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德兵

作品数:121 被引量:483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主题

  • 40篇肿瘤
  • 34篇细胞
  • 26篇肠癌
  • 25篇大肠
  • 21篇APE1
  • 21篇大肠癌
  • 17篇血管
  • 16篇淋巴
  • 15篇内皮
  • 13篇蛋白
  • 11篇免疫
  • 11篇基因
  • 11篇DNA损伤
  • 11篇病理
  • 10篇直肠
  • 10篇骨髓
  • 9篇血管内皮
  • 9篇血管内皮生长...
  • 9篇预后
  • 8篇淋巴瘤

机构

  • 118篇第三军医大学...
  • 1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4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重庆市肿瘤研...
  • 4篇武警重庆市总...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44医...
  • 1篇新津县人民医...

作者

  • 121篇向德兵
  • 63篇王东
  • 40篇李增鹏
  • 27篇张沁宏
  • 27篇肖华亮
  • 25篇牟江洪
  • 22篇谢家印
  • 22篇仲召阳
  • 15篇王阁
  • 13篇杨镇洲
  • 12篇何渝军
  • 12篇李梦侠
  • 9篇刘宝华
  • 9篇王毅
  • 8篇胡厚祥
  • 8篇王红勇
  • 8篇何作云
  • 8篇于长青
  • 7篇阎晓初
  • 6篇傅春江

