角度、多容积激发梯度回波序列,对100例临床疑有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行3DCE-MRA检查,3例同时采用亮血(bright blood)、黑血(black blood)技术,并使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成像(SSD)、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等方法进行后处理。结果100例3DCE-MRA均获成功,3DCE-MRA图像良好地显示出颈部血管起始段至入颅段,发现血管异常42例,表现为动脉狭窄、闭塞和硬化。3例亮血、黑血技术结合3DCE-MRA清晰显示血管壁及动脉硬化斑块。结论①3DCE-MRA能快速、无创、完整、全程显示颈部血管,准确诊断颈动脉狭窄。②亮血、黑血技术结合3DCE-MRA有助于显示颈动脉狭窄硬化斑块性质。
王云朱祖福彭岚刘定华王其平王旭姜岐涛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CE-MRA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价值
2008年
目的:探讨CE-MRA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临床拟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患者进行CE-MRA检查,并使用MIP等后处理方法分析。结果:24例MRA检查成功,本组患者显示右侧髂外动脉闭塞2例,腹主动脉狭窄2例,闭塞2例;股动脉狭窄4例,闭塞2例;腘动脉狭窄5例,小腿动脉狭窄3例,闭塞4例。其中1例由于患者不配合导致检查失败。结论:利用CE-MRA可直观、全面的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是一种安全、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
廖明壮赵海波姜岐涛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下肢血管动脉硬化闭塞症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评价脑梗死视辐射损伤的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评价脑梗死视辐射损伤的价值。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9月,21例单侧脑梗死伴视野缺损患者行DTI检查,测量患侧及健侧视辐射不同时期各向异性分数(FA)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同期测量双眼视野平均缺损(MD),分析FA、ADC与MD的相关性。结果发病后24 h内(t=2.38,P〈0.05)、第1周(t=15.60,P〈0.01)、第4周(t=19.13,P〈0.01)时患侧FA均低于健侧;24 h内(t=10.13,P〈0.01)及第1周(t=6.06,P〈0.01)患侧ADC明显低于健侧。患侧第1周(r=0.581,P〈0.01)、第4周(r=0.703,P〈0.01)FA与同期MD呈正相关;患侧24 h内ADC与同期MD呈正相关(r=0.519,P〈0.05)。患侧第1周(r=0.525,P〈0.05)、第4周(r=0.762,P〈0.01)FA与6个月时MD均呈正相关。结论 DTI可用于评价脑梗死后视辐射损伤。
陆强彬朱祖福姜岐涛沈丽萍张慧萍
关键词:脑梗死视野缺损各向异性分数表观弥散系数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神经血管解剖关系。方法应用3D-TOF及3D-FIESTA序列对73例临床疑诊三叉神经痛患者检查。结果患侧血管压迫或接触三叉神经58例,未见明显血管压迫及接触的15例。结论磁共振3D-TOF及3D-FIESTA序列检查能显示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血管关系,对三叉神经痛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王旭孟宪平姜岐涛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磁共振成像
自动毫安技术在腹部增强CT检查中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腹部CT增强检查中使用自动毫安(ATCM)技术对降低患者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搜集50例腹部疾病的患者行自纵隔上2 mm至髂嵴线水平CT容积扫描,每例常规3期(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随机分为固定毫安(FM)组和自动毫安(ATCM)技术组,FM组使用固定300 mA,ATCM组使用自动毫安技术,通过预实验改变噪声指数(NI)调节管电流,得出NI值为9.10 Hu时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匹配较佳;分别选择隔下腹主动脉、肝门静脉作为观察平面,对2种毫安技术的图像质量、图像噪声和辐射剂量均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M组的辐射剂量平均CTDIvol为23.68 mGy,平均DLP为597.22 mGy·cm;ATCM组的平均CTDIvol为6.44 mCy,平均DLP为154.226 mGy·cm,比FM组降低约74.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DIvol、DLP的t值分别为45.100、112.57,P值均<0.05)。结论:在腹部增强CT检查中使用自动毫安控制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以使患者所受辐射剂量降低约74.2%。
姜岐涛赵海波
关键词:噪声自动毫安技术
MR弥散张量成像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检测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MR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嗅觉障碍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早期PD患者2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年龄、性别以及文化程度匹配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五位嗅觉测试液"测定嗅觉察觉阈值(DT)和嗅觉辨别阈值(IT),计算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扩散图(MD)。结果实验组的DT、IT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嗅觉中枢的初级嗅皮质、直回和钩束的FA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嗅觉中枢的MD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TI是检测早期PD患者嗅觉障碍的敏感方法。
孔玉朱祖福高志强柏燕燕刘冬柏孟宪平姜岐涛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帕金森病嗅觉障碍
