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明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嘉兴市科技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用于静脉全麻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8年
- 吴军明杜炎芳
- 关键词: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二氧化碳监测全凭静脉麻醉全麻患者麻醉过程
- 膝关节镜术后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复合镇痛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评价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舒芬太尼罗哌卡因混合液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膝关节镜手术病人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n=30):罗哌卡因(R)组、舒芬太尼罗哌卡因(SR)组和生理盐水(S)组。手术结束时,R组关节腔内注射0.45%罗哌卡因20mL,SR组腔内注射5μg舒芬太尼与0.45%罗哌卡因混合液20mL,S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与S组比较,R、SR组安静和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额外止痛剂的需要量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与R组相比,SR组在运动状态下拥有更好的镇痛效果(P<0.05),更少的额外止痛剂的需要量(P<0.01)。结论: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混合液有完善的镇痛效果,减少了额外止痛剂的需要量。
- 朱志鹏邱建新吴军明于鹏肖旺频
- 关键词:膝关节镜舒芬太尼罗哌卡因术后镇痛
- 小儿腋路臂神经丛不同阻滞方法的效果
- 2013年
- 目的:观察小儿腋路臂神经丛不同阻滞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拟行上肢手术小儿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解剖定位组(A组)、动脉穿透组(B组)和超声引导组(C组),丙泊酚麻醉诱导后行腋路神经阻滞。A组采用解剖定位单点阻滞法,B组采用动脉穿透两点法,C组采用超声引导下三点阻滞法。术中根据需要泵注瑞芬太尼。评估成功率,观察各组操作时间、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阻滞作用持续时间和术后VAS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A、B组相比,C组的阻滞成功率明显增高(P<0.05),阻滞起效时间、阻滞作用持续时间和术中瑞芬太尼用量优于A、B组,且B组优于A组(P<0.05)。C组术后VAS明显低于A、B组。结论:小儿上肢手术以等量药液行腋路臂神经丛阻滞,超声引导法比传统解剖定位法和动脉穿透法成功率更高,阻滞的起效时间更快,阻滞持续时间更长,术后镇痛效果更完善且并发症较少。
- 朱志鹏吴军明肖旺频朱长玉
- 关键词:臂神经丛阻滞超声检查儿童麻醉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喉显微术中的应用
- 2006年
- 吴军明肖旺频
-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喉显微手术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强效镇痛药复合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