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庭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管花肉苁蓉大面积人工种植获得成功
- 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Schenk)Wight.)是寄生在不同种红柳根部的多年生寄生植物,是新疆沙漠地区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有“沙漠人参”之美称,因为它专门寄生在红柳的根部,故又称红柳大芸。红柳...
- 刘铭庭刘渠华
- 文献传递
- 西部干旱地区流沙地,重盐碱地柽柳造林技术
- 柽柳属植物全世界约100种,这一属植物全系木本,都是优良的固沙和耐盐碱植物,由于这些特性,它就成了西北干旱地区流沙地、重盐碱地重要的固沙、治盐碱树种。
本文对柽柳属植物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分布、种类、不同种类的生物...
- 刘铭庭刘渠华
- 关键词:沙漠治理植被恢复
- 文献传递
- 西部干旱地区荒漠化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 环境治理己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应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也不例外。多少年来,人们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多采用生物固沙,虽然生态效益明显,但经济效益甚微。
本研究通过多年的实验,在新疆流沙区探索出一条荒漠化治理与可持续发...
- 刘铭庭刘渠华
- 关键词:沙漠治理
- 文献传递
- 中国新记录种沙蔗茅引种成功
- 全世界有禾本科沙蔗属(Eianthus Michx.)植物全世界20种。本属植物我国过去记载有3种,但均不产于沙漠地区。沙蔗茅(Erianthus ravennae(L.)Beaur)广泛分布于中亚、阿富汗、印度等国荒漠...
- 刘铭庭刘渠华
- 文献传递
- 人工肉苁蓉的发明及大面积高产推广应用
- 本文详细介绍了肉苁蓉在民间作为药物从解放后十五年间,通过利用科学技术,人工种植面积可达30万亩,为人们创造了极大的经济利益。
- 刘铭庭
- 关键词:中药产业植物资源生态环境
- 文献传递
- 野生与栽培管花肉苁蓉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研究野生与栽培管花肉苁蓉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管花肉苁蓉的4个野生居群和2个人工栽培居群的123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利用POPGENE1.31版软件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用10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清晰谱带87条。野生居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27.59,各居群多态位点百分率19.54~25.29,其中安迪尔居群的最高为25.29。2个人工栽培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仅为13.79和11.49。用UPGMA法聚类可知,4个野生居群聚为一类,2个人工栽培居群聚为一类,表明野生居群与人工居群间已发生了遗传分化。结论:栽培管花肉苁蓉遗传背景单一,再次强调野生管花肉苁蓉保护的重要性。
- 崔光红陈敏黄璐琦刘铭庭
- 关键词:管花肉苁蓉RA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