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晖
- 作品数:42 被引量:189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研究被引量:23
- 2021年
-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择期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30例。A组给予0.2%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B组给予0.5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0.2%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C组给予1.0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0.2%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分析三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出喉罩时间、拔出喉罩后5min的Steward苏醒评分,术后6h、12h、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术后氟比洛芬酯和芬太尼的使用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出喉罩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患者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出喉罩时间均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Steward苏醒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患者术后6h、12h、24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和C组患者术后6h、12h、24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患者氟比洛芬酯使用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B组和C组患者术后分别有4例(13.3%)、2例(6.7%)、2例(6.7%)发生恶心和呕吐不良反应,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098,P=0.578)。三组患者均未出现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相关并发症,均未发生术后嗜睡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给予0.5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患者麻醉恢复快,镇痛效果佳,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 赵楠楠李海时迎斌于晖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横肌平面阻滞罗哌卡因镇痛效果
- 药物诱导睡眠内镜下鼾症患者鼾声来源的观察
- 目的 药物诱导睡眠内镜下对鼾症患者鼾声来源的情况进行观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经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单纯打鼾(simple snore,SS)及轻、中、重度(AHI≤40次/小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
- 许辉杰贾瑞芳于晖高瞻黄魏宁彭好杨弋张雷
- 老年患者全麻后苏醒延迟原因及处理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患者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和总结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老年患者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15例病人均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苏醒延迟的原因为麻醉药物作用延长、低氧血症和(或)CO2蓄积、手术前夜有效睡眠时间过短、术中体温过低。处理的方法为在支持治疗的同时积极查找和针对原因处理,并加强术后随访。结论65岁以上老年患者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复杂,在支持治疗基础上尽早发现原因并处理,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确保老年患者恢复期安全。Ramsay镇静深度评分有利于判断病人苏醒程度。
- 于晖左明章张维娜黄兵
- 关键词:老年患者全麻苏醒延迟
- 可视电子气管导管对老年全麻患者潜在困难气道插管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评估ETView可视电子气管导管应用于老年全麻患者潜在困难气道插管的可行性。方法拟择期行全麻手术气管插管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86岁,随机分为普通气管导管组(C组)和ETView可视电子气管导管组(E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麻醉诱导的基础上,c组患者使用普通气管导管,E组使用ETView可视气管导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首次气管插管前(T。)、气管插管成功即刻(Tz)、气管插管成功后5min(T3)心率和血压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尝试插管次数、1次插管成功率、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2d内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E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34±6)S、尝试插管次数(1.0±0.0)次,明显少于C组(48±22)S、(1.4±0.4)次(t=2.484、2.373,P=0.017、0.023);E组患者1次插管成功率为100%(40例),明显高于C组1次插管成功率75%(30例)(χ2=5.714,P=0.017);两组患者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2d内声音嘶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View可视电子气管导管可安全用于全麻潜在困难插管的老年患者,有助于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患者1次插管成功率。
- 于晖赵楠楠苗永盛时迎斌左明章
- 不同时程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患者阿片类药物的节俭作用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评价针药复合麻醉下不同时程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患者阿片类药物的节俭作用。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75例,年龄18~64岁,体重40~96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 n=25):对照组( C组)、麻醉诱导前电刺激30 min组( B组)、手术全程电刺激组( T组)。 B组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仪在患者手术侧心俞、肺俞、内关、合谷穴进行电刺激,频率为2∕100 Hz疏密波,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大电流强度为宜,内关、合谷穴约6~12 mA,心俞和肺俞穴约9~18 mA,麻醉诱导开始前终止。 T组从麻醉诱导前30 min至术毕持续电刺激患者上述4个穴位。 C组只贴电极片不行电刺激。患者均采用异丙酚-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后插入双腔气管导管,靶控输注异丙酚以维持BIS值40~60,静脉输注顺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根据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 ANI)值调整瑞芬太尼输注速率,维持ANI值50~70。记录术中瑞芬太尼(将术中舒芬太尼用量以1∶10等效转换成瑞芬太尼用量)用量。结果与C组比较,B组和T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减少( P<0.05)。与B组比较,T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减少( P<0.05)。结论手术全程经皮穴位电刺激和麻醉诱导前经皮穴位电刺激30 min心俞、肺俞、内关、合谷穴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患者阿片类药物有明显节俭作用,而手术全程经皮穴位电刺激的效果更明显。
- 于晖何苗阎学梅冯艺
- 关键词:经皮神经电刺激肺切除术
