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RI检查常见伪影的产生机制及解决措施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中常见伪影的产生原因与抑制方法,以减少MRI检查时产生的伪影,提高图像质量,为临床提供良好的影像资料。方法:收集我院168例患者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MRI图像伪影病例,进行系统性分析,其中,四肢扫描17例,脊柱扫描37例,头颈部扫描71例,腹部扫描43例。结果:卷褶伪影36例,占21.4%;容积效应伪影10例,占5.9%;化学位移伪影12例,占7.2%;运动伪影66例,占39.2%;磁化率伪影及金属伪影24例,占14.3%;交叉伪影9例,占5.4%;截断伪影11例,占6.6%。结论:了解各种伪影产生的机制,利用各种有效技术抑制或消除图像伪影,对提高图像质量和提高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
- 何卫红方向军陈伟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伪影
- 衡阳市305例肺尘埃沉着病病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衡阳市近年来肺尘埃沉着病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和规律,为肺尘埃沉着病的防治对策及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衡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的通过网络报告收集的305例肺尘埃沉着病患者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5例肺尘埃沉着病患者中,Ⅰ期114例,Ⅱ期135例,Ⅲ期56例;自觉咳嗽、胸闷、气短、咳痰者、胸痛分别占96.14%、89.57%、87.57%、81.43%、56.71%;并发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肺结核、气胸、肺气肿、肺心病、肿瘤的分别占68.59%、65.2%、46.23%、33.77%、33.1%、17.37%、4.2%。肺功能正常的占12.86%,肺功能轻度、中度、重度损伤者分别占17.86%、50.71%、18.57%。肺功能损伤者所占比例,Ⅰ、Ⅱ、Ⅲ期肺尘埃沉着病患者分别为56.25%、95.24%、100.00%,接尘工龄<15年、15~19年和>19~30年者分别为48.15%、93.88%、98.43%。结论肺尘埃沉着病患者并发症患病率较高,肺功能损伤严重。通过职业健康体检及肺尘埃沉着病筛查、定期监测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对及早发现肺尘埃沉着病并控制肺尘埃沉着病的发生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 刘华清何卫红范锟邓承健
- 关键词:肺尘埃沉着病并发症肺功能损伤
-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65例,分析其MRCP影像特征,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65例患者MRCP检查全部成功,胰胆管显示良好,其中,胆道轻度扩张22例,中度扩张30例,重度扩张13例;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MRCP检查诊断胆总管结石的符合率为94.6%(35/37),漏诊2例;炎性狭窄的符合率为61.5%(8/13),5例误诊为恶性胆道梗阻;恶性胆道梗阻的符合率为100%(15/15),总符合率为89.2%(58/65).[结论]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的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何卫红邓承健方向军胡锴范锟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胆管造影术
- 几种常见急性肠系膜上动脉事件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几种常见急性肠系膜上动脉事件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方法 对23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事件的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归纳总结。结果 23例患者中,孤立性夹层9例(YUN分型Ⅰ型7例,Ⅱb型2例),均见真假腔和内膜瓣征;壁间血肿伴溃疡龛影3例;急性血栓栓塞11例,直接征象是血管腔内充盈缺损。结论 虽然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壁间血肿和栓塞临床症状相似,但各有较典型影像表现,MSCTA是诊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事件准确、快捷、有效的首选检查方法。
- 陆瑶李青春方向军何卫红
-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
-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单指数模型参数及ADC值在鉴别肺部良恶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肺部病变45例,其中恶性30例,良性15例,所有患者术前或治疗前均行IVIM-DWI及单b值DWI检查,b值取0、10、25、50、100、200、400、600、800、1000s/mm2,分别测量所有病灶的真实扩散系数D值、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单b值取600s/mm2测量ADC值,分别对肺部良恶性病变的4个参数进行分析,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各值的诊断效能。结果:肺部良性病变组ADC值(1.748±0.329)×10-3mm2/s,明显高于肺部恶性病变组ADC值(1.323±0.448)×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部良性病变组D值(1.328±0.295)×10-3mm2/s,明显高于肺部恶性病变组D值(0.812±0.21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D*值、f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值与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与0.805,两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0.944与0.889、0.750与0.667。结论:IVIM-DWI单指数模型参数D值及ADC值均对肺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且D值的诊断效能较ADC值高。
