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篇双回线
  • 5篇同杆双回
  • 5篇同杆双回线
  • 5篇回线
  • 2篇单相
  • 2篇单相自适应重...
  • 2篇电压
  • 2篇选相
  • 2篇永久性故障
  • 2篇三相自适应重...
  • 2篇瞬时性
  • 2篇瞬时性故障
  • 2篇重合闸
  • 2篇自适应重合闸
  • 2篇跨线故障
  • 2篇故障选相
  • 2篇合闸
  • 1篇电力
  • 1篇电力系统
  • 1篇电压分布

机构

  • 6篇三峡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黄石供电公司
  • 1篇广东电网公司...

作者

  • 7篇喻小婷
  • 3篇王海蓉
  • 3篇袁兆强
  • 3篇吴刚
  • 2篇鲁明芳
  • 2篇陈伟
  • 1篇王成江
  • 1篇明敏
  • 1篇谢晋
  • 1篇郭玮
  • 1篇陈文婕

传媒

  • 3篇陕西电力
  • 1篇工程建设与设...
  • 1篇江苏电机工程
  • 1篇西北电建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5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同杆双回线故障选相方法的研究
同杆双回线以其输电容量大、占用输电走廊少,杆塔建设投资低等技术经济优势,在我国电网中得到了广泛采用。由于同杆双回线会发生跨线故障,导致同杆双回线的故障种类多达120种,并且同杆双回线的故障分析十分复杂。因此,对同杆双回线...
喻小婷
关键词:输电线路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选相方法
文献传递
基于双端量的同杆双回线故障测距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同杆双回线不能忽略线间分布电容对测距结果的影响,文中采用基于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利用相模变换将耦合双回线解耦,并采用双端法在模域中利用模量对同杆双回线进行故障测距。该算法既可用于单回线故障,也可用于跨线故障测距。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并且原理简单、易于实现,不受故障类型、故障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吴刚喻小婷陈伟郭玮
关键词:同杆双回线分布参数模型故障测距
电力系统自适应重合闸技术被引量:3
2011年
区分瞬时性和永久性故障为目的的自适应重合闸,能减少故障对电能的损失,增强电网的稳定性。虽然单相自适应重合闸研究已较成熟,但同杆双回线上自适应重合闸和三相自适应重合闸的研究仍存在很多未解决的问题。结合各种情况下自适应重合闸实现原理,对目前自适应重合闸研究现状作了阐述,介绍了自适应重合闸顺序。同时,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各研究方法或理论的不足,并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和最新进展,展望了自适应重合闸的发展前景。
王海蓉袁兆强鲁明芳喻小婷
关键词:瞬时性故障永久性故障单相自适应重合闸同杆双回线三相自适应重合闸
10kV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与消谐措施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针对铁磁谐振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所带来的影响,对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机理进行分析,同时指出谐振类型与谐振激发条件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对现有消谐措施进行系统分析,这对选择合适的消谐措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喻小婷袁兆强陈文婕王海蓉吴刚
关键词:不接地系统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
内部炭化对复合绝缘子绝缘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随着复合绝缘子在高压线路中的广泛使用,其绝缘击穿事故也越来越多,其中内部炭化是引起绝缘击穿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了解内部炭化对复合绝缘子绝缘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以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的静电场有限元模型。基于电场数值分析理论,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实现了对复合绝缘子电位与电场分布的精确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两端金具与棒芯接触处场强最大。同时,对炭化后复合绝缘子的电压分布的分析计算表明,绝缘子的炭化区域基本丧失绝缘性能,并将加速未炭化部分的老化;高压端前数片绝缘子的电压比正常值高出27.09%,有绝缘击穿的可能;炭化区域绝缘子电压出现畸变,局部放电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陈伟王成江易嘉铭吴刚喻小婷
关键词:复合绝缘子有限元炭化电压分布
电力系统自适应重合闸
2011年
区分瞬时性和永久性故障为目的的自适应重合闸,能减少故障对电能的损失,增强电网的稳定性。虽然单相自适应重合闸研究已较成熟,但同杆双回线上自适应重合闸和三相自适应重合闸的研究仍存在很多未解决的问题。结合各种情况下自适应重合闸实现原理,对目前自适应重合闸研究现状作了阐述,介绍了自适应重合闸顺序。同时,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各研究方法或理论的不足,并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和最新进展,展望了自适应重合闸的发展前景。
王海蓉袁兆强鲁明芳喻小婷
关键词:瞬时性故障永久性故障单相自适应重合闸同杆双回线三相自适应重合闸
基于跨线故障识别的同杆双回线选相方案研究
2016年
针对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在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选相新方法并在跨线故障识别的情况下,提出了基于单回线单侧电压电流量的综合选相元件,该选相元件是在比较相电压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故障相电流的幅值和相位来实现的。
喻小婷明敏谢晋
关键词:同杆双回线故障选相跨线故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