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昌昊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蜕皮甾酮
  • 4篇干细胞
  • 3篇增殖
  • 3篇体外
  • 3篇人骨髓
  • 3篇人骨髓间充质...
  • 3篇细胞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表皮
  • 1篇胸背疼痛
  • 1篇愈合
  • 1篇愈合作用
  • 1篇原发肿瘤
  • 1篇早期胃癌
  • 1篇增生
  • 1篇增生症
  • 1篇肉芽

机构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吴昌昊
  • 7篇周云峰
  • 7篇吴旭
  • 4篇李国芳
  • 3篇张立溪
  • 3篇张子良
  • 3篇张元中
  • 2篇付小兵
  • 2篇王武军
  • 2篇熊刚
  • 1篇张翠萍
  • 1篇廖娟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感染、炎症、...

年份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蜕皮甾酮对人表皮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蜕皮甾酮(EDS)对人表皮干细胞(hESCs)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中性蛋白酶-Ⅳ型胶原黏附法分离正常人包皮表皮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第3代细胞β1整合素、角蛋白19(CK19)、角蛋白14(CK14)及角蛋白10(CK10)的表达以鉴定hESCs。分别用含0 mg.L-1(对照组)、10 mg.L-1(10 mg.L-1组)、20 mg.L-1(20 mg.L-1组)、40 mg.L-1(40 mg.L-1组)、80 mg.L-1(80 mg.L-1组)及160 mg.L-1(160 mg.L-1组)EDS的Ep ilife培养基作用第3代hESCs 3 d,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酶标仪490 nm下的吸光度值,评价EDS对hESCs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提示第3代表皮干细胞β1整合素、CK 19、CK 14的表达阳性,CK 10表达阴性。EDS作用3 d后,10 mg.L-1组、20 mg.L-1组、40 mg.L-1组、80 mg.L-1组及160 mg.L-1组吸光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40 mg.L-1组、80 mg.L-1组和160 mg.L-1组吸光度均高于10 mg.L-1组和20 mg.L-1组(P<0.05);80 mg.L-1组吸光度高于40 mg.L-1组和160 mg.L-1组(P<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体外培养条件下EDS能促进hESCs增殖,该作用在EDS浓度为80 mg.L-1时最为显著。
李国芳吴旭付小兵张翠萍周云峰吴昌昊
关键词:蜕皮甾酮表皮干细胞增殖体外
肺部孢子丝菌病1例被引量:1
2009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因咳嗽、发烧1月余,右侧胸痛半月余,于2008年8月19日收入本院胸外科,8月25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患者2008年7月20日感冒后出现咳嗽,发烧,2008年8月4日入当地医院,
吴昌昊吴旭张立溪熊刚周云峰李国芳
关键词:病例报告
蜕皮甾酮在体外条件下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分离培养并鉴定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观察不同剂量蜕皮甾酮(EDS)对hMSC增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hMSC,检测第2代细胞CD44、CD105、CD34及CD29的表达以鉴定其为hMSC。设不同浓度EDS的细胞培养体系(10、25、50和100μg/ml)与对照组(单纯hMSC培养基,无EDS)作对比,MTT比色法测定hMSC的增殖活力,并行流式细胞周期观察。结果 EDS各浓度组hMSC的MTT吸光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EDS浓度为25μg/ml时hMSCMTT吸光度值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在EDS浓度为10、50、100μg/ml时,组间吸光度值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流式细胞周期显示EDS浓度为25μg/ml时hMSC培养体中细胞S期细胞所占比例、增殖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ED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体外培养条件下的hMSC具有生长促进作用,该作用在EDS浓度为25μg/ml时最为显著,但是EDS促进hMSC增殖的作用不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吴昌昊吴旭付小兵周云峰张元中张子良
关键词:蜕皮甾酮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增殖
蜕皮甾酮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背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证明从骨髓组织中提取的间充质干细胞...
吴昌昊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表皮细胞
文献传递
蜕皮甾酮对胃溃疡模型大鼠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蜕皮甾酮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Okabe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8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奥美拉唑钠组(B组)、蜕皮甾酮组(C组)、蜕皮甾酮联合奥美拉唑钠组(D组)。分别于灌胃治疗第7天、第14天后各处死一半大鼠,取组织标本,光镜下观察溃疡形态及愈合情况并测定溃疡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大鼠胃溃疡周边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结果:灌胃治疗第7天和第14天,大鼠胃溃疡指数A组>C组>B组>D组(P<0.05)。EGF及EGFR的表达及PGE2的含量均为A组
周云峰吴旭廖娟吴昌昊张元中张子良
关键词:蜕皮甾酮胃溃疡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前列腺素E2奥美拉唑钠
肋骨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2009年
患者男,23岁.因左侧胸背疼痛10余天,于2008年12月11日入住我院,入院前于外院行PET示:左侧第四后肋见一结节状放射性摄取增高影.大小约1.5cm×2.3cm×2.0cm,SUV最大值7.9。CT于上述部位见溶骨性骨质破坏.呈“狗啃状”改变,边缘锐利,并可见软组织肿块形成,边界清楚。CT值为13.7Hu。考虑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性大。
吴昌昊吴旭张立溪熊刚周云峰李国芳
关键词: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肋骨嗜酸性肉芽肿胸背疼痛骨质破坏肿块形成
蜕皮甾酮对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分离培养并鉴定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不同剂量蜕皮甾酮(Ecdysterone,EDS)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
吴昌昊吴旭付小兵张翠萍孙同柱
文献传递
早期胃癌合并食管肌间微小平滑肌瘤双原发肿瘤1例
2008年
双原发肿瘤是同一个体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的起源于不同组织且性质相异的原发性肿瘤。笔者曾收治中段食管肌间微小平滑肌瘤合并胃体早期低分化腺癌患者1例,确诊时两种肿瘤均为早期,且早期胃癌以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甚为少见,现报告如下。
李国芳吴旭吴昌昊周云峰张立溪王武军
关键词:平滑肌瘤平滑肌肿瘤肌肉组织肿瘤早期胃癌食管原发肿瘤
蜕皮甾酮对兔实验性皮肤创伤的促愈合作用及机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蜕皮甾酮(EDS)促进兔皮肤创伤愈合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40只兔,每只3个创面,随机标记为A、B、C,分别设为空白对照组(A组)、云南白药组(B组)及EDS乳膏组(C组)。随机选取10只兔,观察各组创面愈合率和愈合时间。其余30只兔分别于造模后4、8、12d处死,取标本,每次10只。观察组织病理学指标,检测创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创面周边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结果:C组和B组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A组(P<0.01)。造模后4d,各组创面愈合率及组织病理学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造模后8d及12d,C、B组的创面愈合率、组织病理学评分均高于A组(P<0.05)。造模后4、8d及12d,C组的EGFR和bFGF的表达最高,其次是B组,A组最低(P<0.01)。结论:EDS能促进兔实验性皮肤创伤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诱导EGFR和bFGF的高表达有关。
周云峰吴旭吴昌昊张元中张子良王武军
关键词:蜕皮甾酮创伤愈合EGFRBFGF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