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安丽

作品数:49 被引量:146H指数:6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南阳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病理
  • 10篇蛋白
  • 9篇细胞
  • 8篇食管
  • 7篇免疫
  • 6篇临床病理
  • 6篇教学
  • 6篇癌组织
  • 5篇血管
  • 5篇组织化学
  • 5篇免疫组织
  • 5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理学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瘤
  • 4篇护理
  • 4篇恶性
  • 4篇恶性淋巴瘤
  • 4篇P53
  • 4篇病理学

机构

  • 49篇南阳医学高等...
  • 5篇南阳医学高等...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49篇刘安丽
  • 20篇贺生
  • 14篇张海燕
  • 12篇刘家恒
  • 12篇马志祥
  • 9篇吴红芳
  • 6篇王静
  • 6篇张冬云
  • 4篇魏严
  • 4篇陈鑫
  • 4篇李寅
  • 3篇尹金鹏
  • 3篇田敏
  • 3篇梁桂娜
  • 3篇徐国昌
  • 2篇王立东
  • 2篇贺东霞
  • 2篇华春秀
  • 2篇胡庆甫
  • 2篇库建伟

传媒

  • 8篇卫生职业教育
  • 4篇临床军医杂志
  • 3篇社区医学杂志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医学教育探索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第七届全国护...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解剖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实践性探索被引量:6
2009年
现从更新教学观念、重组教学内容入手,采取加强病理解剖总论、淡化病理解剖各论、强化病理生理基本理论与技能、改革教学方法、优化病理学课堂教学、体现专业特色等措施以实现在病理学教学中突出护理专业特色。
刘安丽张海燕马志祥
关键词: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
婚育因素对中国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婚育因素对中国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预后影响.方法:12041例女性食管癌患者信息均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食管癌数据库,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且有翔实婚育史记录及完整临床病理资料.通过调查问卷、家访、电话问询方式进行患者生存随访.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生存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婚育因素对女性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影响.结果:校正年龄、职业、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和肿瘤病理分期等可能混杂因素后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怀孕次数多女性预后较好(RR=1.49,95%CI:1.16-1.92),分层分析发现该生存优势也存在于高发区女性(RR=1.41,95%CI:1.03-1.86)及食管癌家族史阴性女性(RR=1.21,95%CI:1.04-1.41).绝经前期女性预后明显优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女性患者(P=0.00),尤其是来自于高发区(RR=0.73,95%CI:0.62-0.86)和家族史阴性绝经前期女性(RR=0.70,95%CI:0.58-0.85).结论:怀孕次数和经期状态可能是中国女性食管鳞癌患者术后预后影响因素,怀孕次数多女性及绝经前期女性患者术后预后较好.
张冬云刘冉库建伟刘安丽赵学科张朋王静李寅吴红芳王立东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
从病理发生机制谈医学生亚健康
2009年
亚健康作为一个新的医学概念,从千百年来固有的健康、疾病概念中剥离出来,引起世界的关注和瞩目,亚健康的研究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世纪人类医学的重大命题,当前金融危机、就业难等社会问题带来的压力,使亚健康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目前国内外对亚健康的研究比较活跃,但这些研究更多地趋向于对躯体症状的研究,目前国内对心理健康—心理疾病的过渡状态已有一些研究,如心理问题、心理失衡、适应不良等均从属于这一状态,但多属于定性的研究,定量研究还比较缺乏。
张海燕刘安丽范兴亚
关键词:医学生亚健康
食管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与转移关系的研究
2006年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内微血管分布规律与癌组织分化程度、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及微血管临床病理价值,为寻找预测和治疗食管癌的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37例食管癌标本,每例切片先用40倍光镜扫视寻找血管高密度区,随机计数20个视野(200倍光镜下)的微血管,然后求平均值。结果 早期鳞癌微血管计数明显低于中晚期鳞癌的微血管计数,两者相比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肿瘤的血管生成促使肿瘤的体积增加,肿瘤边缘部位的肿瘤细胞容易通过静脉-淋巴结吻合处,从血液循环进入淋巴管,因此肿瘤血管生成对淋巴结转移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所以微血管的密度可以作为判断和预测恶性肿瘤的潜在性转移或复发的重要指标。