- 黄亮曾春毅方向军刘翔朱仁勇何卫红邓承健范锟
-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评估淋巴结转移对头颈部鳞癌治疗应答率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评估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淋巴结转移弥散和微灌注情况。采用IVIM参数进行淋巴结分期,并根据随访获得的治疗应答率数据分析IVIM参数的预测价值。方法 15例经病理确诊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在施行非手术保留器官治疗前进行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使用8种不同的b值(0~800 s/mm2)进行3 T DWI成像。IVIM双指数拟合计算灌注指数f和扩散系数D。所有患者随访期均为13.5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感兴趣区(ROI)分析。结果 13.5个月随访期间,15例患者中3例局部复发(LRF)。LRF患者初始f值高于局部区域控制(LRC)患者(14.5±0.6)%vs(7.7±2.6)%(P=0.001)。两组间初始扩散系数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7±0.15)×10-3 mm2/s vs(0.88±0.13)×10-3 mm2/s(P=0.301)。结论淋巴结中初始灌注指数f具有预测HNSCC患者局部复发率和治疗应答率价值。
- 邓承健何卫红
-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 乳腺癌微小钙化灶与C-erbB-2、ER、PR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微小钙化灶的临床价值,评估乳腺癌人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异常表达与微小钙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X线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91例乳腺癌患者,评估乳腺微小钙化灶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按照ACR创立并推荐的BI-RADS,将X线所见钙化征象分为微小钙化组,中间型钙化组,无钙化组进行描述,并与C-erbB-2、ER及PR表达进行对照,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乳腺癌微小钙化灶与C-erbB-2的异常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ER、PR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乳腺癌微小钙化是其特征性表现,与C-erbB-2表达有一定关联性,可粗略预测C-erbB-2表达情况,并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 陆瑶李青春方向军康卯吉旷野何卫红
- 关键词: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 螺旋CT图像环形伪影产生机制及处理方法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环形伪影不仅降低了图像的质量,还给后期的图像分割,图像数据挖掘以及依靠图像为数据的三维重建等造成很大影响。研究环形伪影产生机制及处理方法,可以减少螺旋CT检查时产生的伪影,为临床提供更好的影像资料。方法:收集本院181位患者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CT图像环形伪影病例,进行系统研究,其中头部扫描74例,胸部扫描45例,腹部扫描42例,其他部位20例。结果:通过对各部位产生的环形伪影进行分析,给出了环形伪影产生的基本原因,及能够减少和校正环形伪影的方法。结论:环形伪影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认知其产生的原因可以避免,抑制伪影的产生,掌握环形伪影处理方法可以消除图像伪影,对优化图像质量和提高临床医学诊断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何卫红方向军邓承健范锟
- 关键词:CT图像环形伪影
- 仿真内镜用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经验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初步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时利用仿真内镜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潜在价值。方法使用Fly-through软件对40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病例行仿真内镜观察,并与CT冠状动脉成像常规方法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术进行比较。结果 40例患者共120支冠状动脉中,92%(110/120)的冠状动脉可行仿真内镜成像;仿真内镜判断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正确率为85%(41/48);常规CT冠状动脉成像不能判断的9处严重钙化,仿真内镜显示为显著或高度狭窄;4枚冠状动脉支架内和3支桥血管仿真内镜显示通畅。结论仿真内镜可立体显示正常和病变冠状动脉腔内情况,是CT冠状动脉成像后处理方法的的重要补充。
- 何卫红陈伟周晖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图像处理
- 全脊柱MRI在脊髓及椎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全脊柱MRI技术诊断椎体及脊髓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良好的影像资料。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Signa HDxt 3.0 T超导型MRI系统,专用8通道全脊柱相控阵线圈(CTL),自动移床和无缝拼接技术,对80例临床怀疑为脊柱及脊髓病变者进行全脊柱扫描成像,并对病变局部行高分辨率扫描。结果80例患者均清楚、直观、完整地显示椎管内全段脊髓、全部脊椎及附件的连续全脊柱MRI图像;80例患者中,全脊柱MRI显示正常16例,脊柱病变42例,脊髓病变22例。结论全脊柱MRI明显缩短了检查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图像显示清楚、定位准确,解决了大范围脊柱成像的难题,为脊柱、脊髓多发性和弥漫性病变的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 何卫红范锟邓承健胡凯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全脊柱椎体脊髓图像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