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
-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徐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 论音乐与建筑共同的美及其对教学启示
- 2008年
- 艺术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学要在与相关学科联系中进行教学,拓展学生的艺术素养。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音乐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本文初步分析音乐与建筑共同美的特征,进而探讨给音乐教学带来的启示,为音乐教学提供服务。
- 刘双
- 关键词:教学音乐建筑
- 论歌曲结尾的艺术处理
- 2008年
- 艺术歌曲的结尾往往是作品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处理好结尾是歌曲作者、演唱者应该关注和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就艺术歌曲的结尾类型及写法等相关问题,做了认真地分类与深入探讨,阐明了结尾在音乐表达方面所具有的重要结构意义与表现作用。
- 刘双马东风
- 关键词:歌曲艺术结尾艺术处理
- 歌剧为什么青睐莎翁——从威尔第的几部歌剧说起被引量:2
- 2008年
- 音乐与所有的姊妹艺术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与文学的关系尤为密切,我们常常把音乐称作无言的诗歌,把诗歌称作优美的音乐,二者的“血缘”关系可见一斑。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文学作品往往成为激发音乐家们创作的灵感源泉,最典型的例证莫过于作为音乐艺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门类——歌剧对于文学作品的借鉴了。
- 刘双
- 关键词:歌剧威尔第音乐艺术音乐家诗歌
- 浪漫和真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在威尔第与普契尼歌剧中的比较被引量:1
- 2007年
- 威尔第与普契尼已在歌剧创作方面既存在许多相近的地方,又有显而易见的差异。文章从两位较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和真实主义歌剧的表现手法入手,对其创作思路与手法进行了比较。威尔第是浪漫主义歌剧的杰出代表,他不在乎观众是否相信,习惯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宣泄着炙热的感情;普契尼则认为歌剧应该表现真实,表现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可以说,普契尼的歌剧比威尔第的歌剧离“人”更近。
- 刘双
- 关键词:歌剧真实主义浪漫主义
- 20世纪前后音乐的延续与发展
- 2006年
- 人类历史是延续发展的,音乐的发展与变革也是如此。20世纪的作曲家和音乐风格与邻近的时代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瓦格纳们的独创性风格,一部分是浪漫派音乐的继承,一部分则是一种反叛。20世纪的音乐家们则努力寻找符合他们的思想和时代的音乐手法,他们是丰富了音乐历史,还是歪曲了音乐的本质,这将由历史作出判断。
- 刘双
- 关键词:音乐
- 社会环境对威尔第与普契尼歌剧创作之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世界歌剧的历史,是从意大利开始谱写的,歌剧于1600年左右在佛罗伦萨诞生以降,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经过几代作曲家创作、积淀,终于在威尔第、普契尼的创作中达到了又一个顶峰。全世界的歌剧发展几乎都是不可避免地在意大利歌剧的影响下进行的。威尔第与普契尼的歌剧创作有着极其相近的共同点,他们都十分敏感、十分准确地观察透视着他们身边的社会情况,用符合社会心理的思想指导歌剧创作,但是,他们之间又具有显而易见的差异,当时社会形态的差异,并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艺术创作,影响了他们对人、对社会的认识方式和程度,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因而使得他们作品的社会价值就有所区别。
- 刘双
- 关键词:歌剧创作社会环境普契尼威尔第意大利歌剧社会心理
- 抒情性和戏剧性在威尔第与普契尼歌剧中的比较被引量:3
- 2009年
- 威尔第与普契尼在歌剧创作方面既存在许多相近的地方,又有显而易见的差异。本文从歌剧的抒情性与戏剧性表现手法入手,对其创作思路与手法进行比较,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威尔第是浪漫主义歌剧的杰出代表,他的抒情性与戏剧性进显意大利式的热情;普契尼的抒情和戏剧则委婉细腻,表现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可以说,普契尼的歌剧比威尔第的歌剧离"人"更近,广大人民群众更易产生共鸣。
- 刘双
- 关键词:戏剧艺术歌剧抒情性戏剧性艺术比较
- 《歌剧魅影》中的古典歌剧元素被引量:1
- 2011年
- 音乐剧是一门兴起于20世纪以后的综合性艺术门类,它最早在百老汇舞台上出现。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音乐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20世纪后期,出现了以韦伯为代表的音乐剧,《歌剧魅影》是其中之一。到2004年,著名导演乔·舒马赫将它拍摄成同名电影《歌剧魅影》并创下了票房佳绩。影片描述的是一个发生在19世纪法国巴黎歌剧院的动人爱情故事。本文将通过对《歌剧魅影》中音乐的分析来探讨影片中的古典歌剧元素。
- 刘双
- 关键词:歌剧《歌剧魅影》
- 关于声乐教学中“音色”的培养被引量:4
- 2008年
- 声乐是通过运用人声的各种音色来表现情感、情绪和描绘情景的艺术。论文主张声乐教师在学生具备一定演唱技巧之后,应注重提高学生驾驭自己音色的能力,并提出确实可行的办法,做到声情并茂。做到这些才能恰如其分的表达作者的特定情感。
- 刘双
- 关键词:音色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