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金明

作品数:29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心肺复苏
  • 6篇心肺
  • 6篇复苏后
  • 5篇心脏
  • 5篇心脏骤
  • 5篇心脏骤停
  • 5篇中毒
  • 5篇骤停
  • 3篇对心
  • 3篇心功能
  • 3篇心功能障碍
  • 3篇炎症
  • 3篇预后
  • 3篇乌司他丁
  • 3篇核因子
  • 3篇P65
  • 2篇蛋白
  • 2篇新西兰兔
  • 2篇心肺复苏后
  • 2篇心肺复苏患者

机构

  • 18篇杭州师范大学...
  • 7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杭州市第二人...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武警浙江省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空军空降兵学...
  • 1篇杭州市第九人...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29篇夏金明
  • 15篇赖登攀
  • 9篇吕世进
  • 7篇荆小莉
  • 6篇胡春林
  • 5篇严倩
  • 5篇廖晓星
  • 5篇魏红艳
  • 5篇魏霞
  • 4篇李慧
  • 4篇李欣
  • 3篇钱瑾
  • 2篇戴瑄
  • 2篇熊海霞
  • 2篇李欣
  • 2篇黄学锋
  • 2篇李舒霞
  • 2篇任晓华
  • 2篇楼秋英
  • 2篇王建峰

