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凤兰

作品数:25 被引量:37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2篇油菜
  • 8篇冬油菜
  • 7篇区试
  • 5篇性状
  • 5篇甘蓝
  • 5篇甘蓝型
  • 5篇甘蓝型油菜
  • 4篇油菜新品种
  • 4篇双低
  • 4篇区试品种
  • 4篇中双9号
  • 4篇DNA指纹
  • 3篇选育
  • 3篇育种
  • 3篇栽培
  • 3篇指纹
  • 3篇指纹图
  • 3篇指纹图谱
  • 3篇SSR
  • 2篇育种策略

机构

  • 25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全国农业技术...
  • 3篇日本国际协力...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浙江省种子总...

作者

  • 25篇刘凤兰
  • 10篇陈碧云
  • 10篇伍晓明
  • 9篇付桂萍
  • 9篇张冬晓
  • 8篇高桂珍
  • 7篇陆光远
  • 7篇许鲲
  • 6篇刘贵华
  • 6篇杨经泽
  • 3篇郑元本
  • 3篇王新发
  • 3篇李光明
  • 3篇闫贵欣
  • 2篇沈金雄
  • 2篇李云昌
  • 2篇陈和兴
  • 2篇赵应忠
  • 2篇李英德
  • 2篇张学昆

传媒

  • 6篇中国油料作物...
  • 5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油料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2009年中...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家冬油菜区试新品种的SSR指纹图谱分析被引量:17
2008年
以2006-2007年度全国冬油菜区试的89份参试品种为材料,运用筛选确定的25对多态性好、带纹清晰的SSR引物对这些品种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共获得106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4.2个,多态性比率平均达到77.7%,PIC平均值为0.7991,利用106个多态性片段构建了这些品种的SSR指纹图谱。遗传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95时,89份区试品种完全区分开;同一单位育成的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近,不同地区或单位育成的品种间遗传距离较大,揭示的遗传结构与品种系谱来源相吻合;除了少数品种外,大部分品种都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对不同类型及不同区片的品种(品系)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种的多样性水平要明显高于常规种;长江中游区品种(品系)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长江上游区和长江下游区次之,黄淮区最低。
陈碧云伍晓明张冬晓刘凤兰陆光远许鲲高桂珍
关键词:油菜SSRDNA指纹
高含油广适性油菜中油杂11的分子辅助选育和利用
李云昌徐育松李英德胡琼梅德圣柳达周枝乾张冬晓涂勇肖建军刘凤兰张晓玲李晓琴余有桥谢国强
该项目采用复合杂交+分子标记预测杂种优势+分子标记鉴定优良基因位点等技术,在最大程度上克服了高产、优质和抗病的矛盾,选育出集高产、高含油量、优质、抗病、抗倒、广适性等多个优良性状于一身的杂交油菜新品种中油杂11,是国内外...
关键词:
关键词:品种选育
名特优黑芝麻新品种中芝9号的选育被引量:12
1994年
地理远缘的亲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代走向选育.获得耐渍、耐茎点枯病和综合经济性状好的乌黑芝麻新品种中芝9号。它比同类型的武宁黑芝麻增产32.9%,产量和适应性与中芝7号相近。
陈和兴刘凤兰赵应忠
关键词:黑芝麻选择育种
2001-2010年国家审定冬油菜品种的产量与主要性状分析被引量:35
2012年
对2001-2010年间全国审定的205份冬油菜品种按"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进行产量性状、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统计和对比分析,并对14个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种子产量由"十五"期间平均2 388.78kg/hm2增加到"十一五"期间2 670.13kg/hm2,增幅达11.12%,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3个产量因子的增幅分别为4.03%、0.36%和7.10%,表明单株角果数和千粒重的增加是油菜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相关性分析发现,"十五"期间油菜产量与每角粒数、分枝数、增产点率和生育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另外,"十一五"期间油菜产量还与单株角果数(r=0.38)达到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发现,"十五"期间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强的性状分别为:菌核病病株率、菌核病病情指数、病毒病病情指数、病毒病病株率、每角粒数和单株角果数。"十一五"期间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高的性状分别为:每角粒数、菌核病病株率、株高、生育期、单株角果数和千粒重。
张芳赵永国谷铁城张冬晓刘凤兰郭瑞星付桂萍张学昆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通径分析
高密度种植专用油菜重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07
2010年
