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俊
-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梗死患者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目前人类疾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75%。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动脉狭窄和斑块脱落是造成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理基础。
- 王建生金梅芳王国军张军刘志杨严俊李洁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FBGCRP脑梗死患者球蛋白
- 3.0T磁共振T2 FLAIR高信号血管征与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的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的高信号血管征(hyperintense vessel sign,HVS)与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1—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8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及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卒中家族史、血压、血脂、血糖、BMI等)。所有患者均采用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均完善头颅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FLAIR检查;根据是否为初发卒中,分为初发组(n=367)和非初发组(n=141),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TOAST分型、HVS发生率等。结果:非初发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TOAST分型、卒中家族史较初发组明显升高(P<0.05);非初发组HVS发生率高于初发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HbA1c水平、LDL-C水平、TOAST分型、HVS发生率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相关。结论:HbA1c、LDL-C、年龄、高血压、TOAST分型、HVS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VS可能有助于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 严俊柯国秀王国军季立标张军朱银伟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复发
- 早期应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青年脑梗死患者中的抗炎及抗氧化作用
- 目的:观察在青年脑梗死患者(年龄<45岁)早期应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后血中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及血脂的变化情况.方法:将170例发病时间在72h内的青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及对照组三组,A组53例,B组67例,对...
- 严俊王建生柯国秀金梅芳
-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炎性因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评价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脂质、炎性因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共9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10 mg,睡前顿服。连续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脂质变化,对比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计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脂质水平下降(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数减少、稳定性斑块数目有所增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下降(P<0.05)。提示瑞舒伐他汀具有抗炎及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的作用。
- 严俊王建生金梅芳张军柯国秀
- 关键词:降血脂药细胞因子类颈动脉疾病
- 早期继续出血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不同时间点氧化应激及炎性介质水平的变化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早期继续出血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氧化应激及炎性介质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脑出血继续出血患者(观察组)与非继续出血患者(稳定组)、健康对照组(对照组)各48例,分别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的水平变化。结果各时间点观察组、稳定组的MDA、SOD、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稳定组比较,观察组各时间点的MDA、SOD、TNF-α和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在出血早期(24~48 h)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最为显著(P<0.05)。结论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可能共同参与了自发性脑出血早期继续出血的发生及发展,可能是继续出血的机制之一。
- 柯国秀王国军王建生金梅芳张军严俊
- 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氧化应激炎性介质
- ABCD^(2)评分联合T_(2) Flair高信号血管征对TIA患者不同时期预后的预测作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ABCD2评分联合3.0 T MRI的Flair的高信号血管征(HVS)对TIA患者不同时期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符合入选标准的TIA患者,记录基线资料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进行ABCD2评分。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头颅MRI、Flair检查,计算TIA患者的Flair HVS阳性率和ABCD2评分结果。观察7 d内、90 d内及1年内TIA的预后,以再发脑血管事件为终点,评估ABCD2评分分组及HVS与ABCD2结合分层预测脑血管事件的作用。结果与HVS阴性组相比,HVS阳性组高血压史、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卒中家族史、既往卒中史、ABCD2评分、ABCD2中高危比例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用ROC曲线分析,预测脑血管病发生风险时,ABCD2评分分组的7 d内、90 d内、1年内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83、0.645、0.641;二者结合的7 d内、90 d内、1年内的AUC值分别为0.902、0.739、0.786。结论 ABCD2评分对TIA患者短期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更高,结合HVS阳性结果可以进一步提高预测TIA不同时期预后的准确性。
- 柯国秀王国军季立标张军严俊朱银伟
- 关键词:预后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水平与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TIA患者108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浓度值(ACR)将患者分为尿蛋白正常(NMAU)组45例(ACR〈30 mg/g),微量蛋白尿(MAU)组63例(ACR30-300 mg/g),比较2组颈动脉中内膜厚度(CIMT),并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结果 2组颈动脉CIMT及颈动脉积分差异明显(P〈0.05),MAU组稳定斑块数量减少,易损斑块数量增多,与NMAU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既往脑卒中史、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舒张压、ABCD2评分及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高脂血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明显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IA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与CIMT呈显著正相关(r=0.318,P〈0.05)。结论 TIA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 张军柯国秀王国军王建生金梅芳严俊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微量白蛋白尿颈动脉斑块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青年早期脑梗死患者中的抗炎及抗氧化作用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在青年(年龄<45岁)早期脑梗死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后血中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及血脂的变化情况。方法将170例发病时间在72 h内的青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治疗,A组5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10 mg,B组6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20mg,疗程均为6周,测定3组治疗前后血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含量及血脂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B组hs-CRP、TNF-α及Mn-SOD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B组较A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或0.01);A组、B组TC、TG、LDL均有显著下降(P均<0.05或0.01),而HDL无明显升高,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青年脑梗死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 严俊王建生柯国秀金梅芳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钙脑梗死炎性因子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