马志祥刘安丽刘家恒张海燕陈鑫
关键词:食管癌微血管密度复发
间断区域非血循环技术在颅脑手术中出血控制作用的研究
2015年
目的寻找巨大AVM,颅底脑膜瘤,动脉瘤等术中可能有凶险出血的术中控制方法及视野清晰问题的解决方案。方法术侧颈动脉预置控制液囊,必要时短时阻断颈动脉,特殊需要时高压、低温液灌注,使同侧血管床暂时处在非血循环状态,快速进行止血操作(持续1~2min)。结果控制大出血确切有效;视野清晰,止血顺利;在失血量较大时,可快速补充血容量。结论颈动脉限时阻断与间断低温血代液灌注是术中大出血有效的应急措施,应用时机得当,兼顾肾功能的情况下是一项实用的新技术。
符宝敏马进显刘安丽华春秀吴红芳宋春
关键词:灌注出血控制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考查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措施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生源素质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但是,其课程考核方式完全复制本科院校,特别是考查课程考核方式简单,导致学生缺课现象严重,教学效果不能完全反映教学实际情况.本文简述了医学高职高专考查课程的考核现状,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并分析了影响因素,旨在提高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王静张冬云刘安丽
关键词:医学高职高专影响因素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49例病理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是胃肠道淋巴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因起病隐蔽,缺少特异症状,常易和胃肠道有关疾病相混淆而造成不少漏诊和误诊。方法本文对17例胃、32例肠道恶性淋巴瘤进行有关病理临床分析,探讨漏诊和误诊的可能性原因和对策,旨在提高对该类病变诊断的正确率。结果本文分析资料当中的17例胃组恶性淋巴瘤中只有1例术前确诊。术前32例肠组恶性淋巴瘤中仅2例疑恶性淋巴瘤,诊断回盲部结核病3例,癌肿7例,肠系膜平滑肌瘤2例,小肠类癌4例。结论临床、内镜、病理三大科室的医生应加深对该病的诊断和认识。
马志祥刘安丽刘家恒
关键词:原发性胃肠淋巴瘤
小肠间质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其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收集我校附属医院临床病理科6年来对外科手术切除的小肠肿瘤标本,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imentin、desmin、S-100、actin、CD117、CD34和SMA的表达。结果13例肿瘤中良性3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6例;其中黏膜下生长3例,浆膜下生长5例,肠系膜处生长2例,肌壁内生长3例,常见症状是上腹部肿块和上消化道出血,免疫表形特征为:CD11713例(100%)胞质阳性表达;CD3410例阳性(76.9%)表达,S-100蛋白2例(15.4%)呈局灶表达,10例SMA阴性表达。结论小肠间质瘤发生率较高,多为恶性,有必要和肠的雪旺细胞瘤、平滑肌瘤相区别,CD117、CD34可作为诊断小肠间质瘤免疫标记物,而肿瘤大小、有无出血和坏死、核分裂像等均可作为良恶之判断的参照指标。
贺生刘安丽
关键词:小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中专护理学与“对口”高职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比较中专护理学专业和“对口”高职护理学专业(以下简称高护专业)的课程设置,探讨高护专业课程设置的最佳方案。方法研究比较现行的中专护理学专业及高护专业的教学计划,并对我校2001级、2002级高护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专护理学专业课程与高护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相似,缺乏新意,内容重复,未能体现高护专业的特色。结论高护专业应当尽快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使该类学生通过3年的学习,真正提高整体素质及业务水平,以满足现代护理工作的需求。
贺生刘安丽毕跃忠张伟贺东霞
关键词:高职护理学课程设置
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TIM-3表达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分子3(TIM-3)表达,结合患者预后进行分析。方法收集豫北安阳肿瘤医院、南阳中心医院等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医院病理科存档的1994-2014年手术切除、石蜡包埋食管癌及癌旁组织蜡块225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生存期<5年组、≥5年组共150例食管癌及75例癌旁组织中TIM-3子表达;Kaplan-Meier(K-M)法分析TIM-3表达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生存期<5年组≥5年组、癌旁对照组间TIM-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3蛋白表达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TIM-3表达与患者预后无关,P>0.05。结论阳性淋巴结转移者TIM-3表达增强;TIM-3不是患者预后危险因素。
张冬云陆蒂青刘安丽范宗民王立东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免疫组织化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