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永新

作品数:292 被引量:1,376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3篇期刊文章
  • 51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1篇医药卫生
  • 13篇生物学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43篇病毒
  • 115篇疫苗
  • 73篇狂犬
  • 72篇乙型
  • 72篇流行性
  • 72篇脑炎
  • 70篇乙型脑炎
  • 66篇出血热
  • 59篇狂犬病
  • 49篇免疫
  • 42篇减毒活疫苗
  • 36篇流行性出血热
  • 35篇流行性乙型脑...
  • 29篇乙型脑炎减毒...
  • 29篇综合征
  • 28篇肾综合征
  • 27篇毒株
  • 26篇肾综合征出血...
  • 26篇综合征出血热
  • 25篇免疫原性

机构

  • 211篇中国药品生物...
  • 76篇中国食品药品...
  • 14篇浙江省卫生防...
  • 9篇成都生物制品...
  • 8篇武汉生物制品...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7篇云南省流行病...
  • 6篇上海生物制品...
  • 6篇云南省地方病...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长春生物制品...
  • 4篇卫生部
  • 4篇兰州生物制品...
  • 4篇四川省食品药...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北京生物制品...
  • 3篇安徽省医学科...
  • 3篇中国生物技术...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四川省卫生防...

作者

  • 292篇俞永新
  • 132篇董关木
  • 46篇贾丽丽
  • 44篇姚智慧
  • 43篇刘文雪
  • 42篇石磊泰
  • 39篇李玉华
  • 34篇刘欣玉
  • 29篇王志伟
  • 26篇李加
  • 25篇曹守春
  • 25篇徐宏山
  • 24篇杨立宏
  • 23篇安祺
  • 21篇孔艳
  • 17篇朱智勇
  • 17篇岳广智
  • 16篇吴小红
  • 15篇刘景华
  • 15篇唐建蓉

