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唐健

唐健

作品数:275 被引量:616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林业科技项目广西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0篇专利
  • 109篇期刊文章
  • 1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5篇农业科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经济管理
  • 5篇化学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03篇土壤
  • 55篇桉树
  • 47篇养分
  • 39篇人工林
  • 32篇肥料
  • 31篇油茶
  • 28篇施肥
  • 28篇肥力
  • 24篇土壤肥力
  • 24篇桉树人工林
  • 23篇专用肥
  • 21篇林地
  • 19篇土壤养分
  • 18篇全树
  • 18篇马尾松
  • 16篇营养
  • 14篇杉木
  • 11篇幼林
  • 11篇微生物
  • 8篇松树

机构

  • 237篇广西林业科学...
  • 37篇广西壮族自治...
  • 24篇国家林业局
  • 7篇广西大学
  • 6篇中南林业科技...
  • 4篇广西华沃特生...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广西地源之本...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电力职业...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环境生物...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华山林场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274篇唐健
  • 183篇宋贤冲
  • 182篇覃其云
  • 176篇王会利
  • 171篇覃祚玉
  • 166篇潘波
  • 160篇石媛媛
  • 148篇曹继钊
  • 140篇邓小军
  • 36篇农必昌
  • 27篇黄凌志
  • 19篇蒋湖波
  • 16篇何应会
  • 14篇甘福丁
  • 6篇李勇江
  • 4篇黄开勇
  • 4篇吴立潮
  • 3篇谭一波
  • 3篇李金怀
  • 3篇陆顺忠

