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抽动
  • 7篇抽动障碍
  • 5篇儿童
  • 3篇多动障碍
  • 3篇免疫
  • 3篇阿立哌唑
  • 2篇药理
  • 2篇障碍儿童
  • 2篇鼠脑
  • 2篇皮质
  • 2篇皮质醇
  • 2篇皮质激素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注意缺陷多动...
  • 2篇细胞
  • 2篇相关免疫
  • 2篇免疫功能
  • 2篇脑组织
  • 2篇坏死因子

机构

  • 9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市儿童医...

作者

  • 9篇刘艳艳
  • 7篇陈燕惠
  • 4篇陈辉
  • 3篇林桂秀
  • 3篇韦立新
  • 2篇陈丹玲
  • 1篇刘智胜
  • 1篇王勇
  • 1篇吕敏
  • 1篇洪艳玲

传媒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阿立哌唑治疗抽动障碍的实验研究及相关免疫功能变化
目的:通过比较阿立哌唑及氟哌啶醇对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模型大鼠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状态影响,为阿立哌唑临床应用于TD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生后21天(P21)雄性SD大鼠,采用Diamond等创立的神...
刘艳艳陈燕惠王勇吕敏
关键词:抽动障碍儿童患者阿立哌唑免疫功能药理作用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抽动障碍儿童HPA轴功能的变化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通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y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TD共患ADHD儿童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状态进行研究,探讨HPA轴在ADHD、TD及TD共患ADHD中的作用。【方法】TD、ADHD的诊断根据精神障碍与诊断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血浆皮质醇及ACTH检测分别采用全自动微粒酶免疫分析法及电化学发光法,于上午8:00空腹进行。【结果】ADHD组血浆皮质醇水平[(214.43±84.28)nmol/L]低于对照组[(353.32±112.75)nmol/L,P<0.001],而TD组皮质醇水平[(337.54±120.45)nmol/L]与对照组[353.32±112.75)n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共患ADHD组血浆皮质醇水平[(223.30±133.73)nmol/L]较TD组与对照组儿童明显降低(P<0.001),而与AD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各组血浆ACTH水平相互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DHD儿童以及TD共患ADHD均存在着HPA轴调节功能障碍,而TD的HPA轴调节功能正常。血浆皮质醇与抽动症状相关性小,而与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行为关系更为密切。
陈辉陈燕惠刘艳艳林桂秀韦立新陈丹玲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
亚氨基二丙腈构建的抽动障碍大鼠脑组织IL-6及TNF-α变化及意义
:观察亚氨基二丙腈(IDPN)构建的抽动障碍(TD)模型大鼠脑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并探讨免疫功能紊乱在T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出生21日龄(Postnatal Day,...
刘艳艳陈燕惠
关键词:抽动障碍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阿立哌唑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及相关免疫功能变化
目的:⑴通过对亚氨基二丙腈(IDPN)构建的抽动障碍(TD)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状态的研究,探讨免疫功能紊乱在TD发生中的作用,同时比较阿立哌唑及氟哌啶醇对模型大鼠的疗效,为进一步揭示TD的发病机制及临床应用阿立哌唑治疗TD...
刘艳艳
关键词:儿童神经病抽动障碍药物治疗阿立哌唑
文献传递
抽动障碍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亚氨基二丙腈(IDPN)构建的抽动障碍(TD)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研究,探讨其在T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Diamond等创立的IDPN全身用药法构建TD模型,随机分为TD模型组、氟哌啶醇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
刘艳艳陈燕惠
关键词:抽动障碍免疫功能实验药理
哌甲酯及托莫西汀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HPA轴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通过研究哌甲酯(MPH)及托莫西汀(ATX)治疗前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功能状态,探讨HPA轴在ADHD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根据美国《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ADHD诊断和分型标准确诊111例6~14岁ADHD男童,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33例,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30例,混合型(ADHD-C)48例,对照组为年龄匹配健康男童35名。31例ADHD儿童随机给予MPH治疗和ATX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进行皮质醇测定。血浆皮质醇测定采用全自动微粒酶免疫分析法,于上午8:00空腹抽血测定。结果:ADHD各组血浆皮质醇水平[(236.12±109.77)nmol/L)均较对照组[(353.32±112.75)nmol/L)明显降低(P〈0.01)。ADHD-HI组[(177.62±62.99)nmol/L)]下降程度较ADHD-I组[(246.71±129.27)nmol/L,P〈0.05]及ADHD-C组[(265.41±106.00)nmol/L,P〈0.01]为著。31例ADHD男童,治疗后皮质醇浓度(249.84±87.86)nmol/L高于治疗前的(164.94±48.98)nmol/L(P〈0.001),而治疗后符合DSM-IV的症状数中位数(M/QR)为10/3分,低于治疗前的12/4分(P〈0.01)。结论:在非应激状态下,ADHD儿童存在着HPA轴调节功能障碍,这可能系HPA轴低反应性所致。哌甲酯和托莫西汀均能提高ADHD患儿的皮质醇水平,皮质醇的提高与行为的改善密切相关。
