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青战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 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随着物种分类和鉴定范围的扩大,以条形码技术为代表DNA数据库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DNA条形码技术于2003年首次提出,是利用一个或少数几个DNA片段对地球上现有物种进行识别和鉴定的一项新的分子鉴定技术.首选目的基因是线粒...
- 吉青战王海鸿张靠稳
- 关键词:DNA条形码数据库昆虫
- 一种美洲斑潜蝇气味结合蛋白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的美洲斑潜蝇气味结合蛋白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及其应用,该蛋白能结合包括4-乙基苯甲醛、甘菊蓝、3,4-二甲基苯乙酮、对乙基苯乙酮在内的气味物质,利用该蛋白和气味物质的结合可以进一步用于防治美洲斑潜蝇。
- 王海鸿吉青战张林雅雷仲仁
- 球孢白僵菌HsbA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定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明确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疏水表面结合蛋白HsbA(hydrophobic surface binding protein A)的致病过程。【方法】对HsbA进行克隆、亚克隆和原核表达,根据纯化后的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并进行抗原性分析,利用免疫电镜对HsbA蛋白进行定位观察。【结果】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诱导了白僵菌的HsbA融合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杂交分析表明,该多抗能特异性识别目的蛋白。免疫电镜结果显示,HsbA蛋白在孢子和菌丝中呈随机分布。正常生长状态下,菌丝中的HsbA蛋白数量要明显多于孢子中被标记的数目,此外,孢子在侵染状态和正常生长状态下的HsbA蛋白数量也有显著差异,侵染状态下孢子的HsbA蛋白表达量更高,但菌丝在这2种状态下均呈现高表达。感染虫体中HsbA蛋白被标记的部位集中在体壁。【结论】原核表达实现了HsbA蛋白的高效表达,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此外,免疫定位表明HsbA蛋白与菌丝的生长有关,并在白僵菌致病过程中参与了吸附作用,其作用部位位于昆虫体壁。
- 张烨雷仲仁王海鸿吉青战
-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原核表达免疫电镜
- 一种美洲斑潜蝇气味结合蛋白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的美洲斑潜蝇气味结合蛋白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及其应用,该蛋白能结合包括4‑乙基苯甲醛、甘菊蓝、3,4‑二甲基苯乙酮、对乙基苯乙酮在内的气味物质,利用该蛋白和气味物质的结合可以进一步用于防治美洲斑潜蝇。
- 王海鸿吉青战张林雅雷仲仁
- 文献传递
- 用扫描电镜观察DFRKN-1分离物菌体的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选择合适的样品处理方式,在扫描电镜下清晰地观察DFRKN-1分离物菌体的表面结构特征。[方法]以不经过固定液处理的菌体为对照,将使用戊二醛、卢戈氏碘液、福尔马林固定的DFRKN-1分离物菌体细胞采用离心法、直接干燥法收集,进行酒精梯度逐级脱水,干燥并真空喷金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不经过固定液处理的菌体形态脱水变形,经过固定液固定后的样品仍然保持原细胞形态,且戊二醛的固定效果优于其他2种固定剂;离心法不能收集到游动孢子,而直接干燥法收集则弥补了这一缺陷。使用戊二醛固定,直接干燥法收集菌体是处理DFRKN-1分离物样品的最优选择。在电镜下观察到DFRKN-1分离物表面的假根、游动孢子以及孢子囊的释放孔。[结论]通过扫描电镜观察DFRKN-1分离物的结构特征,为研究其与根结线虫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 吉青战张靠稳
- 关键词:扫描电镜
- 南美斑潜蝇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利用扫描电镜对南美斑潜蝇触角形态和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触角为具芒状,由柄节、梗节、鞭节三部分组成,鞭节上着生触角芒。触角感器有五种,分别为刺形感器、毛形感器、锥形感器、钟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所有的触角感器都分布在鞭节上。雌雄成虫在触角形态、感器种类与分布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 王娇吉青战张靠稳雷仲仁
- 关键词:南美斑潜蝇扫描电镜触角感器
- 三叶斑潜蝇热激蛋白Hsp90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采用RT-PCR及RACE技术克隆了三叶斑潜蝇Hsp90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用实时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其在不同发育阶段受到高温胁迫后的表达水平。该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2 408bp,开放阅读框为2 145bp,编码714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为151bp,3′非编码区为112bp。该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昆虫同源序列比较有很高的相似性(80%~9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三叶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的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三叶斑潜蝇Hsp90基因的表达受到热胁迫的诱导,诱导3龄幼虫最大表达量的温度比诱导其他发育阶段的温度低,在43℃时预蛹和蛹的表达量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最高,在检测的高温胁迫条件下,雄虫比雌虫的表达量更高。该结果为阐明三叶斑潜蝇胁迫耐受能力及其对其他潜蝇种群的取代机制奠定了分子基础。
- 吉青战王海鸿雷仲仁张靠稳王娇张烨
- 关键词:三叶斑潜蝇HSP90基因热胁迫
- 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随着物种分类和鉴定范围的扩大,以条形码技术为代表DNA数据库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DNA条形码技术于2003年首次提出,是利用一个或少数几个DNA片段对地球上现有物种进行识别和鉴定的一项新的分子鉴定技术。首选目的基因是线粒...
- 吉青战王海鸿张靠稳
- 关键词:DNA条形码数据库昆虫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