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问渠

作品数:31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细胞
  • 11篇荧光
  • 6篇荧光素
  • 6篇荧光素酶
  • 6篇受体
  • 6篇基因
  • 6篇激素
  • 6篇激素受体
  • 6篇雌激素
  • 6篇雌激素受体
  • 4篇蛋白
  • 4篇突变
  • 4篇绿色荧光
  • 3篇性早熟
  • 3篇荧光蛋白
  • 3篇实验室
  • 3篇转染
  • 3篇绿色荧光蛋白
  • 3篇克隆
  • 3篇基因突变

机构

  • 21篇广州医学院
  • 9篇广州医科大学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广州呼吸疾病...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0篇周问渠
  • 25篇李冰
  • 22篇付欣
  • 14篇洪玮
  • 11篇邹东霆
  • 8篇刘启才
  • 6篇陈耀勇
  • 4篇邢福祺
  • 4篇李晓艳
  • 3篇冉丕鑫
  • 3篇邓小亮
  • 2篇彭燕
  • 2篇丁彦青
  • 2篇刘丽
  • 2篇吕景礼
  • 2篇蔡磊
  • 2篇周瑾
  • 2篇陈士岭
  • 2篇黄楚琴
  • 2篇赵小媛

传媒

  • 4篇广州医学院学...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华生物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Journa...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实验...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女孩雌激素受体基因6号内含子区域两个新SNPs位点报道
2003年
目的:在女性性早熟患儿中检测雌激素受体基因6号外显子及内含子基因序列可能存在的突变。方法:PCR扩增雌激素受体基因6号外显子及内含子,对扩增产物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在6号内含子一侧,发现两个100%连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别为53G-67A和53T-67C。结论:这一对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不引起氨基酸的替代,与女孩性早熟的发生也无关,但是否和其他疾病有连锁关系尚待进一步探讨。
陈耀勇李冰付欣刘启才周问渠陈祯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内含子
腺病毒以及流感病毒混合气溶胶实验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病毒的气溶胶行为,包括气溶胶内病毒粒级分布、基因拷贝数、活力这三个行为特点的变化,探讨不同温湿度以及紫外线条件下对其行为特点的影响;对该两种常见的由呼吸道传播的病毒的流行病学表现提出科学解释...
周问渠
关键词: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传播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香烟烟雾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香烟形成的可吸入并沉积在呼吸道的香烟烟雾是否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造成的氧化应激。方法用FA-1型多级撞击式空气采样器对形成的烟雾进行采样,收集到6种大小不同的香烟烟雾颗粒,将采得的不同大小的香烟烟雾颗粒分别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进行刺激。6h后用荧光探针检测16HBE细胞中的活性氧。结果与未加香烟烟雾颗粒刺激对照组比较,香烟烟雾颗粒明显造成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活性氧增加。不同大小香烟烟雾颗粒中,第四级(2.1~3.3μm)的香烟烟雾颗粒造成的氧化应激最明显。第六级(0.65~1.1μm)大小的颗粒能直接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造成损伤。结论可吸入并沉积在呼吸道中的香烟烟雾能造成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氧化损伤。也能对呼吸道上皮细胞造成直接损伤。
周问渠李冰洪玮
关键词:氧化应激
F10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表达F10蛋白,并制备兔抗F10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F10基因片段,经BamH I和EcoR I酶切后连接入pET-GST原核表达载体,构建的pET-GST/F10融合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蛋白,并以亲和层析的方法进行纯化。表达产物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进行分析鉴定。以纯化的F10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抗F10的多克隆抗体,并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结果:经酶切和核酸序列分析证实重组质粒包含有正确编码的F10读码框。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pET-GST/F10诱导后表达一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61 000的融合蛋白,与预期结果相符。目的蛋白纯化后的纯度达90%以上,Western blot证实该蛋白是GST/F10的融合蛋白。将纯化的GST/F10融合蛋白免疫家兔,得到的兔抗F10抗体效价达1∶20 000。结论:成功构建了人F10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了高纯度的F10重组蛋白及兔抗F10抗体,为下一步研究F10基因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付欣邹东霆周问渠邢福祺李冰
关键词:原核表达抗体
探讨细胞不同初始接种密度对转染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初始接种密度对细胞转染效率的影响。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 2000(Lipo)介导GCLC基因(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亚单位)及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载体转染大鼠肺泡上皮L2细胞,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萤光素酶活性值、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其GFP表达情况,来探讨细胞不同初始接种密度对转染效率的影响。结果:细胞初始接种密度不同,其转染效率也不同。结论:细胞不同初始接种密度对转染效率有显著性影响,转染细胞数适宜才能得到较高的转染效率。