传媒

  • 2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1篇重庆医学
  • 9篇解放军医学杂...
  • 8篇肿瘤防治杂志
  • 6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消化外科
  • 3篇局解手术学杂...
  • 3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国医刊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微循环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11篇2009
  • 13篇2008
  • 12篇2007
  • 28篇2006
  • 24篇2005
  • 14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2
2002年
目的:探讨β-catenin(β-连环素)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与癌基因cyclinD1和C-myc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TM)二步法,检测25名正常人大肠黏膜,42例大肠腺瘤和58例大肠癌组织β-catenin,cyclinD1和C-myc的表达情况。 结果:正常大肠黏膜β-catenin胞膜阳性表达,cyclinD1和C-myc阴性。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β-catenin呈胞质和/或胞核异位表达,大肠癌异位表达率为65.5%,显著高于大肠腺瘤(42.9%,P<0.05)。大肠癌cyclinD1和C-myc阳性率分别为74.1%、70.7%,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45.2%,33.3%;P均<0.01)。大肠癌中β-catenin与cyclinD1和C-myc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32,0.57;P<0.05,P<0.01)。 结论:β-catenin异位表达可能是原癌基因cyclinD1和C-myc激活的原因之一,并在大肠癌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向德兵吴晓华李增鹏刘友生
关键词:D1C-MYC大肠癌组织
自体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了解自体骨骼肌卫星细胞(satellitecell,SC)移植至心肌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5只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移植组,对照组及移植组大鼠经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MI模型。将体外培养2周的大鼠自体SC以注射的方式移植到移植组大鼠梗死区周围,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心功能、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浓度及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同时观察移植细胞在梗死区的生长、增殖情况并探讨它们相互的关系。结果SC在梗死区中可增殖分化为横纹肌纤维;与假手术组比较,尽管对照组及移植组大鼠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左室收缩压及左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均明显降低(P<0.05,P<0.01),左室舒张末压均明显增高(P<0.01),但移植组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及左室舒张末压较之对照组则有明显改善(P<0.05,P<0.01);SC移植4周后,对照组大鼠毛细血管密度较之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移植组大鼠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密度及血清VEGF浓度较之假手术组、对照组亦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SC在心肌梗死区中能增殖分化为横纹肌样细胞,并可分泌VEGF促使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增生,从而共同参与改善心功能。
王红勇何作云于长青向德兵胡厚祥王毅杨成明王旭开傅春江
关键词:骨骼肌卫星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毛细血管心功能
骨肉瘤中APE1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 探讨APE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10例正常骨、10例良性骨瘤和60例骨肉瘤组织中APE1、CD3 4和FⅧ Rag等蛋白表达,并根据CD3 4和FⅧ Rag染色结果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 APE1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核,骨肉瘤中APE1显著高于正常骨(P <0 0 5 ) ,60例骨肉瘤中43例(72 % )呈高表达,17例呈低表达,APE1强表达组中的MVD显著高于弱表达组(P <0 0 1)。结论 APE1在骨肉瘤中过度表达与骨肉瘤分化以及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骨肉瘤抗血管生成治疗中一个新的靶向分子。
仲召阳王东李增鹏向德兵张沁宏肖华亮
关键词:骨肉瘤APE1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抗血管生成
胃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胃上皮样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 1例原发于胃的上皮样血管肉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临床表现及大体病理无特征性 ;镜下瘤细胞呈上皮样特征 ,异型性明显 ,表达CD31、CD34、Vim。结合文献 ,消化道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男性多于女性 ,平均发病年龄为 6 0 4岁。结论 消化道上皮样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 ,术前确诊困难 ,预后差 ,转移率高 ,平均生存时间为 7个月 ,主要与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恶性黑色素瘤、转移癌等鉴别。
冯绍平卢国秀向德兵
关键词:文献复习预后病理特征
结直肠癌淋巴管生成的特点及其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53
2005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淋巴管的分布特点、增殖状态及其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淋巴管特异标记podoplanin对96例结直肠癌及其相应正常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微淋巴管密度,以CD34标记血管检测微血管密度作为对比,并分别与Ki-67进行双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淋巴管和血管增殖活性,结合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分析。结果结直肠癌中心及浅表部淋巴管多为闭锁的条索状,边缘区淋巴管多呈管样扩张状。结直肠癌边缘区淋巴管密度(51.2±25.5)及较正常结直肠组织(29.4±9.0)和肿瘤其他区域显著性增高(P<0.01),并且其淋巴管内皮Ki67指数(0.23±0.17)也较其他区域显著性增高(P<0.05)。结直肠癌边缘区微淋巴管密度与淋巴管受累、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P<0.01或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新生淋巴管,且主要分布于肿瘤边缘区,癌周围淋巴管密度增加与癌细胞转移相关,结直肠癌边缘区微淋巴管密度测定对评估其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判断可能具有意义。
牟江洪阎晓初李增鹏王东段光杰向德兵肖华亮张沁宏
关键词:结直肠癌临床病理意义淋巴管生成淋巴管内皮新生淋巴管增殖状态
