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晓媛

作品数:25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血管
  • 4篇短暂性
  • 4篇短暂性脑缺血
  • 4篇缺血
  • 4篇脑缺血
  • 3篇短暂性脑缺血...
  • 3篇心血管
  • 3篇血管事件
  • 3篇卒中
  • 3篇晚期
  • 3篇脑缺血发作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3篇化疗
  • 2篇心血管事件
  • 2篇性疾病
  • 2篇血压
  • 2篇症状
  • 2篇中风

机构

  • 16篇山西省肿瘤医...
  • 10篇太原市中心医...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乔晓媛
  • 13篇陈晨
  • 4篇王慧聪
  • 3篇姚璧
  • 2篇牛润桂
  • 2篇杨静
  • 2篇魏淑青
  • 1篇李伟荣
  • 1篇李耀平
  • 1篇李莉
  • 1篇王金桃
  • 1篇路静
  • 1篇何芙蓉
  • 1篇郗彦凤
  • 1篇张毅勋
  • 1篇郭秀丽
  • 1篇刘海义
  • 1篇赵雅丽
  • 1篇王利芳
  • 1篇商广喜

传媒

  • 8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中国药物与临...
  • 4篇健康向导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科研...
  • 1篇食品与药品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超早期卒中风险评分得到验证与改良被引量:1
2007年
目前脑血管病的评价量表很多,但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评价量表尚不多见,因此Cuffe等在2006年12月份的《卒中》杂志上发表的《牛津ABCD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发生中风危险的研究》一文(Stroke,2006,37:2892-2897)颇受学术界关注。为了进一步验证与改良TIA评分量表,Johnston等对目前现有的2种TIA预测评分方法进行了验证,
陈晨乔晓媛王慧聪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评分量表发作后评价量表
微生态免疫营养在结肠癌合并不全肠梗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结肠癌合并不全肠梗阻患者围术期常出现肠道微生态环境紊乱及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对于手术患者,肠道菌群失调[1],肠屏障功能损害,细菌菌群移位,肠道黏膜免疫功能削弱,均不利于术后肠道恢复;对于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则为肿瘤细胞的复燃提供温床.我们通过对结肠癌不全肠梗阻患者围术期应用微生态免疫营养制剂,以期改善肠道菌群,观察其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机体营养状况及免疫力改善情况.现报告如下.
张毅勋李耀平乔晓媛陈晨刘海义
关键词:生态免疫营养不全肠梗阻结肠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降低
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长春瑞滨加顺铂方案化疗疗效的评价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原抗原125(CA125)和细胞角质蛋白(CYFBA21-Ⅰ)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新发的98例肺癌(Ⅲb~Ⅳ期)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的血清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CEA、CA125和CYFRA21-1水平,并进一步探讨上述肿瘤标志物浓度变化和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13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在检测时明显高于界值,腺癌中CEA水平高于鳞癌,而其CA125和CYFBA21-1水平低于鳞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化疗后,患者血清中CEA、CA125和CYFRA21-1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的患者血清中CEA、CA125和CYFRA21-1浓度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价为疾病稳定(SD)的患者3种肿瘤标志物水平虽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价为疾病进展(PD)的患者化疗后3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43种肿瘤标志物浓度变化与疗效间均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清CEA、CA125和CYFRA21-1水平与肺癌的病理学类型有关,同时对化疗疗效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姚璧乔晓媛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关于激素替代疗法和脑血管事件的人群为基础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关于使用激素替代疗法(HT)来缓解围绝经期症状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是否安全,是否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肿瘤的发生,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早期流行病学研究主要关注的是雌激素治疗(ET)与卒中之间的关系。最新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雌孕激素联合疗法(EPT)和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提示黄体酮可能增加患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尽管大多数的临床试验也显示激素替代疗法可以增加卒中的风险,但ET与EPT相比较,不同的药物、不同的给药途径分别与不同的中风亚型之间的联系尚无报道。因此Alejaudm等人通过一个大型前瞻性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来观察欧洲女性通过口服和经皮给予雌激素后,与首次发生脑血管事件之间的联系。结果发表于《更年期》杂志上(Menopause,2006,13:730-736)。