传媒

  • 6篇中国现代医生
  • 4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中华医学会急...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后兔脑损伤和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7
2012年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能否抑制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ofspontaneouscirculation,ROSC)后新西兰兔血浆致炎因子TNF-α、IL-6水平的升高,改善心功能、保护海马CAl区神经元细胞。方法建立新西兰兔心搏骤停模型,ROSC后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UTI治疗组。观察ROSC后血浆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监测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观察海马CAl区神经元细胞损伤和各主要脏器炎症细胞浸润的情况。依据正态检验结果用£检验或秩和检验(Mann—Whitneyrank),多重比较用POSTHOC检验,炎症因子和心功能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UTI显著抑制ROSC后TNF-α.和IL-6水平的升高,UTI组ROSC后各时间点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UTI组动物ROSC后4、8、12h的左心室射血分数(EF)、二尖瓣E/A峰比值高于对照组,左心室缩短分数(Fs)值在ROSC后4、8h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ROSC后TNF-α和IL-6水平与EF明显相关。CAl区有活力的神经元细胞数对照组为(13.22±0.97),UTI组为(16.894-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对照组的凋亡神经元细胞数为(15.67±1.37),UTI组为(13.67±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UTI可以减轻ROSC后肠道、肝脏和肾脏内炎症细胞的浸润。结论UTI通过减轻ROSC后兔肠道、肝脏和肾脏内炎症细胞的浸润,使血浆致炎因子TNF-α和IL-6水平降低,从而改善心功能和保护海马CAl区神经元细胞。
胡春林夏金明魏红艳戴碹李欣廖晓星李慧荆小莉
关键词:新西兰兔乌司他丁心功能障碍神经元细胞
乌苏他丁对心肺复苏后兔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损伤和心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证实UTI能否减轻ROSC后新西兰兔全身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障碍和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损伤。方法24只成年新西兰兔建立室颤心脏骤停模型,ROSC后分为Control和UTI治疗组。观察UTI对ROSC后血浆炎症...
胡春林夏金明魏红艳戴瑄李欣廖晓星李慧荆小莉
关键词:心功能障碍心肺复苏后
文献传递
非胃肠道途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一例报告
赵菲李宁夏金明魏霞严倩赖登攀
肝素结合蛋白、核因子κB亚基p65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CPR)患者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核因子κB(NF-κB)亚基p65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心脏骤停(CA)患者,经CPR后,将满足入选条件且存活超过48 h的CPR患者纳入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治疗1个月后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分级(CPC)分为预后良好组(CPC评分1~2级)和预后不良组(CPC评分3~5级),并记录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及CA原因。同时,分别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即刻、ROSC后6 h、12 h、24 h、48 h五个时间点采集其外周血,监测CPR患者血清HBP、NF-κB亚基p65、NSE的变化,分析HBP、NF-κB亚基p65及NSE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判断HBP、NF-κB亚基p65及NSE对CPR预后的影响。结果最终共有30例患者CPR成功并存活超过48 h。其中预后良好组11例,预后不良组19例。预后不良组HBP、NF-κB亚基p65、NSE、APACHEⅡ评分较预后良好组升高,预后良好组GCS评分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P、NF-κB亚基p65、NSE在CPR后分别在ROSC后6 h、12 h、24 h达到最高峰。血清HBP、NF-κB亚基p65、NSE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1),与GCS评分呈负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BP、NF-κB亚基p65、NSE判断CPR预后AUC分别为0.871、0.579、0.802,敏感度分别为96.3%、81.1%、93.8%,特异度分别为91.1%、78.2%、97.8%,提示HBP、NF-κB亚基p65及NSE均可预测CPR患者预后的严重程度。HBP、NF-κB亚基p65、NSE联合预测CPR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和敏感度分别为0.953、97.7%,均高于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CA患者CPR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和神经功能损伤,HBP、NF-κB亚基p65及NSE可用于早期评估复苏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且三者联合价值更高。
苟涛金晓宇夏金明
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多发伤合并脊柱损伤患者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护理效果观察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管理对多发伤合并脊柱损伤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护理模式应用前(2018年1—4月)收治的多发伤伴脊柱损伤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后(2018年5—8月)我院收治的同类伤者38例作为观察组,2组分别接受常规急救护理处置与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护理处置,对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接受不同急救护理模式处置后,在护理危机事件发生率与急救护理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发伤合并脊柱损伤患者实施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护理,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急救护理效果。
应群夏金明
关键词:脊柱损伤多发伤危机管理护理
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心脏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CPR)成功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经CPR成功并存活≥12h的CA患者31例,测定外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及TT_3、TT_4、游离T_3(FT_3)、游离T_4(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按hs-CRP、PCT结果分为hs-CRP、PCT升高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并分析hs-CRP、PCT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对出现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TIS)与未出现NTIS进行累积生存率观察。结果 hs-CRP升高组TT3、FT3、TSH均低于hs-CRP对照组(均P<0.05),但TT4、FT4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T升高组TT_3、FT_3、TT_4、FT_4、TSH与PCT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T_3、FT_3、TSH与hs-CRP均呈负相关,与PCT无相关(P>0.05);未出现NTIS组累积生存率高于NTIS组(P<0.05)。结论 CA患者CPR成功后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且炎症反应越严重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越明显。
夏金明赖登攀吕世进魏霞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炎症反应
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线粒体中VDAC表达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线粒体中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路(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VDAC)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成年健康Wister大鼠20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染毒组。其中对照组100只,用1ml生理盐水一次性灌胃;染毒组100只,将百草枯(paraquat,PQ)按50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ml,一次性灌胃染毒。分别于灌生理盐水及灌药后1、24、72、120、168h各取20只大鼠,麻醉下解剖大鼠留取肺组织标本,分离提取线粒体并测定其VDAC的含量。结果染毒后的大鼠VDAC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百草枯中毒可上调大鼠肺组织线粒体VDAC的表达,VDAC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参与了急性肺损伤的过程。
赖登攀夏金明王建峰魏霞钱瑾楼秋英任晓华黄学锋
关键词:百草枯急性肺损伤
血液灌流抢救急性丙戊酸中毒
目的探求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 HP)治疗丙戊酸中毒的效果。方法采用股静脉插管急诊建立血液通路利用血泵为动力炭肾为吸附剂对病人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并动态观察其丙戊酸血药浓度变化。结果病人病情明显好转,血中丙戊酸...
赖登攀吕世进夏金明
关键词:丙戊酸
心肺复苏患者NF-κB亚基P65、TNF-α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患者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时及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血浆核转录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亚基P65、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的变化,并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收集行CPR后ROSC并存活≥24 h的CA患者30例,分别于CA时、ROSC即刻和ROSC后2 h、8 h、12 h、24 h测定血浆NF-κB亚基P65、TNF-α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PR患者NF-κB亚基P65在ROSC即刻、2 h、8 h、12 h、24 h均高于CA时(P<0.05),且在12 h达到峰值,TNF-α在ROSC即刻、2 h、8 h、12 h、24 h均高于CA时(P<0.05),在8 h达到峰值,NF-κB亚基P65与TNF-α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CA患者CPR后出现炎症反应,NF-κB亚基P65的活化可刺激TNF-α的释放,ROSC后12 h内是心肺复苏救治的关键时期。
夏金明赖登攀何旋芳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淀粉酶与疾病转归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淀粉酶增高对疾病判断的作用,及评估其与AOPP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于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2例AOPP患者按照淀粉酶高低,分为淀粉酶正常组和淀粉酶增高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胆碱酯酶、淀粉酶、肝功能、肾功能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比较组间差异,并分析其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并评估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意义。结果淀粉酶正常37例,淀粉酶增高25例,两组病例年龄、性别及AOPP分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两组间胆碱酯酶、尿素氮、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pH值之间无明显差异。淀粉酶增高组住院天数及病死率较淀粉酶正常组高,但两组间住院天数及转归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脂肪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CRP值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显示AST的值增高预示死亡或自动出院的风险增加(OR=1.133,95%CI:1.007~1.275)。采用person回归分析,淀粉酶与脂肪酶、ALT、AST相关,P<0.05。结论淀粉酶增高的AOPP患者肝功能、肾功能损伤较淀粉酶正常的患者重。AST的增高与患者转归相关,淀粉酶与肝功能相关,故淀粉酶增高患者联合肝功能异常可预测疾病的轻重及转归。
魏霞夏金明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淀粉酶谷草转氨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