传媒

  • 54篇中国生物制品...
  • 25篇病毒学报
  • 16篇中国病毒学
  • 16篇微生物学免疫...
  • 15篇中华实验和临...
  • 12篇中华微生物学...
  • 10篇中国人兽共患...
  • 10篇中国病毒病杂...
  • 8篇中国人兽共患...
  • 6篇中国病原生物...
  • 6篇2010年中...
  • 5篇中国计划免疫
  • 5篇病毒学杂志
  • 4篇中华预防医学...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中国媒介生物...
  • 4篇中国疫苗和免...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浙江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2篇2014
  • 14篇2013
  • 10篇2012
  • 8篇2011
  • 31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11篇2007
  • 10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2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云南登革4型病毒减毒株生物学特性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对我国云南登革4型病毒分离株(Ban18)及其减毒株(Ban18 HK20和Ban18 HK30)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测定原株和减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比对,分析与毒力相关的位点。方法 将各毒株在Vero细胞传代后进行空斑形态观察、小鼠脑内致病力和免疫原性检测;减毒株经空斑纯化后,挑选单克隆,检测其小鼠脑内致病力;提取减毒株基因组RNA,RT-PCR法分段扩增其全基因组序列并测序,应用DNAStar软件包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Ban18 HK20和Ban18 HK30毒株在Vero细胞上形成的空斑较其原株稍大,但边界较模糊;两个代次的减毒株对KM小鼠不致病,对2~4日龄乳鼠的脑内致病力也明显低于其原株;Ban18原株和Ban18 HK20毒株免疫的小鼠经3个剂量的国际标准株H241株脑内攻击后,均无死亡,但Ban18 HK30毒株与对照组相比,未显示出保护作用;Ban18 HK20毒株的9个克隆株中,3株对乳鼠的脑内致病力低于其他6株克隆株,Ban18 HK30毒株的5个克隆株对乳鼠的脑内致病力无明显差异;减毒株的两个代次病毒与其原株存在3个氨基酸[A→V(C-111)、I→T(E-155)、I→L(E-369)]和一个核苷酸[G→A(3’UTR-219)]的共同差异。结论 通过原代地鼠肾细胞传代的两个代次(HK20和HK30)病毒对小鼠的脑内致病力明显减弱,其中Ban18 HK20免疫原性较好,并从空斑克隆中筛选出3株毒力较Ban18 HK20更低的克隆株;C-111、E-155、E-369和3’UTR-219突变与毒力减弱密切相关。
陈柠俞永新徐宏山刘欣玉王志伟杨立宏岳广智贾丽丽董关木李玉华
关键词:登革4型病毒减毒株毒力免疫原性
狂犬病病毒不同毒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研究狂犬病不同固定毒株对动物的致病性和对细胞的感染性。方法以小鼠脑内和肌内途径接种比较不同毒株的致病性,研究并建立HEPES(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诱导的空斑形成技术测定病毒空斑形成单位(plaque-forming unit,PFU)和细胞病变感染技术测定病毒感染滴度(CCID50),并用以比较不同毒株的病毒滴度,实验同时以常规的直接免疫荧光法(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dFA)做对照。结果不同固定毒株对10~12g小鼠的脑内致病力普遍很高,但肌内毒力普遍较低,脑腔感染致病力比肌内感染致病力高3.0~5.0lg LD50,CVS株相差最大为5.0lg LD50。用两种新的方法 (PFU和CCID50)测定不同毒株的病毒滴度与dFA法测定的结果比较,除个别株外无明显差异,如CVS-11、4aG、PV株用三种方法测定的滴度均在7.1~7.9lg。结论用dFA法测定病毒滴度的结果与小鼠脑内测定的结果有可比性,用以替代小鼠脑内法测定病毒滴度是可行的。两种细胞感染法测定的病毒滴度操作简便,无需贵重仪器和昂贵试剂,可以更广泛地应用于狂犬病病毒和疫苗发展的研究。
汤重发俞永新刘景华曹守春石磊泰李加吴小红王云鹏董关木李玉华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细胞病变
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和免疫策略研究被引量:56
1996年
1993~1994年对中国试生产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沙鼠肾细胞Ⅰ型灭活疫苗(上海生研所和天元公司),乳鼠脑纯化Ⅰ型灭活疫苗(兰州生研所)和地鼠肾细胞Ⅱ型灭活疫苗(长春生研所),在疫区现场进行了人群接种、安全性观察和血清学、流行病学近期效果考核。结果:3种疫苗安全性皆较好,上海沙鼠苗、天元沙鼠苗、鼠脑苗和地鼠苗中强反应率分别为0.56%、0.03%、3.26%、1.57%。3种疫苗3针全程免疫后14天,中和抗体阳转率地鼠苗为78.78%,上海沙鼠苗为58.64%,天元沙鼠苗为70.00%,鼠脑苗为51.09%;荧光抗体阳转率地鼠苗为82.64%,上海沙鼠苗为93.69%,天元沙鼠苗为83.33%,鼠脑苗为84.27%。3种疫苗近期流行病学防病效果均较好,保护率地鼠苗为97.63%,上海沙鼠苗为94.07%,天元沙鼠苗为100.00%,鼠脑苗为96.00%。
陈化新叶克龙张家驹罗兆庄胡美娇张遵宝赵铁镪夏建华姜克俭朱凤才龙清忠宋干刘文雪朱智勇王华童政吴扬生俞永新周燕平李伟张平均王福兴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免疫效果免疫策略
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对国内外不同野毒株的免疫性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研究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对国内外不同野毒株的免疫原性。方法 用小鼠保护力试验和空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该疫苗对国内外不同野毒株攻击的保护作用及其免疫血清的中和能力。结果 小鼠免疫 1针后均能抵抗国内 11株和国外 11株乙脑病毒的攻击 ,保护率均可达 90 %以上 ;人体免疫血清对台湾 1株和国外 9株病毒均有明显的中和作用。结论 SA14 142株乙脑活疫苗具有广谱的免疫原性。
贾丽丽俞永新TheodereF.Tsai王志伟岳广智郑铮
关键词:野毒株免疫原性