多功能基因APE/ref-1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多功能基因APE/ref1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158例各级脑星形细胞肿瘤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石蜡标本制作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PE/ref1蛋白的表达。结果:APE/ref1在正常脑组织表达于胶质细胞核,在91%(143/158)的肿瘤中以胞核/胞质联合表达为主,少数可仅表达于胞核或胞质(各为5及10例,分别占3%和6%)。APE/ref1胞核阳性分度与胞质染色强度之间存在着负相关,r=-0.447,P=0.0010。其中,核表达阳性分度与肿瘤进展相关,即Ⅲ、Ⅳ级肿瘤的APE/ref1核表达阳性分度显著高于Ⅰ、Ⅱ级,并与肿瘤复发有关,而APE/ref1胞质表达与肿瘤分级和复发无关。生存资料分析显示,APE/ref1核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相应的APE/ref1核低表达组,P=0.0096。结论:多功能基因APE/ref1与肿瘤发生和进展有关,APE/ref1核表达可作为判断脑星形细胞肿瘤预后的指标之一;由APE/ref1介导的DNA碱基切除修复能力的提高,以及细胞增殖相关转录因子的激活可能与星形细胞肿瘤的侵袭性表型密切相关。
肖华亮李增鹏牟江洪张沁宏向德兵王东
关键词:DNA修复预后
APE1在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锎-252中子放疗预后的关系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锎-252中子放射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15例子宫颈上皮内肿瘤(CIN)组织、89例宫颈癌组织(接受锎-252中子刀放疗)中APE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APE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CIN病例(P<0.01)。APE1在正常宫颈组织和CIN病例均呈胞核表达,宫颈癌组织中APE1呈胞核表达(59例)、单纯胞浆表达(8例)或核浆共同表达(22例)。APE1表达强度与宫颈癌FIGO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与年龄和病理分型无关。APE1亚细胞定位情况与FIGO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生存分析显示在APE1核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70.9月)和APE1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75.8月)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APE1浆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57.8月)和APE1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56.5月)(P=0.025,0.001)。结论APE1胞质异位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APE1亚细胞定位和表达水平对锎-252中子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有提示作用。
卿毅王东雷新向德兵李梦侠李增鹏单锦露
关键词:锎-252中子宫颈癌
TGF-β_1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骨髓粒单系造血变化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TGF β1与c kit相互关系及其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骨髓粒单系造血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2 0 %TBSAⅢ度烧伤合并内毒素 (1 μg/g体重 )腹腔注射后 1周内小鼠骨髓细胞TGF β1、c kit表达 ,并对骨髓粒单系造血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 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早期骨髓粒单系略呈增生反应 ,继而呈现造血抑制。烧注后 1、3d骨髓细胞TGF β1表达增强 ,c kit表达减弱 ;且TGF β1与骨髓CFU GM和c kit变化趋势相反。结论 TGF β1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骨髓粒单系造血抑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机制与下调骨髓细胞c kit表达有关。
向德兵刘友生王水明王晓东
关键词:烧伤内毒素血症骨髓造血
重组人P53腺病毒增强肝癌细胞放疗的敏感性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ecombinant human adenovirusP53,rAd-P53)对不同P53状态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以重组人P53腺病毒分别感染突变型P53肝癌细胞PLC/PRF/5和野生型P53肝癌细胞SMMC-7721,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癌细胞P53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台酚蓝染色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肝癌细胞感染rAd-P5348h后照射不同剂量的X射线,克隆形成法检测放射增敏比,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50MOIrAd-P53转染PLC/PRF/5和SMMC-7721细胞后转染效率分别为89.37%和87.53%,转染48h可见P53蛋白高表达,MTT法显示细胞存活率分别为3.41%和35.44%,细胞生长曲线显示感染后第5天两种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1.91%和17.03%(P<0.01),PLC/PRF/5细胞的凋亡率[(8.8±1.4)%]显著高于SMMC-7721[(4.1±1.1)%](P<0.01)。应用20MOI的rAd-P53转染细胞48h后加X射线(4Gy)照射,PLC/PRF/5细胞的凋亡率为(26.9±5.6)%,显著高于SMMC-7721细胞凋亡率(16.4±2.9)%(P<0.01);20MOI的rAd-P53转染后加照射PLC/PRF/5和SMMC-7721,细胞的放射增敏比SER(Dq)值分别为1.30和1.16;SER(D0)值分别为1.57和1.25。结论:rAd-P53能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并提高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对PLC/PRF/5细胞作用显著强于SMMC-7721细胞;表明不同内源性P53状态的肝癌细胞对rAd-P53治疗及其协同的放疗敏感性可能不同。
张沁宏向德兵卿毅仲召阳杨志祥廖玲王东
关键词:肝癌重组人P53腺病毒敏感性凋亡
HIF-1a表达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组织表达缺氧诱导因子 (HIF 1a)与肿瘤组织中微血管计数(MVC)、肿瘤分级、复发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膀胱肿瘤组织中HIF 1a表达 ,并用计数定量血管形成 ,回顾性分析HIF 1a表达和MVC、肿瘤分级、复发的关系。结果正常膀胱粘膜 1 9例 ,膀胱肿瘤Ⅰ级 2 1例、Ⅱ级 2 7例、Ⅲ级 2 2例。HIF 1a表达 1 9例正常膀胱粘膜均为阴性 ,在Ⅰ、Ⅱ、Ⅲ级膀胱肿瘤中HIF 1a阳性率分别为 2 9%、41 %和 64 % ,Ⅰ、Ⅲ级阳性率差别显著 (P <0 0 5)。 1 9例正常膀胱粘膜MVC为 0 ,在Ⅰ、Ⅱ、Ⅲ级膀胱肿瘤中MVC分别为 39 71± 1 1 62、44 70± 1 1 52和 52 36± 1 6 83。其中Ⅰ、Ⅲ级相差显著 (P <0 0 5)。根据肿瘤属于初发或复发分组 ,初发组 51例 ,复发组 1 9例 ,HIF 1a阳性率分别为 35 %和 74% ,相差显著 (P <0 0 5)。MVC初发组和复发组分别为 42 68± 1 3 73和 53 47± 1 2 50 ,相差显著 (P <0 0 5)。结论HIF 1a阳性率和膀胱肿瘤MVC、肿瘤分级以及肿瘤复发率呈正相关关系 ,提示HIF 1a表达与膀胱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
马雁彬靳风烁姚建忠杨永胜江军刘大为肖华亮向德兵张国伟
关键词:膀胱肿瘤缺氧诱导因子微血管计数复发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