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乌拉

作品数:11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防风阻沙
  • 2篇沙棘
  • 2篇农田防护
  • 2篇农田防护林
  • 2篇护林
  • 2篇防护林
  • 1篇早衰
  • 1篇植被
  • 1篇人口
  • 1篇沙尘
  • 1篇沙尘暴
  • 1篇沙棘人工林
  • 1篇沙丘
  • 1篇生态学
  • 1篇鸟类
  • 1篇农田
  • 1篇农田面积
  • 1篇强沙尘暴
  • 1篇区系
  • 1篇区系特征

机构

  • 9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巴彦淖尔市林...

作者

  • 11篇乌拉
  • 4篇张国庆
  • 4篇辛智鸣
  • 2篇唐翠平
  • 2篇郭峰
  • 1篇赵英铭
  • 1篇肖彩虹
  • 1篇王志刚
  • 1篇郝玉光
  • 1篇李根前
  • 1篇陈峰
  • 1篇李炜
  • 1篇袁思安
  • 1篇高辉
  • 1篇陈贝贝
  • 1篇曾诚

传媒

  • 3篇内蒙古林业科...
  • 2篇陕西林业科技
  • 1篇林业科学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沙棘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中国林学会森...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199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森林自然更新影响因子的探讨被引量:5
2014年
森林自然更新是对幼树进行补充的一个自然再生过程,是森林群落动态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综述了土壤种子库、林窗、林火、凋落物、立地条件等生态因子对森林自然更新的影响,为进一步认识自然更新动态和群落演替方向提供参考,旨在为我国森林保护、植被恢复和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乌拉唐翠平高辉陈贝贝曾诚郭峰
沙棘人工林早衰及其更新复壮被引量:20
2014年
针对沙棘人工林大面积早衰问题,在分析其特征、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更新复壮途径。结果表明:沙棘人工林早衰表现为寿命缩短、生长和繁殖能力下降,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干旱胁迫、造林密度大、不合理的造林设计等。考虑沙棘克隆习性与生境异质性的耦合作用,可通过及时平茬、配方施肥(激素)、异质性造林设计、径流林业技术促进营养生长和克隆繁殖,从而达到更新复壮或长期维持种群稳定性和克隆持久性之目的。今后应加强沙棘人工林早衰及平茬更新机制研究,为种群持久性维持及早衰种群的复壮提供依据。
唐翠平乌拉袁思安郭峰李根前尤燕
关键词:沙棘人工林更新复壮
单个天然灌丛防风阻沙机理与效应被引量:10
2008年
天然灌丛对风沙流具有阻滞作用,以沙蒿和白刺灌丛为例,对单个灌丛周围风速及输沙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灌丛的迎风面存在一个减速区,灌丛顶部及两侧为加速区,灌丛背风面存在一个静风区和一个尾流区。灌丛侧面的输沙量最大,背风面输沙量最小,迎风面2H处输沙量大于1H处,这与各点的风速变化是一致的。
乌拉张国庆辛智鸣
关键词:防风阻沙
乌兰布和沙区人口缘下州小林网化生态经济效益初探
郝玉光乌拉
关键词:群落生态学经济效果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沙棘良种果园化栽培与管理
2007年
沙棘良种按经济林模式建丰产园,在保持和发展沙棘固有特性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了其经济效益,加强沙棘作为经济林的用途,为周边地区农牧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及脱贫致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张国庆李炜乌拉
关键词:沙棘良种
乌兰布和沙区5种适生灌木防风阻沙效能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对5种灌木防风阻沙林的防风效益与流沙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梭梭和花棒由于植株高大,遮挡面大,总体防风效果好,沙拐枣、杨柴、沙木蓼3种灌木植株相对矮小,总体防风效果较差。这一顺序恰与各灌木的枝丛密度、冠幅和高度等因子由大到小的排列相吻合。在同一风速条件下,5种防风阻沙林的输沙量均较旷野流沙明显减小,且杨柴的输沙量减小幅度最大。在营建防风阻沙林时要重视乔灌草相结合,充分考虑地被物的作用,为防风阻沙林整体结构和功能更加完整提供理论依据。
乌拉张国庆辛智鸣
关键词:灌木
乌兰布和沙漠植被及其保护被引量:17
2007年
乌兰布和沙漠降雨稀少,生态环境脆弱,有种子植物49科169属312种,以蒙古种、戈壁—蒙古种、戈壁种以及古地中海区系的荒漠成分占主导地位;自然植被为亚洲中部荒漠区与草原区的分界线,主要有梭梭、柠条、白刺和油蒿、沙冬青+白刺+油蒿、白刺+红砂、白刺+霸王+油蒿、籽蒿+沙竹、芦苇、白刺+芨芨草等9类群丛。由于不合理的利用,草场植被逐年退化,正朝着极度荒漠化演变。对植被状况和平缓沙丘及半固定、半流动沙地等不同立地条件的草地,应因地制宜,造(林)封(育)飞(播)结合,开展综合治理,恢复植被,遏制沙漠化加重的趋势。
乌拉
关键词:植被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农田防护林防风阻沙规律及防护效益被引量:8
2009年
在绿洲边缘及内部营造农田防护林最重要的作用是降低风速、控制农田土壤风蚀、防止或减轻地表起沙和风沙入侵,为农业生产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绿洲农田防护林是绿洲防风阻沙、控制风蚀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之一,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定位观测实验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结构类型的防护林防风阻沙的基本规律及防护效益进行了研究。
乌拉张国庆辛智鸣
关键词:绿洲农田防护林
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特性和分布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资料研究了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及其分布,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有鸟类138种,其中非雀形目鸟类13科28属39种,雀形目鸟类19科55属99种;区系特征为区内以繁殖鸟为主,旅鸟以古北界型为主,食虫鸟种类、数量丰富;区系分布具有明显的水平差异性和垂直地带性。
杜选长乌拉
关键词:鸟类区系特征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风蚀防护体系防护效果的研究
绿洲是乌兰布和沙漠最重要的生态经济区域,风沙危害严重地威胁着绿洲农田的健康运行,为保障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野外实验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绿洲风蚀防护体系防护效益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研究结果为: ...
乌拉
关键词:防风阻沙降尘量强沙尘暴固定沙丘防风效益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