脑干梗死后低频振幅静息态fMRI的相关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技术,探讨脑干梗死后脑功能网络变化及其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19例桥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9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所有被试者静息态f MRI数据。运用DPARSFA软件对数据进行后处理,运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观察脑干梗死脑区活动情况,分析桥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LFF的相关改变,运用Rest1.8软件进行双样本t检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干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LFF显著降低区域包括扣带回、两侧顶下小叶、两侧楔前叶、小脑及右侧海马,ALFF显著增高区域包括两侧额上回、中央前回(背侧额前叶)、左侧丘脑及尾状核。结论:脑干梗死后脑功能网络活动存在异常,背侧额前叶及丘脑活动升高,提示脑干梗死后脑功能网络的重构或代偿。
郑勇强刘冬柏孟宪平刘斌姜岐涛王旭张金华刘定华朱祖福蔡世明
关键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脑桥梗死低频振幅
慢性肝性脑病的磁共振成像及其波谱表现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分析慢性肝性脑病的MRI及其波谱特点,探讨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8例慢性肝性脑病行MRI及1H-MRS STEAM法检查,观察慢性肝性脑病MRI图像表现及波谱图像主要代谢峰Cho、mI、Glx、NAA、Lip/Lac的变化。结果:4例肝性脑病MRI图像出现苍白球及邻近区域对称性短T1等T2信号影,1例出现基底核团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影,1例同时出现上述两种改变,2例无明显改变。波谱图像上均表现为Cho、mI降低,Glx升高、NAA、Lip/Lac改变不明显。结论:慢性肝性脑病MRI具有表现特点,波谱能准确、较早反映脑内代谢变化。
张金华孟宪平冯东侠张怡璐姜岐涛陆亚萍
关键词:肝性脑病磁共振成像氢质子波谱
有先兆与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脑白质病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痛(MwoA)及有先兆偏头痛(MA)患者脑白质病变及认知功能障碍特点。方法收集56例MwoA患者(MwoA组),22例MA患者(MA组)及3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头颅MRI检查和操作化定义的年龄相关的白质改变(OD-ARWMC)量表及Mattis痴呆评定量表(DRS)评定,并探讨不同类型偏头痛患者脑白质病变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MA组脑白质病变的发生率(40.9%)显著高于对照组(13.3%)(Х^2=27.44,P〈0.01);MA组及MwoA组OD—ARWMC评分(0.73±1.12)分、(0.36±0.6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13±0.35)分(t=2.76,P〈0.01;t=1.75,P〈0.05)。与MwoA组比较,MA组脑白质病变的发生率及OD—ARWMC评分均显著增高(Х^2=22.80,P〈0.01;t=1.79,P〈0.05)。(2)在偏头痛发作期,MwoA组及MA组DRS总分及注意、起始与保持、概念形成、结构和记忆5个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MA组DRS总分及注意、概念形成2个因子评分显著低于MwoA组(均P〈0.01);在发作间期,MA组DRS总分及概念形成和记忆2个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MwoA组只有记忆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A组起始与保持1个因子评分显著低于MwoA组(P〈0.05)。(3)MA组发作期DRS总分以及注意、概念形成和记忆因子评分与OD-ARWMC评分呈负相关(r=-0.584,P〈0.01;r=-0.465,P〈0.05;r=-0.558,P〈0.01;r=-0.439,P〈0.05);MwoA组发作期DRS总分及概念形成因子评分与OD—ARWMC评分呈负相关(r=-0.328,P〈0.05;r=-0.276,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可出现脑白质病变及认知功能损害,尤其以有先兆偏头痛及发作期更为明显。
张慧萍陆强彬陆梦茹朱祖福姜岐涛
关键词:无先兆偏头痛发作期发作间期脑白质病变
脑微出血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s,CMBs)与认知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及CMBs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以头颅MR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imagine,SWI)技术见脑微出血灶者为病例组共68例,选取头颅SWI序列未见微出血灶患者68例符合入选标准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同时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画钟试验(CDT)进行评估。结果CMBs组的CDT分值[(2.00±0.8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76±0.53)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P=0.00)。CMBs组的MoCA总分及执行功能、命名、计算、语言、概括抽象、记忆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P=0.00;t=-4.36,P=0.00;t=-2.35,P=0.01;t=-2.49,P=O.02;t=-4.09,P=O.00;t=-4.63,P=0.00);CMBs轻度、中度、重度组CDT分值、MoCA总分、执行功能、语言、抽象概括、记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CMBs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语言、计算及执行功能(CDT反映)得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Bs数目与总分、执行功能、语言、抽象概括呈负相关(r=-0.675,P=0.000;r=-0.689,P=0.000;r=-0.536,P=0.000;r=-0.636,P=0.ooo)。结论CMBs是否存在及数目多少和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CMBs数目越多,认知功能损害越明显。
张慧萍朱祖福洪珊珊陆强彬杨江胜周国庆姜岐涛
关键词:脑微出血认知功能障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