目的分析适宜高密度种植的油菜与适宜常规密度种植的油菜间重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差异,为机械化高密度种植油菜的选育方向提供借鉴。方法对2008—2009年中国冬油菜区试中22个机械化高密度种植组合(品系)和72个常规密度种植的组合(品系)9个重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间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高密度专用油菜组合的每角粒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结角密度与小区产量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对小区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顺序为:结角密度(0.881)>分枝部位高度(-0.614)>株高(0.586)>每角粒数(0.360)>分枝数(-0.144)>主花序有效角果数(-0.143)>单株有效角果数(0.111)>主花序有效长(0.095)>千粒重(-0.055)。常规密度种植的油菜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以及分枝部位高度与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对产量的直接效应顺序则为单株有效角果数(0.412)>株高(0.297)>主花序有效角果数(0.260)>每角粒数(0.249)>主花序有效长(-0.224)>千粒重(0.156)>分枝部位高度(-0.104)>分枝数(0.095)>结角密度(-0.003)。结论相比于常规密度种植的油菜,高密度种植油菜的选育应重点加强对结角密度和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的选择,努力提高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并适当减少无效分枝数。
宋稀刘凤兰郑普英张学昆陆光远付桂萍程勇
关键词: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双低油菜中双9号高产潜力及生育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双低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产量潜力较大,3年田间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2529.2kg,2004年收获实产达2924.4kg,创最高水平。该品种具有高产的生育特性,即较长的营养生长,快速的生殖生长;叶身宽,叶柄短,根颈粗壮,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高,植株干物质积累量高,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其趋势为抛物线,开花期达高峰;根部干重始终较中油821高出30%以上,到成熟期要高出50%以上;具有高产的经济性状,合理的产量结构;高抗倒性,高抗(耐)菌核病等。
杨经泽刘凤兰李光明刘贵华付桂萍安达武史羽田一三男宫崎尚时
关键词:双低油菜中双9号高产潜力生育特性
甘蓝型油菜的抗裂角性鉴定及品种筛选被引量:29
2009年
油菜生产效益的提高有赖于机械化进程的推进,而机械化收获要求油菜品种具有较强的抗裂角性。为明确我国最新育成的油菜杂交种(或品系)对机械化收获的适应性,以改进后的随机碰撞法对2008年参加湖北省和全国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试的50份甘蓝型油菜进行了抗裂角性鉴定。结果表明,抗裂角指数为0.020-0.470,对照品种中油杂2号的抗裂角指数为0.218,大致处于中间值。将抗裂角指数范围分为:〉0.4,0.3-0.4,0.2-0.3,0.1-0.2及〈0.1五个区域,被鉴定的50份甘蓝型油菜在这5个区域的分布频数分别为5,5,10,17和13个,表明我国最近育成的油菜杂交种(或新品系)的抗裂角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有望通过筛选获得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品种。对抗裂角指数较高的10份材料的产量和品质性状进一步分析,筛选出了三北98、中油112等2个通过了区试并获得审定、具有适合机械化收获性状的油菜新品种,可以直接推广利用。
彭鹏飞李云昌胡琼刘凤兰李英德徐育松梅德圣
关键词:油菜机械化收获
高寒山区不同海拔高度春播油菜试验初报
2006年
对四川凉山州昭觉县不同海拔高度春播油菜不同品种的试验鉴定表明,在海拔2 500 m左右为春油菜适宜种植区,品种以德油早1号、中双6号、德油5号表现较好。
刘凤兰杨经泽毛昌伟何天祥阮俊
关键词:不同海拔高度
国家冬油菜区试新品种SSR指纹图谱构建与遗传关系分析被引量:33
2008年
采用从200对SSR引物筛选中获得的18对多态性好、带纹清晰的引物,对2005~2006年度国家区试102份冬油菜新品种PCR扩增,获得88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4.9条,多态性比率平均达到86.36%,PIC平均值为0.64,构建了该年度国家区试102份冬油菜新品种DNA指纹图谱。聚类分析表明,所有参试品种在相似系数0.725处被划分为A、B、C、D、E、F、G7个簇。其中A簇包括81份品种,其他21份参试品种分布在余下的6簇。聚类分析表明,A簇内华中农业大学与湖南省品种有相近亲缘关系,聚成一组;而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所、贵州油料作物研究所以及陕西地区部分品种相似系数高,聚成另一组,分别拥有37和42份材料。聚类分析同时显示,同一单位的育成品种遗传背景相近。
许鲲张冬晓伍晓明陆光远刘凤兰陈碧云高桂珍
关键词:冬油菜新品种SSR技术DNA指纹图谱
89份我国新育成冬油菜品种的SSR和AFLP指纹分析(英文)
DNA指纹技术在油菜新品种审定和品种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2004-2005年度全国冬油菜区试的89份参试品种为材料,运用筛选确定的15对SSR核心引物和4对核心AFLP引物对这些品种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共获得41个...
伍晓明张冬晓陈碧云陆光远刘凤兰
关键词:SSRAFLP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