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承耀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注射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技术
  • 1篇多普勒组织
  • 1篇多普勒组织成...
  • 1篇心动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型心
  • 1篇血活素
  • 1篇血活素注射液
  • 1篇氧氟沙星
  • 1篇药物
  • 1篇药物配伍
  • 1篇一过性
  • 1篇移植性
  • 1篇移植性肝癌
  • 1篇异环磷酰胺
  • 1篇用药

机构

  • 7篇山东大学

作者

  • 7篇史承耀
  • 1篇张运
  • 1篇岳欣
  • 1篇杨晓云
  • 1篇郭媛
  • 1篇宋强
  • 1篇卜培莉
  • 1篇耿磊
  • 1篇张志勉
  • 1篇安丰双
  • 1篇孙树三
  • 1篇邓树海
  • 1篇张梅
  • 1篇钟明
  • 1篇徐巍
  • 1篇赵燕
  • 1篇周文
  • 1篇李忠
  • 1篇赵静

传媒

  • 4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齐鲁药事
  • 1篇中国药学会学...

年份

  • 3篇2007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活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
2002年
史承耀
关键词:血活素注射液脑梗塞
组织多普勒技术定量分析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局部与整体舒缩功能
2003年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左心室局部与整体舒缩功能。方法:采用DTI技术测量HCM患者室间隔和左心室侧壁中段以及二尖瓣瓣环-室间隔和二尖瓣瓣环-侧壁交界处的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DTI速度峰值(Sm1~4、Em1~4、Am1~4),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HCM患者室间隔和侧壁中段以及二尖瓣瓣环-室间隔和二尖瓣瓣环-侧壁交界处收缩期Sm1~4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舒张早期Em1~4明显低于正常,舒张晚期Am1~4明显高于正常,Em1~4/Am1~4明显减低;在正常人中,Em1/Am1和Em2/Am2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HCM患者Em1/Am1明显低于Em2/Am2(P<0.05),且该组患者室间隔厚度明显大于侧壁厚度(2.36±0.50)cmvs(1.20±0.23)cm,P<0.05。结论:DTI技术测量的室壁运动速度可早期而准确反映HCM患者左心室舒缩功能的变化,为左心室舒缩功能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郭媛史承耀牟晓梅赵静岳欣安丰双钟明卜培莉张梅张运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描记术多普勒组织成像心肌病
甲氨喋呤(MTX)鞘内注射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
2007年
史承耀赵燕周文
关键词:甲氨喋呤鞘内注射致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注射用药一过性
紫杉醇与异环磷酰胺治疗妇科恶性肿瘤临床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察紫杉醇与异环磷酰胺治疗妇科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紫杉醇治疗妇科恶性肿瘤37例,其中卵巢肿瘤27例,输卵管癌6例,宫颈癌3例,宫内膜癌1例。33例为术后或化疗后复发病例,4例为原发卵巢癌。异环磷酰胺(IFO)为相应时间内复发的37例妇科恶性肿瘤,其中卵巢癌30例,输卵管癌3例,宫颈癌3例,宫内膜癌1例。紫杉醇化疗前61、2 h给预防用药地塞米松、西咪替丁、苯海拉明,化疗前0.5 h给地塞米松+甲氧氯普氨。然后紫杉醇135~150 mg/m2静注3 h(或腹腔灌注),联合卡铂。异环磷酰胺2.0 g+卡铂。结果紫杉醇化疗组与异环磷酰胺总体生存期分别为37个月和25个月。有效率(CR+PR)分别为48.6%与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疗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与脱发。结论紫杉醇治疗卵巢癌及输卵管癌疗效好,毒副反应较轻。
史承耀耿磊宋强孙树三
关键词:卵巢肿瘤输卵管肿瘤紫杉醇异环磷酰胺
大蒜素纳米粒抑制原位移植性肝癌生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大蒜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DATS-PBCA-NP)对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在裸鼠肝包膜下接种肝细胞HepG2移植物的方法构建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并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纳米粒组、大蒜素(DATS)注射液组和DATS纳米粒组(DATS-PBCA-NP)进行实验;用药2周后处死实验动物,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Western blot检测原位肝癌移植物组织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构建成功率为100%,DATS纳米粒组平均肿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DATS纳米粒组PCN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TS-PBCA-NP对肝脏具有明显的靶向性,能显著抑制肝癌体内生长,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
张志勉杨晓云邓树海徐巍史承耀
关键词:大蒜素纳米粒肝肿瘤原位移植模型
pH值对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与药物配伍产生沉淀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研究配伍用药产生沉淀与药液 pH的关系。方法 对替卡西林钠 -克拉维酸钾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与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混合,观察结果。并按药典规定测定溶液pH值,比较 pH值与其发生沉淀的关系。结果 替卡西林钠 -克拉维酸钾与 pH较低的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配伍产生沉淀,加碱性试液 pH升高后,溶液变澄清。结论 pH值降低是替卡西林钠 -克拉维酸钾与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配伍产生沉淀的原因,必须注意不同药物溶液pH的差异。
史承耀李忠
关键词: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溶液PH值左氧氟沙星硫酸阿米卡星药物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疗效确切,但产生耐药性是普遍问题,细菌产生耐药机制主要是细菌产酶来破坏β-内酰胺环,使抗生素失去活性,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机制主要是产生灭活酶,使抗菌药物在作用于细菌体前即被破坏,解决耐药方法是开...
史承耀
关键词:Β-内酰胺抗生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