- 817例硬膜外术后镇痛临床回顾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并发症以及管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817例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药物配方为:150mg布比卡因加4mg吗啡共150ml,背景输注1ml/h,冲击剂量为3ml/次,锁定时间为20分钟。多科室协作进行硬膜外术后镇痛管理,记录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并发症的种类以及发生率,分析发生原因,诊断并治疗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镇痛有效率达100%,患者满意度为99.8%,共发生并发症92例(11.2%):其中恶心32例(3.92%);皮肤瘙痒22例(2.69%);单侧下肢麻木或无力26例(3.18%);硬膜外导管脱落11例(1.35%);硬膜外脓肿1例(0.12%)。并发症均得到及时诊断处理,无后遗症。结论连续硬膜外术后镇痛安全有效,多科室协作管理有利于并发症的及时诊断与治疗。
- 于晖李雪晶左明章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并发症
- 挥发性麻醉药心脏保护作用的机制和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7年
- 于晖左明章
- 关键词:心脏保护作用挥发性麻醉药心肌缺血Β-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素能Α心源性死亡
-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深度头低位老年全身麻醉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视械通气方式对深度头低位的老年全身麻醉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研究,纳入60例拟于深度头低位体位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数字抽签随机分为肺保护性通气组(保护通气组)和传统通气组(各30例)。保护通气组呼吸参数设置为氧浓度分数50%,潮气量6 ml/kg呼吸频率14-16次/min,呼气末正压5 cmH_(2)0,每30min进行1次肺复张,采用压控持续膨肺,膨肺压力30 cmH_(2)O,持续30 s;传统通气组呼吸参数设置为氧浓度分数50%、潮气量10 ml/kg、呼吸频率10~12次/min。术中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记录全身麻醉插管后5 min、气腹后即刻、气腹30 min,气腹1 h,气腹2 h,气腹3h,手术结束时呼吸系统驱动压、气道平均压和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_(2));记录人手术室,麻醉插管后5 min、气腹后、拔管后术后24 h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_(2)]和氧合指数(OI);记录气腹后的动脉血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值[P(a-et)CO_(2)]。结果保护通气组患者各时间点呼吸系统驱动压均低于传统通气组(均P<0.01),保护通气组在各时间点的气道平均压均高于传统通气组(均P<0.01)。保护通气组在插管后5 min(t=0.751)、气腹后即刻(t=2.830)的呼气末二氧化碳高于传统通气组(均P<0.01)。保护通气组在插管后5 min(t=1.435)、气腹30 min(=2.469)、气腹1 h(t=1.359)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传统通气组(t值分别为1.435,2.469,1.359,P≤0.01或P<0.05)。两组患者间各时间点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氧合指数和动脉血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比传统通气策略,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降低呼吸系统驱动压,提高气道平均压,对肺内氧合无优势,可安全用于深度头低位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
- 李海于晖刘真李俊峰左明章
- 关键词:头低位呼吸功能试验肺通气
- 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鼾症患者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检查术的效果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鼾症患者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检查术的效果。方法择期拟行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检查术的鼾症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1岁,BMI 21.0-33.1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组(P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30例。2组均于10 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6 μg/kg,随后以0.6 μ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10 min,之后P组靶控输注异丙酚,初始效应室浓度(Ce)1.0 μg/ml,R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初始Ce 1.5 ng/ml,2组待效应室和血浆浓度平衡2 min后分别以0.2 μg/ml和0.2 ng/ml的梯度调整,直至患者出现满意的鼾声并能够顺利进行睡眠内镜检查术,维持P组和R组Ce不变。分别于患者入室平静5 min(T1)、输注右美托咪定20 min(T2)、异丙酚Ce 1.0 μg/ml和瑞芬太尼Ce 1.5 ng/ml平衡2 min后(T3)、检查开始时(T4)、鼻咽喉镜到达口咽部(T5)和检查结束(T6)时记录BIS值;分别于T1-4时记录患者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记录镇静准备时间、恢复时间、SpO2最低值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6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检查。与P组比较,R组T3-6时BIS值升高,镇静准备时间延长,恢复时间缩短,SpO2最低值升高,呼吸抑制发生率降低(P〈0.05)。2组T1-4时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鼾症患者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检查术的效果优于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
- 于晖许辉杰张莹高瞻时迎斌李海赵楠楠左明章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哌啶类打鼾
- 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评估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镇痛程度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初步探讨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ANI)评估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镇痛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5~64岁,体重45~80 kg.异丙酚、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诱导后插入双腔气管导管,异丙酚、瑞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维持麻醉.于体位转换、单双肺通气模式转换、切皮及胸腔镜套管置入、清扫淋巴结及胸腔冲洗各操作前、后(5 min内)记录ANI、HR、SBP、DBP、BIS值的极值.于切皮及胸腔镜套管置入、清理淋巴结脂肪组织及胸腔冲洗期间记录血流动力学反应(HR和SBP波动幅度高于基础值20%)的发生情况.结果 切皮及胸腔镜套管置入时血流动力学反应发生率100%,清扫纵膈第4、7、10组淋巴结以及胸腔冲洗后血流动力学反应发生率84%.与操作前比较,切皮及胸腔镜套管置入、清扫纵膈第4、7、10组淋巴结以及胸腔冲洗后5 min内ANI明显降低(P<0.05).术中维持BIS值40~60,操作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侧卧位及单、双肺通气模式转换前后ANI、HR、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I可用于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镇痛程度的评估,不受术中体位和通气模式转换的影响.
- 于晖何苗阎学梅冯艺
- 关键词:镇痛胸腔镜检查疼痛感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