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佳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2篇手术中
  • 2篇超声
  • 2篇超声引导
  • 1篇定位法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穿刺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手术
  • 1篇胸骨
  • 1篇胸骨正中
  • 1篇胸骨正中切口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辅助
  • 1篇胸腰椎
  • 1篇胸椎
  • 1篇胸椎旁神经阻...
  • 1篇悬雍垂
  • 1篇悬雍垂腭咽

机构

  • 5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皖南医学院

作者

  • 5篇吴佳
  • 2篇陈龙
  • 2篇楼小侃
  • 2篇陈悦
  • 1篇洪军
  • 1篇骆晓攀
  • 1篇胡双飞
  • 1篇胡志斌
  • 1篇严美娟
  • 1篇王瑜
  • 1篇钱军

传媒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目前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有效而常用的方法.OSAS患者咽腔狭小,手术部位血运丰富,手术中出血多,视野暴露不清,容易增加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如何运用控制性降压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值得探讨.本研究旨在观察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UPPP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吴佳
关键词: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艾司洛尔手术中出血OSAS患者
术中自体血回输在胸腰椎前后路联合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脊柱手术特别是胸腰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中常需输血治疗.为了避免和减少输注异体血,自2009年1月以来我们用国产自体血液回收机对胸腰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患者进行术中自体血回输,并与常规输同种异体血的患者进行比较,以评价术中自体血回输在胸腰椎前后路联合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及安全性.……
吴佳
关键词:前后路联合手术术中自体血回输胸腰椎手术中脊柱手术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17年12月—2018年5月择期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60例,根据所用麻醉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麻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药物用量;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时,手术过程中,手术结束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拔管后即刻、拔管后1、3、6、12、24 h VAS疼痛评分;麻醉诱导前、进胸时、关胸时、术后1 h和24 h外周血血糖、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和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等应激相关血清学指标浓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用量均优于对照组;围手术期SBP、DBP、HR、SpO_2变化稳定;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各时间点患者外周血血糖、肾上腺素E、IL-6、IL-10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可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全麻药用量、抑制食管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吴佳陈龙陈悦钱军胡双飞
关键词:食管癌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应激反应
微创心脏手术超快通道麻醉管理
2023年
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式已由传统的胸骨正中切口逐渐向小切口微创化发展。本中心心脏外科团队首创更适合国人的胸腔镜辅助右侧腋下小切口入路微创心脏手术方法——无可见瘢痕微创心脏手术^([1]),自2018年以来已作为常规术式,约65%心脏大血管手术于右侧腋下小切口入路微创下完成。自2021年4月本中心对胸腔镜辅助右侧腋下小切口心脏大血管手术的部分患者实施超快通道麻醉(Ultra-fast-track Cardiac Anesthes-ia,UFTCA),即术毕1 h内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2],以期通过术后早脱机、早拔管、缩短ICU留置时间,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严美娟蒋神杰骆晓攀陈龙楼小侃吴佳刘金涛洪军崔勇胡志斌
关键词:微创心脏手术胸腔镜辅助留置时间胸骨正中切口常规术式
超声引导动态针尖定位法与传统触诊法桡动脉穿刺成功率比较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动态针尖定位法与传统触诊法桡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比较.方法选择需要桡动脉穿刺置管的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触诊法)和观察组(超声引导动态针尖定位法)2组,每组30例.10名规范化培训的急诊科或ICU住院医师行桡动脉穿刺置管.记录总穿刺次数、桡动脉穿刺第一次成功率和总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并发症包括血肿、血管痉挛等.结果两组间患者术前桡动脉直径和桡动脉横截面积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操作医师在性别、年龄、学历构成、培训前工作年限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触诊法相比,超声引导动态针尖定位法桡动脉穿刺置管的总穿刺次数显著减少(2.3±0.8 VS. 1.8±0.9,P=0.018),穿刺第一次成功率(50.0% VS. 20.0%,P=0.029)和总穿刺成功率显著增高(76.7% VS. 40.0%,P=0.009),穿刺时间明显缩短(387.4±177.1 VS. 283.4±133.2,P=0.013).两组间桡动脉穿刺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建议急诊科或ICU住院医师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时采用超声引导下的动态针尖定位法,相比传统触诊法,其可减少桡动脉穿刺次数,提高穿刺成功率和缩短穿刺时间.
陈悦吴佳王瑜刘惠子楼小侃
关键词:超声引导触诊法桡动脉穿刺置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