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雁兵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6-长8期湖盆底型恢复及地质意义
- <正>本文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以物源分析、沉积体系分析为基础,应用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原理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进行了三级层序的划分,并在长8-长6油层组内运用最新分层数据对沉积相展布和湖盆底形做了相关研...
- 傅强冯冲刘彬彬何雁兵金艳张兵马文睿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物源分析
- 文献传递
-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9油藏倒灌充注的证据
-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下组合主要发育了两套烃源岩,分别为长9、长7油层组的暗色湖湘泥岩.随着盆地油气勘探的深入,目前在盆地中部华庆地区的深层长9油层组致密砂岩中发现了致密油藏.该油藏中原油是长9烃源岩自己供给还是来自...
- 傅强朱蕾何雁兵张兵金燕
- 关键词:成藏模式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英旺地区长9、长10油层组油源及成藏分析被引量:16
- 2012年
- 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英旺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9、长10油层组发现了油气藏。通过烃源岩特征分析、油-源对比、成藏特征分析等发现,英旺地区长9油层组烃源岩为一套好烃源岩,但其生成的油气可能优先侧向运移到了志丹等地区成藏,对英旺地区长9、长10油层组油气藏贡献不大。英旺地区长9、长10油层组中的油气主要来自华池—太白—正宁—英旺一带的长7油层组烃源岩。烃源岩成岩演化过程中产生的异常压力为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孔隙和裂缝为油气运移的主要输导体系,油气沿孔隙-裂缝输导体系进行垂向-侧向运移,遇砂体即充注成藏。
- 何雁兵傅强金艳李元昊
- 关键词:油源对比成藏分析鄂尔多斯盆地
- 渤海湾盆地中央隆起带断裂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作用被引量:6
- 2012年
- 通过地震物探对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中央隆起带进行研究。中央隆起带主要发育NE、NEE和近EW向断裂,其中NE向断裂为走滑主断裂,在深部断续出现;NEE和近EW向断裂为走滑派生断裂,呈雁行排列。走滑主断裂由深到浅在走向上表现出不连续性和活动强度的不一致性。断裂表现为典型的负花状构造,显示走滑作用特征。剖面解释显示,古近纪断裂带以伸展作用为主,走滑作用不明显;新近纪以来右行走滑作用逐渐增强,并在新构造运动时期达到顶峰,形成了近东西展布的雁列式断裂组合,奠定了现今的中央隆起带的构造格局。中央隆起带临近烃源岩,油气运移距离短,是油气聚集的优势区。
- 董足华张兵郭涛刘彬彬何雁兵
-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中央隆起带走滑断裂油气成藏
-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长9-长10_1物源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沉积早期是一个大型的内陆汇水盆地,厘定物源方向对于恢复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古水流方向及轻重矿物的组合特征及展布等分析,发现延长组长9-长101沉积期有4个物源方向,即东北、东、南和西北方向。其中东北、西北方向物源占明显优势,影响范围较大;东部、南部物源影响范围较小。纵向上,长101沉积期到长9沉积期,东部物源影响范围略有扩大,西部物源影响范围有所减小,南部物源从西南方向迁移至正南方向。
- 金艳何雁兵刘彬彬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古流向物源分析岩相古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