陈燕惠陈辉刘艳艳林桂秀韦立新洪艳玲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皮质醇哌甲酯托莫西汀儿童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通过研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功能状态,探讨HPA轴在ADH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128例6~14岁ADHD男童根据DSM-IVADHD诊断和分型标准,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44例,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32例,混合型(ADHD-C)52例,对照组为年龄匹配健康男童30名,于8∶00am空腹采血。分别采用全自动微粒酶免疫分析法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智力测验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结果ADHD组IQ(84.5±11.3)低于对照组(94.6±12.4,P<0.01),ADHD3个亚型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DHD-I和ADHD-C两个亚组IQ水低于对照组(P<0.01),ADHD-HI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DHD组血浆皮质醇水平(226.5±129.1nmol/L)较对照组(384.5±141.4nmol/L)明显降低(P<0.01),ADHD-HI组(154.4±71.6nmol/L)下降程度较ADHD-I组(219.4±117.7nmol/L)及ADHD-C组(258.3±136.4nmol/L)为著(P<0.01),而ADHD各组血浆ACT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非应激状态下ADHD儿童存在着HPA轴调节功能障碍,这可能系HPA轴低反应性所致。低血浆皮质醇对认知行为影响较小,而与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行为关系更为密切。
陈燕惠陈辉刘艳艳林桂秀韦立新陈丹玲
关键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智力测验
阿立哌唑与泰必利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1
2010年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泰必利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5例6~14岁抽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2.5~10mg/d)与泰必利(25~400mg/d)治疗,观察疗程12周后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表》评定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从治疗第2周末起阿立哌唑组和泰必利组YGTSS总分得分均下降,但在第2周时阿立哌唑组下降率为(29±13)%,明显高于泰必利组下降率[(16±14)%,P<0.01]。治疗12周后,阿立哌唑组和泰必利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1%和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立哌唑组和泰必利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起效快、疗效好、有较好的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儿童抽动障碍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选择。
刘艳艳陈燕惠陈辉刘智胜
关键词:抽动障碍阿立哌唑泰必利儿童
亚氨基二丙腈构建的抽动障碍大鼠脑组织IL-6及TNF-α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观察亚氨基二丙腈(iminodipropionitrile,IDPN)构建的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模型大鼠脑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探讨免疫功能紊乱在T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出生21日龄(P21)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TD组和TD+药物干预组(干预组),每组8只。TD组和干预组采用腹腔注射IDPN构建TD大鼠模型。干预组于建模第8天开始予以氟哌啶醇按体质量0.5mg/(kg·d)灌胃,TD组及对照组予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d,持续7d。对TD组和干预组进行抽动行为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IL-6及TNF-α的水平,通过计算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评定各组大鼠免疫功能。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大鼠抽动行为评分与IL-6、TNF-α水平及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 TD组大鼠脑组织中IL-6、TNF-α水平分别为(2081.63±528.26)ng/L、(146.53±5.66)ng/L,均较对照组〔(879.13±318.42)ng/L、(120.83±2.15)ng/L〕明显升高(P<0.05),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分别为0.27±0.01、0.33±0.02,均较对照组(分别为0.38±0.25、0.42±0.08)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大鼠脑组织中IL-6、TNF-α水平〔(921.00±60.00)ng/L、(129.42±10.77)ng/L〕及胸腺指数(0.34±0.04)和脾脏指数(0.43±0.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D组比较,干预组大鼠脑组织中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大鼠抽动行为评分与IL-6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529,0.764;P<0.05),与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呈负相关(r=-0.710,-0.473,P<0.05)。结论大鼠抽动行为与大鼠脑组织中细胞因子IL-6、TNF-α水平及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相关,细胞因子IL-6、TNF-α可能介导TD的发生。
刘艳艳陈燕惠
关键词:抽动障碍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