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慜
-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因芯片筛选7例患儿哮喘基因的研究
- 2012年
- 目的对7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类。方法实验组7例,对照组8例,抽取外周血并分离出淋巴细胞RNA,进行cDNA合成、标记及杂交,通过聚类分析来揭示标本之间可辨识的基因表达谱,最后用GO分析和Pathway分析测定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作用。结果在29890个基因中,发现4725个基因存在差异表达,其中1660个表达上调,3065个表达下调。GO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在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及分子功能中存在不同的调节。Pathway通路分析发现共有88条通路,其中基因表达上调通路有22条,下调有66条,进一步对这些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发现有不少在3条以上的通路富集。结论实验组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基因涉及多种生物学过程,表明小儿哮喘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 万斯慜陈凯鹏芦爱萍
- 关键词:儿童哮喘基因芯片差异表达基因
- 基因芯片筛选7例患儿哮喘基因的研究
- 2013年
- 目的对7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类。方法实验组7例,对照组8例,抽取外周血并分离出淋巴细胞RNA,进行cDNA合成、标记及杂交,通过聚类分析来揭示标本之间可辨识的基因表达谱,最后用GO分析和Pathway分析测定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作用。结果在29890个基因中,发现4725个基因存在差异表达,其中1660个表达上调,3065个表达下调。G0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在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及分子功能中存在不同的调节。Pathway通路分析发现共有88条通路,其中基因表达上调通路有22条,下调通路有66条,进一步对这些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发现有不少有3条以上的通路富集。结论实验组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基因涉及多种生物学过程,表明小儿哮喘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 万斯慜陈凯鹏芦爱萍
- 关键词:儿童哮喘基因芯片差异表达基因
- 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激活子家族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3年
-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肺部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哮喘的相关基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存在与气道高反应性、IgE调节和特应性反应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在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STAT家族在炎症性疾病及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STAT家族与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张楠万斯慜张苏婉(综述)芦爱萍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 孟鲁斯特联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TNF-α和5-HT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研究孟鲁斯特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儿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予以支气管扩张剂治疗,试验组则予以孟鲁斯特口服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呼气峰流速值(PET)、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治疗前后TNF-α、5-HT及DA水平,治疗前后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治疗后试验组PET、FVC和FEV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血清TNF-α、5-HT和D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CD4+以及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斯特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降低TNF-α、5-HT及DA水平,同时显著提高患儿免疫功能。
- 吴剑辉张进万斯慜
- 关键词:孟鲁斯特沙丁胺醇支气管哮喘5-羟色胺
- 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6岁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探讨>6岁哮喘疾病患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选择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商品名:舒利迭)+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86例哮喘病例患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商品名:普米克都保)治疗,观察组实施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家长误工、儿童误学、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运动能力、生长发育评分分别为(97.34±1.28)、(95.87±2.23)、(96.82±1.24)、(95.42±3.20)、(96.87±12.18)、(95.15±10.88)分高于对照组的(80.64±2.20)、(79.85±2.24)、(80.54±2.30)、(79.58±2.60)、(84.54±11.04)、(82.14±8.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63.52±7.61)%、FEV1(1.62±0.26)L以及FVC(2.08±0.17)L均高于对照组的(53.52±4.65)%、(1.47±0.31)L、(1.86±0.24)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促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以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2.21±1.15)、(5.12±1.64)、(2.54±1.20)、(4.22±1.15)d,短于对照组的(4.95±2.84)、(7.98±3.68)、(5.84±2.92)、(7.86±3.9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岁哮喘疾病患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选择舒利迭+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可促使患儿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加快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升生活质量,保障患儿治疗安全性。
- 张进万斯慜易兰艳芦爱萍刘杰波
- 关键词:儿童哮喘孟鲁司特钠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 白细胞介素与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1年
-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肺部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Th1/Th2反应失衡导致Th2细胞过度激活是支气管哮喘重要的免疫学机制之一。现对近年新发现的不同种类的白细胞介素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确定了白细胞介素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对哮喘的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万斯慜张进芦爱萍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
- 早发性丙酸血症1例
- 2014年
- 患儿女。70h,因“反应低下12h.昏迷5rain”人院。患儿系孕2产2,孕41n周,出生体质量3.5kg.Apgar评分正常.生后4h开奶,母乳喂养.开始时吸吮有力。生后24h患儿颜面出现黄疸,58h左右出现反应低下、进食少,无哭闹,人院前5min出现昏迷。人院查体:体温不升,脉搏150次/min,呼吸45次/min,体质量3.06kg,发育中等,压眶无反应,昏迷状态,皮肤黏膜苍黄,皮肤弹性差,
- 罗宇元万斯慜芦爱萍
- 关键词:丙酸血症早发性APGAR评分出生体质量昏迷状态体温不升
- 儿科肺炎支原体肺炎20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总结儿科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将2012-01~2013-02间在我院儿科住院的的202例MPP患儿按年龄分为5岁以上组、5岁以内组,按是否发热分为有发热组、无发热组,观察比较其临床及实验室特点。结果 MPP患者比较白细胞水平均不高,分类主要以淋巴为主,CRP、ESR、CKMB、痰培养阳性率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热组与有热组MPP患者比较,两组在中性粒细胞、ESR、CRP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如果临床发现肺炎患者有白细胞升高不明显,淋巴细胞为主,ESR、CRP不升高或轻微升高,3岁以上伴有喘息的肺炎,β内酰胺酶类素抗生素治疗无效,应考虑MPP患者。如临床高度怀疑MPP肺炎,短期内复查MP-IgM抗体以明确诊断。发热MPP患儿特点白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但ESR及CRP的轻微升高,可与典型细菌肺炎鉴别。5岁以内MPP患儿容易合并心肌损伤及细菌感染,治疗要兼顾营养心肌及时给予抗菌治疗。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周,患儿仍有发热,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持续加重,应注意难治性MPP,应及时查找原因,调整治疗方案。
- 罗宇元罗文燕刘国乐万斯慜刘德强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痰培养难治性支原体肺炎