陈晨乔晓媛何芙蓉
关键词: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激素替代疗法脑血管事件雌激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围绝经期症状
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化疗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118例行FOLFOX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预防组61例在化疗同时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57例行化疗同时不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或其他保肝药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肝损害发生率及损害程度上的差异,并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损害的疗效。结果:预防组及对照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1.47%及42.11%,预防组较对照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低(P<0.01);预防组由于出现化疗药物性肝损害导致化疗推迟占总化疗周期的6.15%,对照组为3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在预防和治疗FOLFOX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出现的化疗药物性肝损害上有明确效果。
姚璧乔晓媛魏淑青杨永明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结直肠癌
糖尿病患者应当避免使用加替沙星被引量:1
2007年
乔晓媛陈晨
关键词:血糖代谢糖调节异常血糖调节社会获得性肺炎大环内酯类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
中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含量变化及其作用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肿瘤的发生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结果,导致肿瘤宿主免疫功能紊乱,其发展又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在抗肿瘤免疫中以细胞免疫为主,而细胞免疫应答主要由T细胞介导。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主要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既能抑制不恰当的免疫反应,又能限定免疫应答的范围、程度及作用时间,对效应细胞的增殖、免疫活性的发挥起抑制作用。
乔晓媛牛润桂魏淑青
关键词:细胞免疫应答细胞含量免疫监视细胞介导效应细胞
糖化血红蛋白 A_(1C)和 C 反应蛋白的联合作用是亚临床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
2006年
已有研究表明高灵敏性C反应蛋白(hsCRP)对心血管事件具有较强的预警性,且与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作用;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的增高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明确危险因素,并且在非糖尿病患者中也是致心血管疾病和致死的独立的危险因素.HbA1c与高血糖症相关,hsCRP与炎症相关.二者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但是目前观察二者联合作用这方面的资料尚少见.
乔晓媛杨静陈晨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A1C颈动脉粥样硬化亚临床型心血管事件
慢性肾病患者应正确摄入蛋白质
2022年
随着社会进步、医学发展,精准化、个体化治疗的概念的普及,“营养是一线治疗”的临床思维逐渐深入人心,从医生到患者,不同的群体都对营养支持治疗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患者家属经常向医生询问是否可以给患者送营养餐,但对做什么、怎么做又很茫然。那么,慢性肾脏病患者如何正确摄入蛋白质呢?提到“蛋白质”,大家并不陌生,很多肾脏病患者知道蛋白质对于肾脏疾病很重要,既不能摄入过量又不能摄入太少,否则对疾病康复很不利。
乔晓媛
关键词:肾脏病患者临床思维营养支持治疗慢性肾病患者患者家属疾病康复
脑血管事件和心血管事件的结果预测——PROGRESS试验被引量:1
2006年
尽管许多卒中的二级预防已经被应用于临床,但是患者仍然有较高的再发卒中的危险。这些发现与一些通常的机制是一致的,诸如动脉粥样硬化,影响一些目标器官包括心脏、脑、肾脏。这些也反应了其他类别的危险因素所导致的多因素影响,比如血压,胆固醇,或者糖尿病。对未来血管事件再发类型的更好了解可以帮助设计发现对高危人群新的更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因此,血管事件的基线和再发生率在二级预防策略的目标中非常重要。以Arima为首的PROGRESS(培哚普利预防卒中再发研究)协作小组研究了两者的关系即初始的事件和未来血管事件中的几种不同的类型的关系以及它们和降低血压的联系,并将结论发表于2006年第6期的《Stroke》杂志上(Stroke,2006,37:1497—1502)。
陈晨乔晓媛王慧聪
关键词: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二级预防策略降低血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