洪玮付欣周问渠邹东霆李冰
关键词:脂质体转染效率绿色荧光蛋白
F10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载体的构建及亚细胞定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构建F10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进而观察F10基因编码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情况。方法:运用RT-PCR技术从葡萄胎组织中分离F10基因的完整ORF,构建pEGFP-N2/F10和pEGFP-C2/F10的融合表达载体,以L ipofectA M INE 2000为介导剂,将重组载体转染入人乳腺癌细胞MCF-7,并在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表达的融合蛋白。结果:显微镜下观察到,GFP/F10融合蛋白呈不规则的颗粒状、环状分布于细胞核,或细胞浆,或者在核浆中均有分布,而且在细胞浆中主要分布在细胞器中。而对照的pEGFP蛋白均匀分布在整个细胞浆和细胞核。结论:F10蛋白在细胞的不同周期分布不同,或在细胞核,或在细胞胞浆中,或者在核浆中均有分布。
付欣周问渠邢福祺李冰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转染
尼古丁对人A549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观察烟草烟雾中的主要有害成分尼古丁对人A549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尼古丁致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一定浓度尼古丁刺激体外培养的人A549细胞,应用CCK-8法、Transwell法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A549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ACh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6 mol/L尼古丁处理A549细胞后,促进人A549细胞增殖(t=7.920,P〈0.05);使穿过基质胶的细胞数增多,侵袭能力增强(t=5.298,P〈0.05);使细胞迁移率增加,迁移能力增强(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6 M尼古丁处理A549细胞24 h后,α7 nAChR、VEGF和MMP-2蛋白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800、4.074、6.851,P值均〈0.05).结论 尼古丁通过其特异性受体α7 nAChR可增强人A54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VEGF和MMP-2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洪玮杨星蒋永亮彭芳黄玲媚叶秀琴付欣周问渠李冰冉丕鑫
关键词:尼古丁细胞增殖细胞侵袭细胞迁移
用于活体影像技术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肺癌细胞系的建立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人肺癌细胞系并进行体外验证。方法:亚克隆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到真核表达载体pRc/CMV2上,构建重组质粒pRc/CMV2-luc+,转染到肺癌细胞株spc-a-1,经过G418筛选获得单细胞抗性克隆。抗性克隆连续传代,并通过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筛选出高水平表达荧光素酶的稳定细胞克隆,在体外检测细胞的生物发光能力与细胞数量的相关性。结果:构建的pRc/CMV2-luc+真核表达质粒转染spc-a-1细胞后,经G418筛选出多个抗性克隆;传代至40代时确定有3株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最高;活体影像系统体外检测证实阳性细胞株发光强度与数量呈正相关。结论: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spc-a-1细胞系。
郑国兵刘启才李晓艳周问渠彭燕李冰
关键词:细胞克隆荧光素酶G418
医学院校生命科学院科研平台建设举措被引量:1
2021年
医学院校的科研平台不单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创建双一流学科、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支撑。在现代高等教育体制发展的背景下,生命科学学科快速发展,医学院校应持合作进取的态度,在创建一流临床实验室的同时加大力度创立与时俱进的生命科学学科科研平台。我们通过积极引进科研人才,拓展科研合作平台;建立学院科研平台与学校物资中心、资产科联合管理模式;施行生命科学院与基础学院、临床学院的仪器平台共享。创新型、合作型及研究生责任明确性科研平台的建设,有助于研究生全面认识科研工作的安全性与严谨性,有助于全方面提高科研人员学术素养、平台管理效率以及使用效率。
高咪洪玮付欣周问渠李冰戴建威李帅
关键词:医学院校科研平台建设
女孩性早熟患者中检出一种新的雌激素受体基因突变(英文)被引量:5
2005年
对收集的16例未见血液雌激素水平升高的临床女孩性早熟患者的外周血样本,利用PCR-SSCP方法筛查了雌激素受体基因编码区的可能突变。结果在1例患者发现:其雌激素受体基因8号外显子编码精氨酸的548位密码子,1个C→T转换导致精氨酸残基被半胱氨酸所替代;这一突变使DNA序列中产生1个BtsⅠ酶切位点,通过PCR-RFLP实验证明此患者为Arg548/Cys548杂合体。为证明该突变在性早熟发生中的作用,构建了一个雌激素受体反应元件报道质粒pGL3-promoter-ERE;成功将野生型ESR1基因定点突变,并克隆于PCR3.1真核表达质粒。报道质粒和表达质粒共转染CMF-7细胞,Cys548突变能够增加萤火虫荧光素酶的产生。结果证明该突变雌激素受体在体外具有高活性特征,因而推测在体内也可能具有相应的过高活性,从而导致女孩的性早熟。
李冰刘丽付欣周问渠邹东霆赵小媛蔡艳娜涂洪彬刘启才陈耀勇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基因突变女孩性早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