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多普勒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塞
  • 3篇移植肾
  • 3篇造影
  • 3篇肾小管
  • 3篇肾小管坏死
  • 3篇声学造影
  • 3篇室壁
  • 3篇室壁瘤
  • 3篇室壁瘤形成
  • 3篇室间隔
  • 3篇室间隔穿孔
  • 3篇小管
  • 3篇坏死
  • 3篇急性肾小管
  • 3篇急性肾小管坏...
  • 3篇梗塞
  • 3篇穿孔
  • 2篇多普勒诊断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吕仕军
  • 4篇龚渭冰
  • 3篇吴凤林
  • 3篇叶艺
  • 3篇侯连兵
  • 3篇马俊杰
  • 1篇刘国娥
  • 1篇龚谓冰
  • 1篇王倩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2006全国...
  • 1篇2007年全...
  • 1篇第八届全国超...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肝炎性假瘤误诊为肝癌1例
2003年
病例女,60岁,主诉畏寒、发热两周,体温高达40℃,伴上腹部、剑突下疼痛;有饱胀感,偶有恶心,呕吐物为咖啡色内容物,既往无肝炎病史.外院查血常规:WBC23.3G/L、AFP阴性,B超诊断为肝尾状叶实性占位性病变(原发性肝癌),来我院就诊.
吕仕军王倩
关键词:肝肿瘤
声学造影与多普勒超声诊断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声学造影时间一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s,TIC)诊断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可行性,并与常规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分析。方法:1.建立急性肾小管坏死动物模型:选用健康杂种犬1...
龚渭冰叶艺侯连兵马俊杰吴凤林吕仕军
文献传递
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并室间隔穿孔1例被引量:1
2006年
吕仕军龚渭冰刘国娥
关键词:下壁心肌梗塞室间隔穿孔室壁瘤形成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前区
心肌梗塞后室壁瘤形成并室间隔穿孔1例
研究表明广泛前壁或心尖部大面积壁性心肌梗塞者更易发生此并发症,而心肌梗塞后室壁瘤形成并室间隔穿孔则为心梗少见的致命并发症,发病率均为0.5-1.0}, AMI后并发室间隔穿孔室水平会出现左向右的分流,血流动力学会随着穿孔...
罗瑞山吕仕军刘国娥
关键词:心肌梗塞室壁瘤室间隔穿孔X线检查
文献传递
声学造影与多普勒诊断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探讨应用声学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诊断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可行性,并与常规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建立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动物模型,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常规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经静脉间断触发超谐波声学造影(UHI)及声学定量分析TIC各参数,同时跟踪病理活检。结果:ATN发生前后对比发现:声学造影示TIC曲线峰值前移,TIC参数除PI值外,AUC、HT、MTT、PI与AUC比率均明显降低;二维超声和多普勒检查示:移植肾大小无明显改变,RI值在正常值范围波动。结论:声学造影结合TIC定量分析,可客观反映移植肾ATN血流灌注变化,为诊断移植肾ATN提供了可行的新方法。
龚渭冰叶艺侯连兵马俊杰吴凤林吕仕军
关键词:肾移植肾小管坏死多普勒
心肌梗塞后室壁瘤形成并室间隔穿孔20年彩超随访报告
本文介绍了1例心肌梗塞后室壁瘤形成并室间隔穿孔的临床资料、B超诊断、心电图等内容,并经过多次超声显示:此患者室壁瘤的位置及室间隔穿孔的大小变化不大,室间隔水平的分流方向,分流量大小及流速变化不大,心功能正常。由此可见其血...
吕仕军龚谓冰
关键词:心肌梗塞后室壁瘤室间隔穿孔
文献传递
声学造影与多普勒诊断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声学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s,TIC)诊断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可行性,并与常规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建立移植肾急性肾小管(acute tubular n...
龚渭冰叶艺吴凤林吕仕军侯连兵马俊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