传媒

  • 21篇广西林业科学
  • 8篇桉树科技
  • 7篇中南林业科技...
  • 6篇福建林业科技
  • 6篇林业调查规划
  • 6篇南方农业学报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林业资源管理
  • 3篇农业研究与应...
  • 2篇林业科技开发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生态科学
  • 2篇浙江林业科技
  • 2篇经济林研究
  • 2篇广西林业
  • 2篇西部林业科学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27篇2024
  • 35篇2023
  • 40篇2022
  • 23篇2021
  • 11篇2020
  • 42篇2019
  • 3篇2018
  • 10篇2017
  • 18篇2016
  • 12篇2015
  • 15篇2014
  • 16篇2013
  • 14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07
2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宁市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地形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5
2016年
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地形因子的关系还不明确,且当前的研究较少地关注复合地形因子,对两者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强度的对比研究也较少。以南宁市高峰林场中的桉树人工林地为研究区,采用条件拉丁超立方抽样法布设采样点,通过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和计算得到地形因子的指标;采用线性回归和回归树分别建立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地形因子的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表层、0—50 cm和全剖面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均值分别为2.8、7.7、10.9 kg/m2,属于中等水平;仅坡度在0.05显著性水平上与表层和全剖面土壤有机碳密度显著相关,总体而言,简单地形因子与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相关性普遍好于复合地形因子;随着土壤层次厚度的增加,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解释能力都提升;回归模型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的解释能力大小顺序为:回归树>全变量多元线性回归>逐步线性回归,因此,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地形因子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比线性关系强。
范晓晖王德彩孙孝林阳景阳王会利邓小军黄智刚唐健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密度地形因子桉树人工林
广西马尾松人工林土壤肥力评价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以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主要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其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个马尾松人工林的土壤均呈酸性,全P、有效P、全K、速效K、交换性Ca、交换性Mg、有效B、有效Zn和有效Mn的含量处于贫乏或极贫乏水平,有机质、全N和碱解N含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有效Cu和有效Fe含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11个样地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关联度主要分布在0.385~0.709之间,平均值0.514,土壤肥力总体处于Ⅳ(差)水平。土壤肥力Ⅱ级(良)的有1个样地,Ⅲ级(一般)的有2个样地,Ⅳ级(差)的有6个样地,Ⅴ级(极差)的有2个样地;田林乐里林场8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的土壤相对最肥沃,派阳山林场8年生的马尾松人工林的土壤肥力最差。相同林龄马尾松生长量越高,其林地土壤综合肥力越低。
覃其云唐健唐健宋贤冲邓小军
关键词:马尾松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一种以巴西人参茎叶为原料的环保型新型液态酵素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巴西人参茎叶为原料的环保型新型液态酵素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新鲜巴西人参茎叶5~10份、尿素18~35份、磷酸二氢钾10~25份、硫酸钾5~15份、十水硼酸钠0~4.5份、红糖1~5份、水溶...
潘波江海涛覃其云石媛媛王会利罗蜜唐健邓小军宋贤冲覃祚玉赵隽宇柯琴
一种土壤采集钻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采集钻,属于土壤样品采集技术领域。该土壤采集钻,包括土壤采集钻本体包括防护机构。土壤采集钻本体包括取土钻和承载部,取土钻顶端与承载部内壁固定连接,防护机构包括活动件和手握部,活动件内壁与取土钻外壁...
宋贤冲唐健石媛媛覃祚玉赵隽宇覃其云曹继钊王会利蒋湖波邓小军潘波黄凌志甘福丁
中红外光谱技术在土壤环境研究中的进展综述被引量:2
2021年
土壤是农林业生产的基础,高效、全面地获取土壤信息对于土壤管理意义重大。由于土壤有机组分较为复杂,采用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难以全面地获取土壤有机组分信息。中红外光谱(MIR)分析技术作为一种无损、实时、高通量的分析手段,具备高效、准确地获取土壤有机环境信息的能力,可为土壤环境监测、数字制图、农林业生产提供大量基础数据,有助于实现土壤环境实时监测和农林业信息化。笔者简述了中红外光谱技术获取土壤环境光谱信息的检测过程和光谱数据处理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土壤中红外光谱特征提取、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该技术深入研究土壤学的意义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唐健赵隽宇覃祚玉王会利石媛媛
关键词:有机物土壤环境光谱分析便携式光谱仪化感作用农业信息化
一种液体肥施肥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肥施肥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有支撑柱,且底板底部固定地锥,所述支撑柱顶部设有混合箱,且混合箱外壁等距固定有三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支撑柱表面上设有夹持组件,且夹持组件内部...
唐健宋贤冲王修海吴立潮王会利曹继钊石媛媛邓小军陈利军卢胜李辉覃祚玉赵隽宇潘波蒋湖波
一种菌剂发酵型高磷马尾松肥料、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剂发酵型高磷马尾松肥料、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林业复混肥料领域。该专用肥可以用于施基肥和追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组分:N、P<Sub>2</Sub>O<Sub>5</Sub>、K<Sub>2</...
潘波覃其云王会利石媛媛曹继钊唐健宋贤冲邓小军覃祚玉赵隽宇
文献传递
广西红壤区桉树林地土壤酸化特征及控酸技术初探
2024年
高强度连续种植桉树人工林的土壤酸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土壤酸化已成为制约桉树林地土壤质量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然而,单从活性酸角度无法全面评价桉树人工林土壤酸化状况,同时缺乏桉树人工林土壤控酸技术研究。采集广西桂北红壤区桉树人工林土壤样品,测定酸碱度、交换性酸含量、酸缓冲容量等指标,分析土壤游离酸和潜在酸分布特征,并以3种有机控酸剂(腐植酸盐类、黄腐酸盐类和氨基寡糖类)和2种无机缓冲剂(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为备选材料,两两搭配构建有机无机控酸体系,筛选出缓冲能力较好的3种有机无机控酸体系,开展控酸效果对比试验,探讨上述3种控酸体系对土壤酸度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广西红壤区桉树人工林土壤呈强酸性,p H值范围为4.50~4.85,交换性Al^(3+)含量为2.60~4.30 cmol/kg,平均土壤酸缓冲容量为38.90 mmol/kg。缓冲性能较好的3种有机无机控酸体系分别为5∶1的氨基寡糖类+磷酸氢二钾、10∶1的黄腐酸盐类+磷酸二氢钾和10∶1的腐植酸盐类+磷酸二氢钾,上述3种降酸体系施用30 d后,与空白对照相比,土壤p H值分别提升1.17、0.98和0.73,增幅分别达25.36%、21.24%和15.82%;交换性Al^(3+)含量分别减少了2.7、0.8、2.2 cmol/kg,下降幅度达74.07%、24.07%和62.04%。广西红壤区桉树人工林土壤呈强酸性,土壤对外源酸稍敏感,稍易受酸害。交换性Al^(3+)是主体致酸因子,其含量高于作物铝胁迫临界点。综合考虑3种控酸体系对土壤酸度的影响,氨基寡糖类与磷酸氢二钾配施对广西红壤区桉树人工林土壤控酸效果最佳,后续田间试验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柯琴韦向向赵隽宇覃祚玉宋贤冲曹继钊吴立潮唐健
关键词:红壤桉树人工林土壤酸化有机物料交换性酸
不同配比蚯蚓粪复合肥对桉树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蚯蚓粪复合肥对桉树树体营养及生长状况的影响,为提高广西桉树林地土壤肥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4个基肥处理:对照CK(纯复合肥)、处理A(75%复合肥+25%蚯蚓粪)、处理B(50%复合肥+50%蚯蚓粪)和处理C(25%复合肥+75%蚯蚓粪)。调查统计桉树生长状况并测定分析土壤性状变化。【结果】与对照处理相比,处理A、B和C桉树叶片中大量元素分别增加166%、166%和156%;树高分别增加125%、125%和127%,地(胸)径分别增加125%、120%和133%,以处理C的促生作用最显著。同时各处理均可促进桉树树体对土壤中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的吸收,减缓土壤pH下降。【结论】添加25%~75%蚯蚓粪复合基肥可增加树高和加粗地(胸)径,促进树体对土壤中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的吸收,减缓土壤中pH、有机质和营养元素下降程度。采用75%蚯蚓粪+25%复合肥配比作基肥效果最佳。
唐健宋贤冲王会利
关键词:蚯蚓粪复合肥桉树生长促生作用土壤性质
不同接种基质对蚯蚓繁殖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牛粪、桉树林下凋落物等不同基质饲养蚯蚓。通过分析不同接种基质中蚯蚓的数量、蚯蚓增重倍数以及基质的分解率,研究不同接种基质对蚯蚓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蚯蚓生长的初期,处理A(牛粪)基质最适宜,但随着饲养时间的增加,蚯蚓对牛粪基质的适应能力降低;处理C(桉树林下凋落物)基质在蚯蚓初期生长虽比牛粪稍差,但适宜作为长周期的蚯蚓饲养基质;处理B(玉米秸秆)基质对蚯蚓生长和增重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差,但明显优于对照。桉树林下凋落物可以部分取代牛粪用于蚯蚓的饲养基质。
唐健宋贤冲雷定战李海星何应会覃其云
关键词:基质蚯蚓增殖增重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