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元刚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民族
  • 3篇民族主义
  • 2篇第一次世界大...
  • 2篇世界大战
  • 2篇主义
  • 2篇五四前后
  • 2篇民族主义思潮
  • 1篇世界主义
  • 1篇思潮
  • 1篇自决
  • 1篇民族国家
  • 1篇民族自决
  • 1篇互动

机构

  • 4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4篇周元刚
  • 2篇郑大华

传媒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吉林广播电视...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论五四前后的民族主义思潮及其特点被引量:8
2008年
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形成于清末民初的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在五四前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是民族自决思潮的兴起,其次是经济民族主义的兴起,再次是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清末时期比较,五四前后的民族主义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互动;二是民族主义的现代性拓展,三是参与民族主义运动的阶级和阶层更加广泛。
郑大华周元刚
关键词: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四前后民族主义
“五四”前后的民族主义与三大思潮之互动被引量:7
2008年
人们一般把现代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思潮分为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而民族主义是这三大思潮的并生系统。就"五四"前后的民族主义与激进主义的关系而言,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尤其是一战后世界范围内民族自决或解放运动的高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促使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发生转变,即从反满转为反帝,并提出了联合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主张,而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既具有国际主义和阶级斗争精神,又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从"五四"前后的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来看,一方面自由主义推动了民族主义的发展,尤其是使它更具有了现代性;另一方面民族主义对归属、忠诚以及团结的强调,也推动了自由主义的本土化。但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由于在寻求民族独立富强的道路上脱离本国的历史与现状,试图将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传统全盘照搬到中国来,因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激进主义、保守主义等民族主义思潮高涨之时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民族主义的主流。至于保守主义,在激进的社会形势中以更冷静的视角看待传统文化,深刻地提出自己构建现代化民族国家的理论并积极地进行实践。保守主义对文化的民族性与继承性的重视丰富了民族主义的手段,使之更趋于合理。
郑大华周元刚
关键词:民族主义
一战后中国民族自决思潮的高涨
2007年
一战结束后,随着西方国家实力消长的巨大变化,欧亚等一系列国家的民族独立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人特别是在以学生为先锋的知识分子、工人和商人等阶层中,民族自决意识迅速发展,把中国民族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次自决思潮的高涨无论在参与面、深度还是在影响上都是空前的,之后在国共两党的领导下中国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进程加快。
周元刚
关键词:世界主义民族自决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情,它不仅改变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中国作为参战国以及半殖民地受战争的影响是很大的,在与外国交往、对抗中,人们对中华民族的概念有了...
周元刚
关键词:第一次世界大战民族主义思潮民族国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