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生产毒种(SA14-14-2株)及其疫苗的表型和E基因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对乙脑减毒活疫苗SA14 14 2株生产毒种及其疫苗病毒滴度、脑内毒力和E区核苷酸序列进行回顾性测定。方法 应用乳金黄地鼠肾传代细胞 (BHK 2 1)结晶紫蚀斑法进行病毒滴度的测定 ,小鼠脑内法检测疫苗脑内毒力。应用RT PCR方法扩增SA14 14 2生产毒种和疫苗E区的核苷酸 ,经凝胶层析纯化的PCR产物直接用于测序或克隆到pGEM T载体中 ,经酶切和PCR鉴定后进行测序。结果 疫苗在 - 2 0℃保存长达 10多年 ,疫苗病毒滴度下降不超过 0 5lg;脑内毒力未见毒力回升。病毒蚀斑形态仍保持较SA14野毒株形态小的特性 ;以不同批次疫苗和生产毒种提取的病毒RNA作为模板进行RT PCR扩增 ,扩增的基因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 ;E区基因序列与野毒株差异的 8个氨基酸没有一个发生回复突变。结论 SA14 14
贾丽丽俞永新黄莺王志伟岳广智郑铮董关木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表型毒种
乙脑病毒减毒株SA14-14-2在原代地鼠肾细胞多次传代后病毒基因稳定性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研究乙脑病毒减毒株SA14-14-2在原代地鼠肾细胞(PHKC)传代后E蛋白基因的稳定性。方法 将乙脑病毒(JEV)减毒株SA14-14-2在原代地鼠肾细胞上传至20代,分析第1代(JEVPHKCKC P1)、第5代(JEVPH-KCP5)、第10代(JEVPHKC P10)、第15代(JEVPHKC P15)、第20代(JEVPHK P20)的E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并与Genbank的乙脑病毒减毒株(D90195)比较。结果 RT-PCR扩增出的乙脑病毒减毒株E蛋白基因片段大小为1 500bp,与Genbank库中乙脑病毒弱毒株SA14-14-2核苷酸、氨基酸序列比较显示,JEVPHKC P1,P5,P10病毒与GenbankD90195 E蛋白核苷酸和氨基酸完全相同,P15,P20与E425位点核苷酸和E142位点的氨基酸有不同,同源性分别为99.93%和99.8%。结论 乙脑病毒减毒株SA14-14-2的遗传学特性稳定,从分子水平证明了乙脑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
李玉华刘杰汪伟牟建超吴永林刘蓉黄玉仙陈宣洪毛川成赵宇俞永新
关键词:乙脑病毒减毒株肾细胞
狂犬病暴露后动物免疫模型的应用进展
2018年
目前,狂犬病疫苗采用先免疫后攻毒的暴露前免疫方法来判定狂犬病疫苗的有效性,这与该疫苗在人体的实际应用是先感染后免疫的暴露后免疫不符,因此无法真实体现疫苗对暴露后免疫的有效性。本文对狂犬病疫苗中的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DNA疫苗及佐剂灭活疫苗的暴露后免疫效果作一综述。采用暴露后免疫评价狂犬病疫苗的有效性,符合该疫苗在人体暴露后免疫的实际应用,更客观真实,也将促进狂犬病疫苗质量的提高,加速狂犬病新型疫苗的研发。
石磊泰俞永新
关键词:狂犬病暴露后动物模型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在人二倍体细胞2BS上的适应株及其疫苗
一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在人二倍体细胞2BS上的适应株及其疫苗,其特点是,通过将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接种于人二倍体细胞上,通过不同的方式连续传代,使病毒能够在细胞上很好的适应和稳定的增殖...
李玉华俞永新余凝盼刘欣玉徐宏山贾丽丽
文献传递
狂犬病疫苗株病毒aG株全基因序列测定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对我国狂犬病疫苗生产株aG株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分析,为完善aG株毒种的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将aG株病毒全基因组RNA分成8段进行RT-PCR分段扩增,其中基因组5′末端采取5′RACE方法,将PCR扩增产物分别克隆入pGEM-T载体中,测定序列并拼接获得病毒全基因序列;用DNAStar软件包中的相应软件对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并与国内外主要狂犬病疫苗生产株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和主要抗原位点比较。aG株病毒基因组序列全长11 925bp(GenBank登录号为JN234411),属基因Ⅰ型狂犬病病毒;各疫苗株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各株病毒存在同源性差异。本研究获得了aG株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对aG株基因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国内外疫苗株进行了比较,为完善其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和数据支持。
李加曹守春石磊泰吴小红刘景华王云鹏唐建蓉俞永新董关木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全基因组
金黄地鼠作为狂犬病暴露后疫苗免疫动物模型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以金黄地鼠作为动物模型,评价不同种类狂犬病疫苗在暴露后免疫中的保护效果。方法将不同类型狂犬病疫苗分别免疫两组金黄地鼠,一组为未感染过病毒的健康动物(Pr EP),另一组为感染过CVS株的动物(PEP),免疫后不同时间点通过心脏穿刺采血,RFFIT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对PEP组动物同时观察其死亡情况,分析各动物抗体水平与保护效果的相关性。另以4.0 lg MICLD_(50)/ml的CVS狂犬病固定毒株感染金黄地鼠左腿腓肠肌,每只0.2 ml,6 h后开始以不同类型狂犬病疫苗按0、3、7、14 d程序免疫,观察疫苗对动物的保护效果。结果暴露后免疫组(PEP)的血清抗体可在第4天出现阳性,第5天达100%,以后持续维持较高水平。未感染的暴露前免疫(Pr EP)动物的抗体水平从第4天开始一直较PEP组低。但PEP组中不同疫苗免疫的各动物中均观察到免疫后第4天及以后的抗体水平与最终该动物的发病死亡无相关性。高效价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免疫保护率为80%,但疫苗原液分别稀释2倍和5倍后,保护率分别降至30%和20%。疫苗加PIKA佐剂作相同倍数稀释后,保护率可达80%,疫苗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暴露后保护率可达100%,未免疫的感染对照组动物的死亡率在90%左右。结论以金黄地鼠作为狂犬病暴露后免疫的动物模型可对不同质量疫苗作出有效评价。疫苗的效价与暴露后免疫中的保护作用有相关性,疫苗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注射是最佳的暴露后免疫方案;PIKA佐剂在降低疫苗抗原量的同时提高了疫苗的保护作用;暴露后抗体水平未显示与保护效果具有相关性。
汤重发石磊泰俞永新李玉华曹守春李加吴小红王云鹏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金黄地鼠暴露后免疫佐剂体液免疫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