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红英

作品数:21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局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晚期
  • 9篇化疗
  • 8篇多态
  • 8篇基因
  • 7篇多态性
  • 7篇药物
  • 7篇XRCC1
  • 6篇遗传学
  • 6篇细胞
  • 6篇疗效
  • 6篇基因多态性
  • 6篇肺癌
  • 5篇药物遗传学
  • 5篇晚期非小细胞
  • 5篇小细胞
  • 5篇非小细胞
  • 5篇奥沙利铂
  • 5篇铂类
  • 5篇肠癌
  • 4篇肿瘤

机构

  • 2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青岛市第八人...

作者

  • 21篇吕红英
  • 18篇梁军
  • 6篇姚如永
  • 4篇韩越
  • 4篇张克
  • 4篇梁华
  • 4篇周非
  • 3篇贾晓锋
  • 2篇安永恒
  • 2篇姜韬
  • 2篇史小利
  • 1篇孙莹莹
  • 1篇崔复宪
  • 1篇郭云良
  • 1篇项金瑜
  • 1篇宋珊爱
  • 1篇徐梅
  • 1篇王秀美
  • 1篇贾晓峰
  • 1篇卫红军

传媒

  • 3篇临床肿瘤学杂...
  • 3篇第十四届全国...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第七届亚洲临...
  • 1篇中华医学会放...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XPA及XPG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铂类药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DNA修复基因XPAA23G及XPGC46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9例,化疗前提取其外周血DNA,用DNA测序技术检测XPA、XPG基因型,所有患者均接受2-4个周期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结果:1)89例患者中,携带XPA23A/A及A/G+G/G基因型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47.5%和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37,P=0.023);携带XPG46C/C及C/T+T/T基因型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7.6%、23.4%,二者间也有统计学差异(x2=5.729,P=0.017),联合分析显示A/A及C/C型化疗有效率最高,达63.0%,而A/A及C/T+T/T型最低,仅15.4%,四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14.080,P=0.003)。2)89例患者中位TTP为7个月,XPA23A/A基因型中位TTP为11个月,A/G+G/G基因型为6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4.640,P<0.01);XPG46C/C基因型中位TTP为10个月,C/T+T/T基因型为6个月,两者也有统计学差异(x2=32.236,P<0.01)。联合分析显示,XPAA/A+XPGC/C型中位TTP最长,达到11个月,而A/G+G/G及C/T+T/T基因型最短,仅有4个月,四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59.295,P<0.01)。结论:XPAA23G及XPGC46T单核苷酸多态性可单独及联合用于预测晚期NSCLC病人对铂类药物的化疗疗效及TTP,初步提示可以根据患者基因型来指导个体化治疗。
贾晓锋梁军吕红英姚如永周非韩越
药物遗传学与肿瘤个体化治疗
以往肿瘤的化学治疗多是根据经验,建立在肿瘤学实验和临床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许多抗癌药物在不同人体的多态酶系的生物转化和解毒作用下,其药效和毒性明显不同.根据体表面积给出的药物剂量会使那些存在酶活性缺陷的患者处于严重毒性和治...
梁军吕红英
关键词:临床肿瘤个体化治疗药物遗传学药物代谢酶DNA修复酶
文献传递
GSTP1、XPG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铂类药物化疗疗效及生存期的关系被引量:10
2012年
背景与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基因A105G和人着色性干皮病G组(xeroderma pigmentatosum group G,XPG)基因C46T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对以铂类药物为主方案的化疗疗效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85例,化疗前取静脉血采用DNA测序法检测GSTP1 A105G和XPG C46T多态性,给予以铂类药物为主方案的化疗,2个周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RECIST标准)并统计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分析GSTP1 A105G和XPG C46T多态性与化疗疗效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85例晚期NSCLC患者中,GSTP1 A/G+G/G基因型和A/A基因型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43.59%和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8,P<0.05);XPG C/C基因型和C/T+T/T基因型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42.86%和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6,P<0.05);联合多态性分析显示,同时携带GSTP1 A/G+G/G和XPG C/C基因型患者化疗有效率最高为44.7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结束,81例患者中位TTP为6.5个月,其中GSTP1 A/G+G/G基因型为8.0个月,A/A基因型为6.0个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4.688,P<0.01);XPG C/C基因型为7.5个月,C/T+T/T基因型为6.0个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0.897,P<0.01);联合多态性分析显示,同时携带GSTP1 A/G+G/G和XPG C/C基因型患者的中位TTP最长为8.0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78例患者中位OS为9.0个月,其中GSTP1 A/G+G/G基因型为11.0个月,A/A基因型为9.0个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4.522,P<0.01);XPG C/C基因型为10.5个月,C/T+T/T基因型为9.0个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2.136,P<0.01);联合多态性分析显示,同时携带GSTP1 A/G+G/G和XPG C/C基因型患者的中位OS最长为11.0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STP1 A105G和XPG C46T多态性�
吕红英李启才卫红军项金瑜姚如永梁军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铂类生存期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RCC1 XRCC1基因多态性与铂类化疗疗效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化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效率约为30%。然而不同个体对化疗疗效和耐受性的差异巨大。机体的损伤修复系统叮以修复铂类药物引起的DNA损伤,影响化疗疗效,DNA修复基因的单核苷酸构象多态性(SNP)是导致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和分子基础,ERCC1和XRCC1分别在核苷酸切除修复(NER)和碱基切除修复(BER)途径发挥重要作用。
韩越梁军吕红英姚如永姜韬周非贾晓锋
关键词:药物遗传学ERCC1XRCC1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
一种多头听诊器
一种听诊器,包括导音管、拾音器及耳塞,所述的拾音器的两侧向外延伸设有相互对称的固定板,固定板的前面设有吸盘,所述吸盘的前面与拾音器的前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拾音器的背面设有导线相连的录音器和播放器,所述播放器上设置有扬声器,...
张立建史小利吕红英
文献传递
小鼠胰腺的放疗与糖尿病
目的:初步探讨放疗后胰腺的组织细胞损伤与糖尿病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通过电镜观察腹部照射不同剂量后小鼠的胰腺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血糖。结果:试验组小鼠的血糖在照射后7天时明显降低,照射后10天时血糖又明显升高,照射后8周内的其...
吕红英安永恒梁军
关键词:放疗胰腺血糖病理学
文献传递
健择为主联合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观察健择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4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2 6例采用健择 10 0 0mg/m2 ,d1、d8;DDP 3 0mg/m2 ,d1~d3 。 16例采用健择 10 0 0mg/m2 ,d1、d8;紫杉醇 60mg/m2 ,d1、d8。两方案均 3个周重复 ,3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 :42例中CR 1例 ,PR 2 0例 ,SD 14例 ,PD 7例 ,有效(CR +PR)率 5 0 % (2 1/4 2 ) ,初治有效率5 4 2 % (13 /2 4) ,复治有效率 44 4% (8/18)。健择 +DDP组 (其中 2 4例为初治 ) ,CR 1例 ,PR 12例 ,有效率 5 0 %(13 /2 6)。健择 +紫杉醇组有效率 5 0 %(8/16)。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 ,12 6个周期中Ⅲ~Ⅳ度粒细胞下降 19例次 (15 0 % ) ,Ⅲ~Ⅳ度血小板下降 3 2例次 (2 5 4% ) ,Ⅲ~Ⅳ度消化道反应 45例次 (3 5 7% ) ;Ⅱ~Ⅲ度肝功能损害 5 0例次 (3 9 6% )。结论 :健择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 ,毒副反应可耐受 ,特别是健择 +紫杉醇治疗复治非小细胞肺癌有较高疗效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观察。
梁军吕红英徐玫
关键词:药物疗法
GSTP1、XRCC1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铂类化疗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GSTP1)Ile 105 Val(A→ G)和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XRCC 1)Arg399Gln(G→A)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
周非吕红英梁军于壮姚如永
西松烷型二萜对小鼠H22肝癌腹水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西松烷型二萜对小鼠H22肝癌腹水瘤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昆明小鼠H22肝癌腹水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Ⅰ组)、西松烷型二萜低剂量组(Ⅱ组)、中剂量组(Ⅲ组)、高剂量组(Ⅳ组)与环磷酰胺组(Ⅴ组)。建模后24 h开始给药,Ⅱ~Ⅳ组以不同剂量的西松烷型二萜连续灌胃给药7 d,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Ⅴ组连续腹腔注射环磷酰胺7 d,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半数动物。计算平均腹水量、腹水抑制率、腹水中瘤细胞数、瘤细胞存活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浓度。另一半小鼠继续观察生存状况,计算生存期及生存延长率。结果Ⅲ、Ⅳ组腹水量与Ⅰ组比较明显减少(F=28.37,q=2.91、4.76,P〈0.05),腹水抑制率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升高。Ⅱ~Ⅳ组瘤细胞计数及瘤细胞存活率与Ⅰ组比较显著降低(F=7.21-19.13,q=2.92~4.76,P〈0.05)。Ⅱ~Ⅳ组小鼠平均生存期与Ⅰ组比较显著延长(F=35.77,q=2.91~4.75,P〈0.05),延长率分别为20.21%、42.10%和51.02%。与Ⅴ组比较,Ⅱ、Ⅲ组小鼠在饮食、活动等方面状态较好。Ⅳ组用药期间食欲下降,活动少,停药后好转。Ⅱ~Ⅳ组IL-2和IFN-γ含量与Ⅰ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21.17、35.47,q=2.93~4.77,P〈0.05)。结论西松烷型二萜对H22肝癌腹水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细胞免疫功能有关,其有可能开发成为一种新的海洋源性抗肿瘤药物。
訾华浦陈红吕红英时艳艳崔复宪郭云良王秀美
关键词:细胞因子小鼠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RCC1、XRCC1基因多态性与铂类化疗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和X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1)的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铂类药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91例晚期NSCLC患者化疗前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DNA测序法对E...
梁军韩越吕红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