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预后
  • 2篇髓细胞
  • 2篇髓细胞白血病
  • 2篇急性
  • 2篇急性髓细胞
  • 2篇急性髓细胞白...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预后相关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瘤
  • 1篇淋巴瘤患者
  • 1篇弥漫
  • 1篇弥漫大B细胞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分型
  • 1篇难治

机构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玉林市第一人...

作者

  • 3篇夏媚
  • 2篇万军
  • 1篇梁枫萍
  • 1篇梁沣
  • 1篇严浩林
  • 1篇周任

传媒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免疫分型特点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成人AML患者98例,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全部病例给予常规方案化疗,化疗1个疗程后观察其缓解情况。结果:98例AML主要表达CD33(94.9%),CD13(85.7%),MPO(73.5%),CD117(62.2%),某些免疫表型与FAB分类具有相关性,包括MPO主要表达于M2、M3、M4,单核细胞相关抗原CD14主要表达于M4和M5,干、祖细胞抗原CD34和HLA-DR多表达于M1、M5、M2,M3中未见HLA-DR的表达,CD34的表达也极低(4.8%)。98例AML患者中,37例(37.8%)伴有淋系抗原表达,最常见为CD7(20.4%),经化疗1个疗程后CD7+AML完全缓解(CR)率(45.0%)低于CD7-AML(非M3)CR率(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检测对AML的诊断、分型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CD7+的AML化疗后CR率低,预后差。
万军严浩林周任梁沣夏媚邹光美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预后
某地区老年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老年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对48例老年人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免疫组化染色以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48例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多形性亚型占45.83%(22/48),单形性亚型为54.17%(26/48);48例患者中,GCB型30例(62.50%);随访时间为2~102个月,5年生存率为16.5%,中位值为40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43.9个月;具有肿瘤坏死和血清中LDH水平升高特点的患者预后较差;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状态主要与血清中LDH水平、肿瘤性坏死相关。结论该地区老年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发生率较高,且以多型性较为常见,BCL-2、'星空'现象以及LDH水平升高者预后较差。
夏媚
关键词:EB病毒淋巴瘤老年
氟达拉滨联合阿糖胞苷治疗难治及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2012年
目的:探讨氟达拉滨联合阿糖胞苷方案(FA)对不同类型难治及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2例难治及复发AML患者,初发难治性AML 14例,其中原发性AML 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者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为AML者3例;早期复发者8例,晚期复发者10例;32例患者初治前均进行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其中CD7阳性者10例(31.3%),CD7阴性者22例(68.7%)。应用FA方案:氟达拉滨30mg/m2.d-1,静脉滴注,第1~5天;4h后给予阿糖胞苷1g/m2.d-1,静脉滴注,第1~5天。1疗程后如达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可用原方案巩固1疗程或改用其他方案强化治疗,如未缓解(NR)则退出。结果:32例患者中13例(40.6%)CR,5例(15.6%)PR,13例(40.6%)NR,早期死亡1例(6.3%);其中初发难治者4例(28.6%)CR,2例(14.3%)PR,均为原发性AML,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CML-BP)者2例,MDS转化为AML者3例,均未获得缓解;早期复发者3例(37.5%)CR,2例(25.0%)PR,晚期复发者6例(60.0%)CR,1例(10.0%)PR;CD7阳性者2例(20.0%)CR,2例(20.0%)PR,CD7阴性者11例(50.0%)CR,3例(13.6%)PR,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继发感染,其中1例患者死于感染,2例因病情加重而放弃治疗,其余均恢复,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轻中度肝功能异常,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氟达拉滨联合阿糖胞苷方案可作为难治及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挽救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可耐受,但该方案对CML急性变、MDS-AML、CD7阳性的AML疗效不佳。
万军夏媚梁枫萍
关键词:氟达拉滨阿糖胞苷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